梧桐巷,谢央焦急的在厅中走来走去,心焦的不行,担心远在金陵的江明珠,担心她撑不过去,等不到他带着东西回去救她。
“王爷,东西拿到手了!”
谢央眼睛猛地一亮,快步走过去急问道:“东西呢?”
身材瘦削的年轻男人闻言忙将东西递过去。
谢央伸手接过,眼中迸发出激动地光芒来:“没错,就是它。”
谢央转身问徐青还有多久天亮,徐青忙说还有不到两个时辰。
他闻言点点头,回身同父亲道谢:“父亲,多谢您!”
端亲王点了点头,道:“不回府见见你娘吗?”
谢央犹豫了下,这里毕竟是京城,自己本来就已经是冒险进京,若母亲出府或他进府必定惹人注意,想了想便摇了摇头道:“父亲,不必着急,最迟明年春闱后便可回来。”
端亲王闻言便也不再强求,不过对于儿子如此着急的回去,他挺好奇,遂开口问道:“你这般着急回去,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谢央点了点头,神色无比认真:“人命关天!”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新完了,十分抱歉。
明天晚上九点更下一章
第31章
焦急不已的谢央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出得城门,一路飞奔回金陵。
行至第二日夜,在官道不远处的小茶亭休息的三人,神色略有疲惫。谢央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的吃着手中的干粮,徐青则烧火煮茶,这两日风餐露宿,都没喝上一口热茶,属实难过。
“公子,水好了,您喝点儿。”
徐青捧着烧开的热茶递到谢央面前,待他接过,他也坐在一旁摇晃的长凳上掏出干粮吃了起来。
一时间,只有三人咀嚼东西是的声音以及茶棚下的小灶里燃烧的干柴不时发出的琵琶声噼啪声。
正要端起茶碗喝茶的戴卓突然目光一凌,手中的茶碗已经往左边的林子里激射而去。
霎时,只听见林子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声响,静默一瞬,林中突然激射而出数道寒光直奔三人而来。
“徐青,带公子走!”
戴卓扔碗的时候,徐青手中的干粮都吓掉了,听见戴卓的话,忙去拉公子,回身的时候就见公子手中拿着一把剑,似要打算留在这里帮戴卓处理这些人。
张了张口正要劝,却听戴卓气息沉稳道:“公子,想想江姑娘,她可还等着你呢!你们快走,别忘了咱有帮手的。”
谢央抿了抿唇,见戴卓游刃有余的样子,才道:“速速跟上。”
说罢,便揪着徐青的后领处疾步往马匹处走去。
徐青骑上马,伸出短剑格挡住激射而来的箭,扬声道:“老戴,平安回来啊!”
“驾!”
二人在清冷月光下疾驰而走,一路沿官道向来时方向奔去。
直至翌日清晨,两人才停下歇息一番,顺便等等后面的戴卓。
谢央坐在一块石头上,显得心事重重。
他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虽然早就知道回京后定然危险重重,可是没想到危险来的那么快。
除非……
想到此处,他神色一动。
皇帝不愧为在位五十四年的皇帝,执掌天下,当真心机深沉至此。
他唇角溢出冷笑:“可惜……”
看来梧桐巷要弃了,希望父亲已经有所察觉。
正深思着,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哒哒马蹄声,两人同时回头,手按向腰后,目光警惕。
待远处路口人高的杂草之后出现一匹黑马,徐青当下松了口气,谢央也回过头继续吃着手中的干粮思考着什么。
“嘿,老戴,这么慢呐,叫我和公子好等。”
马儿近前,嘶鸣一声,旋即停住脚步。戴卓捂着肩膀从马背上跳下来,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递给徐青,沉声道:“来口吃的。”
徐青将手中的干粮递给他,他倒也不嫌弃,接过来便大口咀嚼。
徐青转身将书信交给谢央,自己去包袱里拿伤药给戴卓上药,顺便问问情况。
不等谢央发问,戴卓在徐青笨手笨脚给他上药期间便主动说了出来:“公子走后不久,便有一队人马赶来支援,截杀我们的二十人皆伏诛。”
伤口处的剧痛让他皱了皱眉,暗自瞪了一眼徐青,接着道:“是皇室的暗钉,和上次截杀江姑娘的同为一批。公子,我们也被盯上了,想来这回去的一路多半不太平。”
谢央点点头,毫不意外,沉吟半晌他才道:“他们可有和你说什么?”
戴卓穿上上衣,点头道:“林伯安排了人假扮公子,咱们要走水路回去了,不知公子可能坐船?”
闻言的谢央神色一僵,僵硬的道:“尚能承受。”
谢央是晕船的,上一世出行从不走水路,这一世倒还好些,短时间的乘船不足为惧,上次画舫游江出了事,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晕船,心系江明珠之时忽略了自己晕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