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300)

作者:肥皂有点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读书,哪里能不读圣人言的。

以此两本,让适龄孩子习字启蒙,自然是足够的。

至于算术,需要在下学期购买课本。

不然堆在一起同时购买,对百姓还是有压力的。

城中,热火朝天的报名,与此同时,赵景澄等学生拿着本子和笔,去了东市和西市。

他们是帮莫少珩做市场调查,主要是询问东唐和外域的商人。

“东唐的纸张,书籍价格几何?”

“你们有意向购买我北凉的纸张书籍还有铅笔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

毕竟先前东唐和外域商人虽然抢购纸张等,但需求如何,莫少珩并不能肯定。

他得确定,除了内需,外需有多少。

一开始,被问的商人还有点担心。

他们知道这群在凉京十分奇特的贵族少年,被称为记者。

被询问的话,很可能是要上那个什么报纸的。

上报好吗?

有些人巴不得上报,但……

也因为这些小记者的揭露,让不少人吃了牢饭,所以这群小记者是又让人喜欢又让人胆颤心惊。

结果,不是作为记者来挖新闻的,而是来做什么市场调查。

好像问的问题,也的确正常。

莫少珩回来的时候,就得到了这群学生递交回来的市场调查卷。

“这个市场调查卷太有意思了,有些事情竟然和我们想象的不同。”

莫少珩也是一笑,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靠个人臆想,也就是,我觉得,我以为……

认为自个的想法即所有人的想法。

但事实,可能会出人意料。

而市场调查卷,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弄清楚真实的情况和臆想的差距。

莫少珩说道,“你们以后也可以善用这个方法。”

一群学生赶紧在本子上将这个方法记上了。

也导致了以后,凉京城中,经常有人上百姓家敲门,来搞什么民意调查,针对的都是时事要事,让人新奇得不得了,也用这调查卷封住了不知道多少自以为是之人的嘴。

莫少珩看着调查卷。

果然,东唐的纸张书籍,也是昂贵的,东唐的人或许买得起,但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

若是商人从北凉进货,其中差价也能让他们赚不少。

甚至连路途遥远的外域商人都有意大量购买纸张,可见其中的利润。

别看小小的几张纸,却让莫少珩将行情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一群学生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调查这些问题,现在一看,他们也看到了这个市场调查卷的厉害之处。

莫少珩想了想,又去逛了逛城中各个报名点。

又用一些时间去了解了一下其他诸国的纸张的价格。

然后,接下来的大朝会,莫少珩再次站了出来。

群臣:“……”

他们也摸清楚莫少珩的性子了,上朝的时候,你要是不提莫少珩的名字,他能直接站到下朝。

但,莫少珩要是主动站出来,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莫少珩拱手,“禀圣人,臣近日在城中游走时,发现凉京适龄孩子报名的虽多,但依旧有一部分百姓并未替自己的适龄孩子报名。”

这事情,的确是莫少珩在闲逛的时候发现的。

本来,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义务教育的推行,完成率也不可能直接就达到100%,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困难。

莫少珩本也是不想管的。

买纸笔课本,虽然便宜了,但对普通百姓而已,也不能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开销。

有的父母就是不愿意为孩子付这一个钱,他们觉得将自己孩子留在家里干活多划算啊,什么冤枉钱都不用花,活也帮着干了。

对于这样生而不愿意教养,不愿意为孩子付出哪怕一点基础教育费用的父母,以莫少珩的性子,恐怕会劝他们,养不起就别生,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私欲的。

对于父母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莫少珩是有些不耻的。

但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他手也不可能伸那么长。

但,近日在街上,他看到了很多已经报了名的孩子,快快乐乐的背上了父母给他们买的小书包。

以及……一群用羡慕地眼神,看着这一幕的其他孩子。

他们甚至都不敢看太久,因为他们还得回家帮父母做事情。

那羡慕的眼神,莫少珩见着的时候,实在难以从脑子中抹去,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莫少珩说道,“百姓似乎并没有完全看懂义务教育法的条例。”

“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上学受教育的权力。”

“这是我朝赋予北凉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不应也不该被任何人侵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