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面不改色,吹散鸡汤上那一层油花慢慢地抿了一口。她身边的老嬷嬷不忍看,微微侧过头去。
“汤不错。”宋皇后又喝了一口,“彦儿送的年礼,如何处置是陛下的事。柴贵嫔没有口福,是她自己没有福气。”
“娘娘…”老嬷嬷用衣角拭泪,“咱们殿下是个有心的,便是身处乡野也不忘为百姓谋福。奴婢听福总管说,葛大人一直夸殿下教的法好。”
宋皇后浅浅一笑,“那法可不是他想出来的。”
“娘娘,怎么不是殿下想出来的?明明是殿下送信给陛下的,此事做不得假。”
“信确实是他送的,但法不是他想的。”宋皇后眼神变得深远,“彦儿自小读的都是圣贤之书,习的是治国之策。倒是那位姜家姑娘,听说以前是个放牛的。”
说到林国公府的所作所为,老嬷嬷满心不屑。
“林国公欺人太甚,谁知道真假千金的事是真是假。依奴婢看,他们就是见娘娘和殿下失势生了其它的心思。”
宋皇后还在笑,“世人趋利避害,此乃人之常情。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生气,不值当。本宫倒觉得那位姜家姑娘有点意思,说不定彦儿与她相处不错。”
自己的儿自己知道,以彦儿的性不可能主动养鸡种地,所以这一切应该是那位姜家姑娘出的主意。彦儿能配合对方行事,足以证明二人处得极好。”
她拨下头上的一只簪,交给老嬷嬷,“你把这个拿给福总管,就说是本宫这个婆婆给儿媳的见面礼。”
老嬷嬷大惊,“娘娘,这可你最喜欢的一支簪…”
“去吧。”宋皇后似乎不想多言。
老嬷嬷无法,自是遵命办事。簪送到福总管手上,定然还要在皇帝面前过一下明路,过了明路的东西才能送出宫。
赵弈回到北坳村在五天之后,正值年三十。
过年的气氛在山村里分外的浓郁,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着烟。有些余钱的人割上一两斤肉包个饺,没有什么余钱的人也会在菜里放几片肥肉飘个油花。更有那家底不错的人家,狠狠心还会宰一只鸡。
炊烟袅袅中,以颜家的烟火气息最浓。过年炖大菜,鸡啊肉的姜麓并不吝啬。炖肉的香气飘得老远,远远迎接着风尘仆仆的远归之人。
一闻到熟悉的香气,赵弈不仅满身疲惫尽去,连心里的烦忧也一并散去。他先是禀报此次进京之事,然后将簪交到姜麓的手上。
姜麓看着簪,若有所思。
此簪不是寻常之物,而是一支九尾凤簪。凤簪精美绝伦,流光溢彩华贵不凡。即便仅用一方帕简单包着,亦不掩其尊贵与地位象征。
宋皇后送此簪给她,说是给她的见面礼。此礼不可谓不重,已然表明送礼之人的心意。所以即使她们婆媳二人从未见过,宋皇后却已是接受她这个儿媳。
她感觉很是微妙,之前阮太傅身为秦彦的老师尚且对她颇多不满与嫌弃,为何嫡亲的婆婆如此轻易接受她。
“此簪乃我母后心爱之物。”秦彦道。
姜麓更是疑惑,将自己心爱之物赠给未曾谋面的儿媳妇,足可说明当婆婆的对儿媳很满意。那位宋皇后,为何对她没有半分芥蒂?
她对秦彦道:“你母亲送此物给我,认同我身份只是其一。”
秦彦看她,“还有何意?”
“此物是身份象征,代表着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她是想告诉你,就算她此时身在冷宫,她依然还是皇后之尊。”
姜麓仔细收好簪,对那位没见过面的婆婆很感兴趣。
那个女人—
不简单。
第48章 金风玉露
夜幕降临之时, 年夜饭已经妥当。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菜色南北结合一起,鲜香味辣样样不缺。有香气浓郁的土锅炖鸡炖肉, 有讲究火候的爆炒猪肝熘肥肠等, 还有刀功精湛的菊花里脊和素色荷花五朵开。
炖鸡炖肉的香气从天不亮就开始弥漫,那肉香在颜家上空飘了整整一天, 一直闻着香味的人早已是口水三尺。
先前姜沐负责贴红,写字的人是小新子。二人一个写一个贴,那些红纸上有写六畜兴旺,有写五谷丰登, 还有什么四季平安、招财进宝、七星高照等。姜沐身为国公府公子,自是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活。一则是新鲜,二则是觉得有趣。
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不知不觉中两人也会交谈几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颇有几分奇妙,这一接近一交谈无形之中似乎打破什么壁垒, 两人渐渐熟稔起来。
年夜饭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序幕,粗细掺半的菜肴,当然比不上宫中世家的除夕宴。但这些肉香菜香混着烟火气, 分外让人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