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听得一头雾水,问:“啥不乐意?”
二舅娘惊讶道:“老姐姐,您不知道呀?”
“我不知道啊。”
二舅娘这才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经过说给她听,着重说了自己二外甥慕紫陌就是今年浔阳唯一的进士老爷。
自己同意这门亲,那是信得过自己亲外甥,却不想,陶长松看不上自家闺女。
张氏认得慕紫陌,有一年过年,还给自家送过野猪腿的,说是哥哥在山上猎的。
是个靠谱的好孩子。
他介绍的表妹,应该错不了。
想着方才李兰兰的模样,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姑娘,比大多村里的小姑娘都好看。
就是说话声音小,大概是害羞。
挺好的小姑娘呀,她竟没听儿子提过。
张氏想了想说:“这件事我确实没听我家长松提过,妹子,回头我问问。”
二舅娘急忙应道:“哎,这婚姻大事呀,还是父母作主。我想着既是我亲外甥介绍的,就省了媒人。”
“您说得在理,今天我这身子不好,可麻烦你了。”
“不麻烦,咱们要成了亲家,这就是应该的。”
二舅娘一下子通透了,直偷着乐。
外面的陶长松还不知道自己老娘已经被对方攻陷。
一番忙碌之下,人算是救了过来。
赵秋意又开了药给陶长松,吩咐他如何煎服,要是再烧起来,又如何用药浴。
一旁的慕晏离飞快的算着账,等赵秋意交待完毕,他的账也长好了。
“陶先生,一共是二两三百零八文。看在我二哥面子上给你抹去个零头,就二两吧。”
二两?
陶长松囊中羞涩,很是不好意思,“慕三先生,在下……”
“唉!算了算了,等你有钱了再说。时辰不早了,快先带你娘回家去吧。”
走时,那张氏还不忘回头对二舅娘说:“妹子,记得咱们的事。”
“好好,我记着呢。”二舅娘乐开了花。
第311章 买了个绣娘回来
等他们走后,一问才知,二舅娘跟陶长松的娘说好了,后日去他家以探病为由商谈孩子的终身大事。
二舅舅惊讶万分,这没用的老娘们还真有用了一回?
“哎秋意。”二舅娘将赵秋意拉到一边说:“你给那张氏瞧了病,看她还能活多久?”
赵秋意:“……”
二舅娘一脸喜色的说:“我瞧着她活不过两年,享不了儿孙福了。”
我去,今日见她那么积极的帮忙,还以为良心发现了呢,敢情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娘,背后咒人家不好。”李兰兰小声道。
二舅娘没好气道:“随便你,这亲要是成了,伺候病秧子受罪的都是你。”
……
李家表妹和陶长松的事他们自己搭上线了,不用再让慕晏离操心。
这天,慕晏离又去人伢子哪儿挑手艺人。
要挑个满意的不容易,赵秋意说不着急,一定要挑两个好的。
这挑人,可不像挑猫猫狗狗。
不光要手艺好,还要人品好,勤快。
而彩云姑娘,经过几日的修养,自己勉强可以下地了。
只是担心伤口裂开,赵秋意不让她多走,就算自己要走,也必须杵拐子。
“赵大夫,你心真好,谢谢你。”
这几日这家人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也是真心夸赞她。
她讪讪笑了,说:“你付的诊费够得上这样的服务,不用谢我。”
彩云来历不明,她可不想与她有除病人与大夫之外的关系。
彩云姑娘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
“你放心,等我的伤好了,我就会离开这里。”
“好,那你就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康复。”
“嗯。”
今日慕晏离带回来个绣娘,赵秋意看着她,莫约十一二岁的样子,叫桃儿。
这不就是个孩子嘛。
她让杨四妮带这小姑娘进了屋里,将慕晏离拉到一边道:“你怎么回事?带个孩子回来。”
慕晏离说:“别看她小,绣工好呀,我问了,她六岁就被家人卖到绣坊调教了。”
“可这……”也太小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养童工还是很抵触的。
“哎呀,这是老黄的何管家帮着挑的人,他说年龄小才好调教。关键是,嘿嘿,便宜呀,才二十两,十五岁以上的手艺人要三十两呢。”
原来是为了省钱?
赵秋意扶额道:“算了,买都买了还能退回去不成,这个就先用着吧,你给她安排好工作,下次就买个年龄大些的,扎皮子是力气活。”
“行了行了,我懂的。”
……
与南滇国的仗打了起来,边关需要军粮,给地方衙门施压,让他们尽快筹集今年的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