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知画看着李时元的眼神都带着一丝的埋怨。
只是这样的埋怨,李时元也浑然不觉。
他的严重就只剩下穆岑了。
一直坐着的曲华裳并不是没看见陈之蓉的眼神,沉了沉,她用眼神安抚陈之蓉,好似告诉她不要着急。
陈之蓉也不敢催促。
一桌的人倒是交谈甚欢。
曲华裳一直寻了一个好机会,才笑眯眯的开口:“母后,您看着时间过的多块,一眨眼啊,时元和时渊都这么大了。”
太后点点头,倒是不反对曲华裳的说辞:“是啊,都这么大了。”
“但是臣妾这心愁的很,偏偏这两人都不立正妃。你看,时元是兄长,时元不立妃,这时渊也就有样学样了。”曲华裳的话题很不经意的提及到了这些,“母后,您倒是帮臣妾劝劝时元,臣妾和皇上都着急的狠呢。”
“长幼有序。”太后点点头,而后看向了李时元,“太子,你这不立正妃,可是在兄弟之间起了一个极不好的头。”
李时元但笑不语,低头安静的喝着茶,没回应太后和皇后的问题。
太后也不着急,就这么看着李时元,眼神不时的落在了穆知画的身上,穆知画有些羞涩,低着头,脸颊红红的,一路红到了耳根子。
见太后这样的反应,陈之蓉才跟着微微心安了点。
她在桌下碰了下穆知画,是在提醒穆知画。
穆知画倒是没说什么,始终低着头。
穆岑笑的虚伪,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没太大的反应,好像这一切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倒是一旁的李时渊偶尔会把视线落在穆岑的身上,只是很快又不着痕迹的收了回去,也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穆岑知道李时渊在看自己。
穆岑更清楚,所有的人在等李时元开口,偏偏李时元就这么一动不动的坐着。
曲华裳见状,这才笑着说:“依本宫看,太子年级也不小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给自己寻个正妃?免得皇上每天和本宫念叨这件事。”
第125章 淡漠拒绝
李时元看向了曲华裳,也仍然没任何表态的意思。
太后和曲华裳一唱一和的:“太子啊,哀家看呢,知画就很不错,她打小就认识你,哀家也是看着知画长大的,你觉得如何呢?”
这话就已经是明示了。
曲华裳和嫔妃们的视线也落在了李时元的身上。
穆岑听着,忍不住嘲讽的笑了起来。
前一世,她称不上李时元的红颜知己,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最了解李时元的人,因为穆岑拼了命的在了解这个人的点滴,从脾气到性格再到平日喜欢的一切。
从吃的到穿到用的,能注意到的,穆岑都注意到了。
甚至到了最后,李时元的一个眼神,穆岑就能明白他的意思,甚至不需要李时元多说一句。
现在想来,穆岑就觉得上一世的一切都是一个笑话。
但是也因为这样的了解,穆岑才很清楚的知道,李时元最憎恨的就是有人压着他,被迫他做任何决定。
因为穆岑受过这样的罪。
是在穆知画的怂恿下,穆岑为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大事缠着李时元,执意的要到一个答案,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李时元毫不客气的打了穆岑一个耳光,而后彻底的让穆岑在东宫内面壁思过,不允许离开东宫一步。
那时候的李时元还在眷恋穆岑的美貌。
所以穆知画担心,担心穆岑分走了李时元的宠爱,才会想尽办法的给穆岑找麻烦。
后来穆岑就牢牢的记住了,李时元从来不喜欢被逼迫。
这是身为大周太子的骄傲和体统。
只有李时元可以逼迫人,而非有人可以逼迫李时元。
但穆岑显然也没想到,到了这一世,这个画风是彻底的转变了,逼迫的人变成穆知画,而非是自己。
她倒是那个看戏的人。
似笑非笑,淡薄的很。
穆岑并不是好人,在重生后,她的手里染着一条有一条的人命,踩着鲜血一步步的往上走,又岂能对任何事,任何人心慈手软。
更不用说,面前坐着的,却仍然是她的宿仇。
果不其然,就如同穆岑想的,李时元的眉头拧了起来,看着太后和曲华裳的时候虽然显得恭敬,但是口气却有些阴沉。
“回太后娘娘和母后的话,儿臣暂时没立正妃的想法。”李时元直接拒绝了,“若有立正妃的想法,儿臣自然会和父皇禀告,让父皇下旨。”
这话一出,太后只是微微拧眉,最终也没说什么。
曲华裳也有些意外。
陈之蓉和穆知画的脸色则彻底的变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认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