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狗剩苦笑了一下,“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钱买酒喝。”
里长一听长叹了口气,“村子里的人几乎有一半卖了地,看来今年挨饿的又不能少。也不知道贾乡绅说话算不算数,真的要了韩梁家窑房子就能把土地给你们吗?”
狗剩听着摇了摇头,“你别信他的叔,当初我跟他借五两银子给我那婆娘看病,结果滚来滚去地都没了。”
里长听着也头疼,“人吃五谷杂粮总是生病,没钱了你们都要上那儿去借,回头的结果都是丢了的地。”
“地不地的现在不去想他,叔你想法子帮我们把房子盖上,没了房子总住别人家也不方便,还得到叔你家添麻烦。”
里长拧了一下眉,“先等等。”
宋婆子没言语的听着,等什么等别人的消息。
如潮水一般的村民又散去了,走的时候不再是威胁着要钱,一个个的希望苏妤能赶快帮着盖上房子。苏妤责让他们先回家把断壁残垣收拾一下,而且三令五申的告诉,只在原址上盖房子她才会帮忙。
这些个人也不再纠正是小枝烧了房子,因为没有谁看到是这人放的火,正所谓捉贼捉赃,赃都没抓到也就不言语,免得抓到的冤大头反悔。
苏妤看着他们打扫断壁残垣弄得乌烟瘴气,和小枝说了些什么就让她领着孩子在灶房鼓弄,因为有些事情实践出真知。
出来时萧景又和她说了进山里看看,苏妤马上想到自己要用的东西,正好路过来看看。
胡老汉也准备回家,断壁残垣的想修缮一下,结果苏妤说给他家也盖一个好房子。
胡老汉既惭愧又不好意思,看着萧景回去取弓箭说道:“小花啊,你这女婿没得说的,居然一声也不责怪你,可是我们知道给你添麻烦了,回头房子我自己盖,不能让你破费。”舞神
苏妤笑了,望了一眼那个背影,“老伯你放心,谁的房子我都不会破费多少,最后还要靠自己的体力。”
胡老汉一听这话不理解,“那你说盖青砖瓦房,能不需要钱?我可知道镇子上盖个这样的房子可费钱了。而且距离五百里地的梁家窑出的砖和瓦需要预定,可不是随时随地都有,而且还得交全部的钱才能给你砖和瓦。”
苏妤听着一笑,“既然他们能烧砖烧瓦,为什么咱们这儿不能自己试着烧砖烧瓦呢?”
胡老婆子一听这话摇了摇头,“小花啊,那可是梁家窑的秘密,听说干活的人都是他们本家的,任何人都不能告诉。不过我儿子帮人拉砖看过一回,说是可神奇了。软软塌塌的泥巴在窑里呆上一天,回头就是很硬的砖。”
“哦,真的很神奇。”苏妤道:“那老伯你盖房子还不得让你儿子帮忙,找他们回来试试呗!”
胡老汉和胡老婆子被她这么一说,觉得应该把儿子找回来帮帮忙,别的不说,其他人来捣乱的时候也应该站脚助威,不然他们的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两个老人点头同意,着实没把什么烧砖烧瓦的放在心上,看着天色还尚早,决定进城去找自己的儿子,要不收拾断壁残垣也够他们累的。
家里留下小枝和三个孩子,苏妤看着那悄悄跟着去的人,扯了扯萧景的衣袖,“给小枝留两个人吧!不然不敢保证白天他来不来。”
萧景知道他说的是谁,看着后院那茂密的根本不去打了草,冲着苏妤点了点头。
苏妤一见他这表情笑了,心说小枝练习的饼有着落了。
两个人要进山,萧景特意穿了她给做的骑马装,但是两个人并没有骑马,反而有着一丝浪漫的往前走着。
韩家离山并不远,两个人穿过了地里的小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远处重山环绕下是一大块麦田,此时郁郁葱葱的麦苗已经长大,远远看去犹如碧波浪海。
萧景看着一笑,“若是没有天灾人祸,今年必然是个好收成。”
苏妤看着没言语。她平时和胡家人来往的多,深刻的感觉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看看小枝和她的三个孩子,已经是真实的写照了。
萧景看她没言语,笑容朗朗的道:“还惦记那井呢?”
苏妤淡笑,“你不让我做是要留给观言吗?”
“没有。”萧景不再穿着长长的袍子,走起路来格外的潇洒,“如果我现在给你发放了盐商的身份,必然要惊动一些人,你别忘了我现在病入膏肓。”
苏妤恍然大悟,“现在都到这程度了吗?”
“嗯。”萧景道:“现在知道我不反对你发掘财富了吧!”
苏妤这一刻听着心情也不错,突然发觉这个人还是个高情远致,怀瑾握瑜的主,刚刚有些阴霾的心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