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连这个世界燕晟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他是兰司邪的意识体,但真正见面时会不会有陌生感,他自己会不会第一时间不太适应,这些都是未知的。
沈宓做好了能做的准备,然后就等着走一步看一步,看菜下碟。
在跪倒一片的统一行礼之声中,沈宓还有空分神去想刚才一瞥到的身影。
与兰司邪九分相似的面容冲散了些许不适应的陌生感,燕晟是不认识他的。
沈宓在心底告诫自己,他必须打起十成的精神来面对这人。
对他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兰司邪(燕晟),可不是一个好糊弄之人,一旦有什么不对之处暴露,沈宓就可以不用完成任务直接迎接任务失败了。
沈宓渐渐冷静下来,恢复从容而镇定自若的神色,听到燕晟点了自己的名字回答问题也不怵,不似其他人,或激动到语无伦次,或紧张到面红舌结……
他的言语间自信流淌,对答如流,引来了朝堂上许多赞赏的目光。
沈宓被钦点为殿试第一状元郎,当之无愧。
其实,他更多是胜在一个气势与临场的表现力上,他本身策论观点上存在的争议仍旧存在,只是在殿试上他有意避开了这一点,好在燕晟似也没有刁难他的意思,只在他擅长之处让他出尽了风头。
状元、榜眼、探花三人都在殿试后被燕帝亲自召见,殿试上毕竟时间有限,对于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评定会失于片面,造成错误印象,燕帝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自是会避免这一点。
第158章 钓系
因为003的存在,沈宓对于燕帝在国事上的主张一清二楚,燕晟是励精图治之人,雷厉风行的改革是必然趋势,他不是安于现状之人。
大燕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原七大强国之一,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七大强国之首了。
所有人都是这样以为,不过他们还是小觑了燕晟的野心。
沈宓知道燕晟最终的目标,是逐鹿中原,一同各国,结束割据局面,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封建王朝。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燕晟就是要成为那个合天下之大的君主。
沈宓知道了燕晟内心的格局,因此言谈间所更关注的点也不同于众,当榜眼与探花二人都在关注燕国国内的社会弊病情形时,沈宓已经把目光更多放到了七国之间的关系上。
燕晟看沈宓的眼神奇异,他钦定的这位状元很让他意外。
沈宓之前的策论并没有特意在七国关系上做文章,也只是针对国内生产力低下的情形提出了一些超时代的想法,所以才会有如此争议。
而如今他说的话,表达的观点就让人很意外了。
燕晟对沈宓颇为赏识,甚至最后单留了他一人相谈。
沈宓已经很能适应状元郎这个身份了,他本身就格外能伪装,将一个得蒙圣恩,眷宠赏识的新科状元展现的入木三分。
燕晟由这次谈话确定了沈宓本身与他不谋而合的政治抱负,从而并没有吝惜对沈宓的恩宠拔擢,令他也因此在官场上出尽风头。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沈宓过于瞩目,势必会引发旁人的嫉羡对付。更不用说他还从不结党营私,似要走一条清流名臣之路……
不属于任何派别,单靠皇帝的赏识。如此独特,也让别人对他的对付来的更为轻易。
燕晟从暗卫头领接到密报后就皱起了眉,有人皆公事之由,欲设计他的新科状元沈宓,败坏他的名声,不可以不恶毒。
因为燕晟知道,甚至大概是因沈宓以往的表现而让众所周知的是,他很重视自己的清誉名声,不然也不会“谨小慎微”地拒绝那么多次旁人的宴请。
孰不知沈宓只是嫌烦,与燕晟无关的事他都不想参与。这也被旁人看作了他表忠心的一种手段,甚至燕晟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的新科状元既对他抱有如此的信任,燕晟也不会让他失望。
席宴间沈宓已经快有些神志不清,不过一直暗中被燕晟派作保护他的早已在情况危急的关头出手,只是没能一开始阻止而已,毕竟他们也不能随便暴露。
沈宓被带离了现场,在燕帝的命令下将人带进了皇宫。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因为沈宓如果陡然离席不见,倒给了那些想泼他脏水之人的可趁之机可以胡编乱造些流言蜚语,而如果第二天沈宓从皇宫离开的消息传出,便会让所有人知道,新科状元是燕帝“明示”要护着的人。
轻易不能动他,否则就是在于皇帝为敌。
如此他们自然不敢再借题发挥造什么谣言,泼什么黑水。
沈宓被放在了偏殿之中,这一般是皇帝处理政事,稍作休整的地方,一般人不能到来,连后宫之人也不会有那个殊荣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