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四周的茶客们都转头看了过来,这人的说辞比王先生的还新鲜带劲,众人听着甚是过瘾。
至于是不是抹黑了谢小阎王,就没人会在意了。
谢珩再厉害,也不过是个远在千里万里,同他们没有半分干系的人。
那瘦高的商户提高了嗓门,说的越发同真的一般。
末了,还问温酒,“我听说温掌柜是大晏人,应当比我们知道的清楚一些吧,谢小阎王是不是真的这么可怕?”
温酒笑笑,伸手端起滚烫的热茶就往那人脸上泼。
谁也没想到她会忽然来这么一下子,滚烫的茶水飞溅,一桌子人都慌乱的退开,一时之间,面色都不太好看。
张老板连忙出来打圆场,“这茶是烫了点,温掌柜都被烫的手滑了吧?”
这由头真是相当的牵强。
可在座的人愣是没有一个出来说不好的。
偏偏温酒自个儿不肯顺着台阶下来。
众人眼中再温柔客气不过的温掌柜,缓缓的站了起来,“我不是手滑,就是想泼你。”
一众人:“……”
就连从中牵线搭桥做生意的张老板都没法子再说什么,尴尬的不行。
温酒面上没了笑意,“七尺男儿,没本事就算,成日里靠抹黑别人哗宠取众,不觉得可耻吗?”
谢珩再不好,那也是她曾捧在心尖尖上的人,轮不到他们如此诋毁。
那个带头抹黑谢小阎王的人瞬间就白了脸。
温酒却没再理会他们,转身朝那说书的王先生道:“这茶楼我买了,拿房契来玉满堂拿银子。”
声落。
她转身下楼。
茶楼中的众人呆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那个被温酒不咸不淡一句话就吓白了脸的商户,苦着脸问张老板,“不是说温掌柜脾气极好吗?连句玩笑话都说不得,这脾气哪里好了?”
张老板也想不明白,“这、这我哪知道?”
他们平时还会因为生意上的事争吵憋红脸,温掌柜却一贯平静如水,像个无悲无喜的玉人儿。
谁知道,还会因为旁人说了那人一句不好就翻脸。
……
八方城,玉满堂。
这是个专门出售玉石的铺子,温酒来八方城之后琢磨出来的,最快的也最喜欢的生财之道。
玉满堂里里外外一共有五十八道门窗,这个数十分的吉利,温酒很是喜欢。
温酒刚迈入门槛,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珍珠就跑了出来,“掌、掌柜……信信信……”
“放着吧。”温酒继续往里走,没有半分要看信的意思。
“信、要要看。”珍珠是个小结巴,话都说不清楚,却十分的执拗,拉着温酒的袖子不放。
温酒有些无奈,“这次来的人又给你买了多少糖葫芦?”
“十、十十……”珍珠拿着信,好半天都没说完一个词。
“才十串糖葫芦就能让你来缠着我看信,若是旁人再许你别的好处,还不知道会如何。”温酒怕她一口气喘不上来,伸手抽走了她手里的信。
“不、不会。”珍珠这次说的十分肯定。
温酒揉了揉她的脑袋,“行了,不要一口气吃那么多糖葫芦,会吃坏肚子的。”
珍珠欢欢喜喜的吃糖葫芦去了。
小丫头是个孤儿,说话结巴,脑子也不太聪明,今年已经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看起来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差不多。
温酒刚来八方城的时候,是珍珠把从她水里捞上来,一连照料了好几日,连原本在酒楼后厨洗碗的活计都丢了。
才有如今的温掌柜。
温酒拿着信往里走,语气淡淡道:“出来吧。”
藏在暗处的青衣卫应声而出,单膝跪地问安:“少夫人安好。”
不等温酒开口。
“对不住对不住,都怪以前喊顺口了。”那个青衣卫已经十分自觉的改了口,“温姑娘安好。”
温酒说:“你们不来,我会更好。”
自从她在八方城落脚。
谢家的青衣卫就随之而至,每月两封谢珩的亲笔信,也不管温酒看不看,都按时送到,日子还挑的极好。
初一,十五。
温酒是不愿意接的,来送信的青衣卫急中生智,哄着小珍珠拿给温酒,这小结巴话都说不利索,缠人的功夫却是一流。
青衣卫厚着脸皮道:“等我们不来的时候,来的就是公子了。”
第229章 请财神
温酒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天地虽大,却躲不开有心人。
“少夫人、不,温姑娘,您今日有空给我们公子回个信吗?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也行啊。”青衣卫心里也挺愁的。
从前听前辈们说做暗卫这行当不容易,九死一生不说,还时常风餐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