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灵眼睛望着大红的床帐,语气平淡,像是在讲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力气太大了,我很疼,疼得受不了,一直想着你能来救我,五郎,当时你在做什么.......”
吕让抿起嘴唇。
他在做什么?他在平康坊的一位花娘那里和同僚们一起吃酒。
闻灵仍在讲着。
“别说了!”
吕让猛地起身,转过去,背对着床上的女人。
良久,他才终于恢复如常,背着闻灵淡淡道:“你明日就按三娘所说的,搬到道观去。”
他没看闻灵一眼,抬手拨开帘子,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口。
珍珠串成的珠帘哗啦作响,在这静谧的内室里好似一首乐曲。
闻灵坐起身来,抱膝而坐,看到吕让稍显狼狈的背影,心里感到一丝痛快。
芍药进来,给她披上衣裳,握住她的手心疼道:“娘子,若是实在难过,便哭出来吧。”
闻灵将左手展开,看了眼手心里的那双耳坠,而后重新握在手心里,轻轻摇了摇头:“我不难过。”
都过去了,不是吗?
***
翌日。
通知开坊的鼓声一响,闻灵便身着道袍、头戴道冠、手持一把拂尘从宅子里出来,虽穿着朴素,但仍旧难掩耀眼风姿。
原本在坊门前等候的众人见她如此装扮,不禁吃了一惊。
“哎,这方娘子怎得做了女冠?”
“这还不明白,失宠了呗。”
“那吕将军不是刚为了她弄死了齐三郎,怎么转眼间就失宠了?”
“这谁说得清?许是吕将军玩腻了也未可知。”
说到这里,那几个人相视一笑,发出男人都懂的笑声。
“老伯,来两块胡饼。”
闻灵站在卖饼的摊贩前,伸手递给他几个开元通宝。
那几个谈论的人看见她,立即闭上了嘴巴,往坊门口挤,走得远了些。
芍药站在闻灵身后瞪了他们一眼,随后道:“娘子,已然收拾妥当。”
闻灵接过胡饼,轻轻点头。
坊门大开,人群一股脑地往外挤。
闻灵手持拂尘上马,拍了拍马儿的脑袋。
她这样大的动静,想必那人已然看见。
她弯起唇角,等到众人都出去了,才一甩马鞭,带着收拾的一车东西,和芍药出了坊门,往崇业坊的方向驶去。
......
此时,站在叶府高台上的叶荣舟俯视着那一抹消失的倩影,目光变得深邃。
他吩咐身后的谢添:“去大理寺替我告个假,就说我有恙在身,要在家修养。”
然后身形一闪,飞快地下了高台。
第22章 一更 沾满体香的衣裳便盖到他的脑袋上……
大街上人来人往, 十分热闹。
众人瞧见一个美貌的女冠打马在十字街上慢悠悠地行过去,不禁都多看了两眼。
更有年轻俊俏的郎君上前询问姓名,在得知对方身份后, 失望离去。
原来她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方娘子, 长得如此娇艳,难怪能叫两代权臣都倾心于她。
一时间, 嗟叹声四起。
闻灵目不斜视,勒紧缰绳赶马,头上坠着的青纱跟着不住晃动, 如一片云彩漂浮空中, 煞是好看。
一位路过的年轻郎君不禁感慨:“美人着道袍, 别有一番风味。”
......
闻灵领着众人一路来到崇业坊,发现这里坊墙低矮, 房屋也不似别处华丽,来往众人多为商贾、农工,他们见到她,显然有些吃惊,而后有些腼腆地跟她打招呼。
闻灵一一点头致意, 询问坊门边的一个武侯,太清观在何处。
那武侯瞧见她的脸,愣了下,听见她问路, 忙反应过来,连连道:“哦, 太清观,就在西北角,沿着这条路右拐第五家就是。”
闻灵抬头远远瞧了瞧, 点头致谢,然而刚走两步便见那武侯又追了上来,道:“这位道长,太清观偏僻,你们许是找不到地方,还是我领你们去吧。”
闻灵头回听见有人用‘道长’称呼自己,不禁觉得新鲜,她点头致谢:“有劳武侯。”
那武侯领着她们一路往西走,又拐了个弯,终于在坊内最靠里的那所房子前停下脚步。
“瞧,这便是太清观了。”那武侯指着一间稍显简易的房子,道:“从前这里住的是妙远真人,前些日子她去了,她的那位弟子又去了洛阳,所以就委托人将房子卖了出去,没想到是道长买了下来。”
闻灵摇了摇头:“不是我买的。”
“什么?”那武侯愣了一下。
闻灵道:“没什么,多谢带路,日后怕是要多多麻烦了。”
那武侯连忙摇头,这样一位貌美的女冠,若是碰到了难题,任谁都会想要去帮一把。
“道长客气了,我姓王,人都叫我王二,有什么事只管找我,必定无有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