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也有志愿者,有选手证才允许进入,我是没有分清我的选手证上所说的区域在哪里,进入豆腐块体育馆,里面被分成井然有序的一个一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代表一份论文,小格子上面贴着每个论文的名字,看的我眼花缭乱。
唐教授和其他老师不知道被安排在什么地方,我跟着学姐们才顺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离九点还有一个多小时呢,我把海报挂满了四周,每个小格子给配了一张长桌子和一把椅子,论文以外的东西可以放在桌子下的地上,有桌布挡着看不出来。
我只有一个人,学姐那边有两个,还是把椅子送到隔壁给她们坐。
这一举动似乎和她们破了冰,一开始对我有些冷淡的两个人明显亲切了不少,还问我需不需要她们帮忙挂,我乖巧的摇摇头说不用,布置完我就把电脑打开,检查之前做的宣传的PPT,就充满信心的等待评审团的到来。
一个小时过去,又半个小时过去,九点了,他们要来了!
镜子镜子,我要检查一下自己,我拿出随身小镜子,嗯,脸部ok,口红ok,发型也ok。
我不是紧张,是这种等待的感觉容易让人产生兴奋感,小格子的口是两两相对的,我现在没别的事情做,往对面左右张望一下,其他学校的人,穿的真好看啊。
不是我们刚下车见到的那些黑西装的同学,男生有穿红色西装和深蓝色西装的,头发用发胶固定,女生把头发盘起,用黑色小夹子固定住碎发,衬衫打了领结,双排扣或者微短款的西装上衣,穿着西装裙,肉色丝袜,黑色中跟鞋。
再看看我,白色没有领结的衬衫,黑色的西装,裤子是黑色纱料,有一点点阔腿,脚穿白色运动鞋,正式的很牵强。
不过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了,都紧张,他们是两三个人一起紧张,我呢,是一个人紧张。
本来想温习一遍应对答案的,但感觉越看会越紧张,索性把电脑转过来,开始玩电脑自带的扫雷游戏。
半个小时过去了。
我一边玩游戏,耳朵是一直竖起,听对面来回走动的同学打听完消息讨论说,评审团迟到了,还没来。
又过了半个小时。
“来了来了来了,他们先去的信息那边,估计轮到我们得再过一个多小时。”
我的天那,轮到我们不得十一点多了?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把论文拿出来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在上面,抱着电脑,这也没办法,理科的论文几乎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的搬了大屏幕电视,有的直接带了自己的大设备现场演示,比起文科这边不知道有趣了多少。
学姐那边准备的是考古视频和文物图片,对面的是关于慈禧太后的分析,我叹了口气,估计也只能三等奖了……
不对不对,不能失去信心,好歹是头一次参加,哪有什么实践机会给我?我准备的也还算充分,不会比他们差的。
我关掉扫雷,反复看PPT,终于终于,就在我放弃看时间的时候,评审团的四位老师终于来到了隔壁学姐那里,我还坐在地上呢,一骨碌爬起来端着电脑等着。
没到一分钟,他们就走到了我这里,我站的笔直。
“评审老师们好……”
就在我要介绍我的论文的时候,最前面的地中海老师慢悠悠的打断我。
“你的论文没有实践作为支撑,告诉我你的优势在哪里?”
哎?怎么办,背的那些都是和论文内容相关的,优势,能有什么优势呢?
我的脑子里快速闪过应对策略,分三点说就好:总结论文亮点,承认自己的不足,乐观有信心。
第97章 不像鹊桥的鹊桥
“首先我的论文相对实践性很强的论文来说,学术性更强,您和我都知道李白和杜甫的经典诗,但是很少有人会细分他们两个是在什么样的大时期下所创作的,更别说把他们两人的背景结合起来与历史环境捏合在一起,这就是我的优势。
再者,我缺乏实践的确是事实,我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和您与其他精英的交流下,能充实自己,预备下一次比赛。”
“嗯……你觉得你能拿到几等奖?”
另一个头发稍微比第一个茂盛点的老师饶有兴趣的看着我身后的海报。
“说实话嘛,”我调皮的笑了笑,“我觉得进国家比赛有点困难,得一等奖是没有问题的。”
“有信心,不错。”
那个老师看不出来什么表情,四个人缓慢踱步到下一个。
就这么……走了?
我长舒一口气,问的第二个问题完全和论文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啊,害得我都忘了是比赛,差点吹牛说自己能进国家比赛,总算,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