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手表柜台大哥指的路,她们走到了解放路,发现这条路竟是一条宽阔的大街,两旁分布着十来个小胡同,每个胡同里又有好几个小院,每个小院里也不知道住着几户人家……
舒月扶额叹息,要是一家一家找下去,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真发愁。
解放路的路边上有好几拨人,都是大爷大妈坐在一起闲聊天。他们看见陌生面孔本来也不奇怪,城市里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多了去了。
不过她俩长相实在是惹人注意,手里又提着个大包,像极了是落魄了来投奔亲戚的。
一个大婶主动上来搭话:“你们是来找人的?”眼神在她们脸上扫了扫,语气充满热情。
舒月不知道从哪儿找起,正想问问:“大婶,这条街上有姓舒的人家吗?”
大婶皱着眉看上去想得很费力,舒月看她表情起伏,心情又紧张又期待。一个手拿竹扇子的老大爷抬头给她们指路:“好像那头第二个胡同里有一个,新搬来的。”
舒月揪着的心兴奋起来:“大爷,那家人有没有叫舒明旭的?您知道那个人多大了吗?”
舒月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爷爷奶奶的出生年月,推测现在大概二十五岁左右。
大爷摇了摇头:“不知道,不熟。”
她道了谢以后,便走到第二条胡同里,又抓到一个路人大姐问,大姐给她指了指是第三个小院里。
到目前为止貌似都挺顺利的,舒月觉得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很重,扑通扑通,感觉心脏快要跳出来。
小院的门开着,她径直走了进去。院子中间的石桌子旁围了几个老大爷在下棋。
一个穿着灰蓝色短袖薄衫,两鬓发白的老大爷朝门口的方向,看了她们一眼,舒月走过去问他:“大爷,这个院子里有姓舒的吗?”
大爷看着她笑:“我就是啊。你找谁?”
旁边一个摇扇子的大叔说:“他就姓舒。”
听到这话,舒月看了看刚才的大爷,瞬间觉得很失落,年龄不符合。
不过转念一想,又涌起了希望,问大爷:“您儿子多大了,是不是叫舒明旭?孙子多大了?”
大爷依然保持着热情的笑容,笑得她心里直紧张,还问她:“你找谁?”
舒月一脸愕然,这老大爷怎么看上去怪怪的。
旁边大叔解释:“这老头糊涂的厉害,他看谁进来都是这句话。”
院子里又走进来一个小伙子,喊老大爷:“爸,走,回家吃午饭。”
果然,老大爷咧嘴笑笑,朝小伙子说:“你找谁?”
小伙子无奈摇头,拽着他回家。
……
舒月打量着眼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快速上前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伙子穿着宝蓝色背心,手里拿着一个篮球,看上去出过汗、红光满面。他警惕的看看舒月,“干嘛?”
舒月定了定心神,柔声道:“我帮奶奶找亲戚,听说住在这条路上,我就找到了这里,就是我没见过,只知道名字。”
小伙子依然警惕:“你找的人叫什么名字?”
舒月真诚的答道:“舒明旭。”
小伙子抬了抬下巴,“不认识,我们家没人叫这个名字。你找错人了。”
小院里石桌旁种了一棵合欢树,六月份花开正好,合欢花的形状非常别致,白色、粉色渐变,像蝴蝶又像扇子,毛茸茸的。微风吹拂,花朵随树枝摇曳生姿,飘散出淡雅的清香。
舒月心里有些失落。
快中午的时候,她们在附近国营饭店点了两个菜,一人要了一碗米饭吃。一个烧豆腐,一个茄子炒肉,整顿饭舒月都吃得心不在焉。
那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她讲他们小时候的事儿,每次她都有点敷衍,并不爱听那个贫穷年代的故事。此时却无比后悔。
脑子里只有一个解放路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是哪几年曾在这里居住,也不知道七零年的现在,他们在做什么。
如果能知道他们年轻时的一些经历,或许就会有更多的线索。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压根就不在一个世界?自己所穿的这个世界完全是虚拟的?
但是现在这个七零年的现实世界,明明是九零后的她在历史课本里学过的。正因为两个世界有很高的重合度,她才觉得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亲人。
去码头的路上,她们去了副食品店,舒月买了两包桃酥、一盒绿豆糕,还买了一桶麦乳精、两瓶桔子罐头。
还意外发现了新华书店,突然想到了给程白杨是六月十八号的生日,买了几本小人书当礼物送他。此外,她还给自己买了几本小说:《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准备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