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琰啐了口,瞬间想到妙慧。
涌师兄年纪大,这倒也没多大个事儿,可她总觉得涌师叔一觉之后就非要娶妙慧,哪里不对。
妙琰和妙真妙慧亲近,性格上和妙真最合得来,她喜欢妙慧更多是因为妙慧细看很像她师父,尤其是说话温柔,神态也像。
而今俩女孩儿有共同的秘密,才越发显得更亲近。
妙琰又开始思念师父,当初她从道观带走了师父的一卷画像,和师父留给她的一支金钗。
出事前,师父似乎无意说过句,让妙琰把那钗带回师门,却没说给谁。
钗是足金打造,价格不菲,却也没什么不同的。
只是钗柄那里有个刚字。
门内名字里有刚字的,三字辈弟子倒是有个,今年九岁,不可能和她师父有什么故事。
小师叔见妙琰又看师父留下的遗物,劝了句:“清师兄一生没什么绯闻,这钗或许就是她留给你个念想,咱们门内和她年纪相当的男子,就没有叫刚字的。”
见妙琰还不肯睡,小师叔催促:“过几天咱们去找涌师兄问问陈年老账,你顺便问问涌师兄,他对门里的隐私事儿都门清。”
“他和妙慧这点事儿还闹不明白呢,不会八卦清师兄的隐私。”
衙门的事情处理了几天,朝廷和吴默尚没有完全撕破脸,小师叔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历天川上。
带着妙琰去找涌师兄问问旧怨,寻到道观,铭师兄说那老不正经觉得没名没分公然在山门道场和妙慧住一起,愧对祖师爷。
良心发现领着妙慧去客栈养伤了。
扬铭气急败坏地埋怨小师叔:“掌门师弟,他要是真娶慧姑娘,我也能保密他俩私通这事儿。”
“只是你做掌门的催促些,别等肚子大了再娶,扬辉师兄也为难好不好?”
小师叔敷衍道:“暂时朝廷有差事,回去他敢不给说法,嫂子也不依,再说了我俩成亲这么久了,不也没动静吗?他那个岁数,那么容易怀一个?”
扬铭趁着妙琰不在,埋怨小师叔:“你说说你两口子该抓紧的事儿不知道抓紧,那老不正经的,也不管慧姑娘伤还没好彻底,他倒是不耽误快活。”
小师叔心说你怎么知道我就闲着了?我只是脸皮没涌师兄那么厚而已。
寻到客栈,老不正经满手草木灰接了出来。
明显看得出涌师兄这两天瘦了很多,穿衣风格也偏于年轻化,看着跟三十出头似的。
哥俩有正经事要说,妙琰先去房里看看受伤的妙慧。
妙慧还不能下地,见妙琰来了,红着脸拉她的手说:“琰师弟有事求你。”
妙琰笑说:“咱俩还能用求字?”
妙慧不好意思道:“我那个来了,今天第三天,你赶紧给我弄些香灰口袋,这两天都是老东西给我换,尴尬死我了。”
妙琰坏笑道:“你还怕他瞧?他可比你熟悉你那地儿,来了好,来了能歇两天。”
妙慧捶打妙琰:“你个贫嘴的,这是女孩家说出的话?”
妙琰继续嬉笑:“你是女孩儿还我是女孩儿?都是男人骗到手的,说几句笑话怎么了。”
话是这么说,妙琰还是找了些柔软的棉布口袋,帮妙慧多做了几条替换。
显然那哥俩聊了很久,一脸郑重回到院里。
涌师兄请小师叔进屋,小师叔死也不肯。
涌师兄笑说:“她再小,也是你嫂子,嫂子小叔原本就没大小,你怕什么,再说你媳妇还在屋里呢。”
涌师兄进屋见妙琰正忙活呢,一把夺过来说:“哪有让大妹妹一来就干活的道理,快坐着吧,这些我弄就行。”
小师叔想想师兄说得也对,妙慧再年轻也是自己嫂子。
小师叔跟着师兄进来,一见老不正经连这个活都会干,顿时小白脸红透了。
站在门口尴尬道:“媳妇,陪我去找处房子,咱们可能要在这附近多住一阵子了。”
“以后在一起的日子多了,你和嫂子有的是功夫闲聊。”
小师叔这一公然叫嫂子,妙慧那脸都红透了。
涌师兄送两口子出门,还叮嘱小师叔:“买个宽敞点的院子,距离远点儿,省的我媳妇脸皮薄,影响我办事的心情。”
妙琰脸都红了,妙慧已经气得咬牙切齿。
佩服涌师兄的厚脸皮,小师叔拍拍他肩膀,赞美句:“师兄真是老当益壮。”
书院那边儿禁卫刚盖好房子,败家王爷又张罗着搬家。
恨得他们一个个牙痒痒的,跟着王爷在周围乡镇找房子。
本着先下手为强的精神,王爷前脚买下住处,后脚他们就租了附近的民房。
搬到乡下的时候,妙慧已经拄着拐杖能走路了。
这四口子搬进新家第一天,涌师兄亲自下厨给做了四菜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