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给了宋文桢可趁之机,要不然,他想操控朝堂,还得多费一番功夫。
不过因着雪灾一事,皇上最重要的是,已经失了民心。
宁茯自然也注意到了宁俞眼中的失望与黯淡,不由开口:“跟你母妃一个样,那眉目含情,就像是在伤春悲秋。”
宁俞没吭声,抠了抠手,大着胆子问道:“姑母,当年我母妃孤立无援,诞下双生子还被皇后抱走了一个,姑母和父皇可知情?”
“自然知情。”
“那,那为何不阻止?”
宁俞话音刚落,宁茯扯着嘴角轻笑起来。
好半晌才停下:“蠢,宁殊要是跟着你母妃,会成为现在众人称赞的六皇子么?”
宁俞张着嘴反驳的话愣是没说出口。
宁茯姓“宁”,是正儿八经在皇宫里长大的,兴许在他们眼里,还是利益至上。
“要真说起来,本宫倒是好奇,当初太医都没治好你的病,怎么在平长殿倒自己好了。”宁茯说话慢,一字字清楚得很,很好的给了宁俞找借口的时间。
“回姑母的话,恶奴纵火,又受了惊吓,一来二去也不知道怎么就自己好了。”
“呵,有趣得紧。”
姑侄两人再无话。
-
刚一入夜,便有人朝宁茯通报,说是从宫里来的刘永刘公公登门。
宁俞陪着宁茯坐在书房一直在等,她听这话,居然有些紧张。@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过一日,这变数可真大。
一盏茶后,刘公公从外头进来,手里捏着一卷明黄的布帛。
他先朝宁茯行了个全礼,而后朝宁俞道:“还请七公主接旨。”
宁俞还十分认真地掐了一把大腿,察觉到疼痛才缓缓起身跪下。
刘永也没什么废话,摊开圣旨便道:“朕第七女宁俞,自幼聪慧敏捷,为朕所钟爱。宋海青嫡子宋文桢乃六子伴读,品行端正,于宫内太学数十载,兢兢业业。”
“二人心意相通,八字相合。今,朕特将七女交由文桢,及笄后择日成亲。钦此。”
宁俞听在耳朵里,却还有些不真实,刘永将圣旨念完后,她还怔愣着没有伸手接旨。
还是宁茯轻轻咳嗽一声,她才回过神来,匆忙伸手将那明黄色的布帛放在怀里。
“恭喜七公主,贺喜七公主!”
暗里来说,这样的喜事,前来念圣旨的太监都要给些打赏,更何况是刘永这种级别的大太监。
可今日宁俞没想到出宫就不回去了,身上也没带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有些窘迫地望向了宁茯。
宁茯懒懒朝身边宫女挥了挥手,那宫女便把事先备好的荷包塞了过去:“辛苦刘公公。”
刘永笑眯眯地接了,嗓子像被捏紧了喉咙一般:“皇上说了,七公主这姻缘好得很,他很是满意。”
他能不满意么,宁茯亲口请他赐的婚。
宁俞不显山不漏水,淡淡道:“谢公公。”
“好嘞,那奴婢先回宫了,大长公主安康。”
“去吧,替我向皇上问声好。”
刘永退了两步,突然想起来什么脸色突变:“大长公主,奴婢险些忘了,皇上问,您十二月初的生辰想怎么过?”
宁茯看都没看他一眼:“不过。”
“这……”
虽然知道这位大长公主的性子,不过这话他要怎么回禀皇上?
宁茯看他不走,才道:“你就说到时再议。”
宁俞没做声,宁茯这生辰是过不了的,她知道。
与此同时,宋府。
宋文桢刚接了圣旨,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连太监贺喜的话也充耳不闻。
他一夜未合眼,一早便朝淑妃宫里传信,两人合计之后,淑妃便说今日要带宁俞出宫,让他回府等消息。
没成想,等来的却是一道圣旨。
太监随意恭维了几句,便拿了赏银离去。
宋母一脸担忧:“还是走了这条路。”
培养了这么些年的嫡子,一朝尚了公主,换谁都不会乐意,他们宁肯找一家门当户对的千金,也不愿意娶宫墙里尊贵的公主。
“好在你姨母愿意为你打算,七公主总是比五公主好的。只是,我听说她曾经是个傻子,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
宋文桢只觉这圣旨烫手,手一松圣旨便滑落在了地上。
宋母惊呼一声,赶紧让丫头捡了起来,呵斥道:“不要命了么,这等东西能是随意扔的?”
宋文桢心里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要说痛苦,他方才也没想过要抗旨,要说高兴,想到今后要断送仕途,也扯不开嘴角。
他的圣旨中,比宁俞那道多了一句话。
“不必再入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