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富是很乐意帮着寄卖的,就是放在摊位上,也不用吆喝。
卖得出去,他就能分到一成的利润,卖不出去,他也没有损失。
这样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傻子才会拒绝。
草莓卖的其实不是很好,没卖完的草莓,有时候会拿回来,有时会就送给张国富了。
反正和村长家打好关系,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余海拿着篮子去摘草莓,把所有红了的草莓都摘了下来,竟然也摘了大半篮子。
这要是按照市价,两块钱估计也就能买十分之一。
沈三胖也是明白这一点的,笑呵呵的接过篮子,还拍了拍余海的肩膀。
这个时候就不用瞎客气了,反正他们是会长久合作下去的。
西瓜全都装上车,沈三胖就开着面包车走在前头,另外一个司机开着大篷车跟在后头。
看着两辆车渐渐远去,余海这才把大门关上。
余海兄弟几个忙活了一早上,连早饭还没吃,许淑华就催促他们赶紧回去吃饭,有啥事儿等到吃晚饭再说。
等余海几个走了,许淑华这才去看西瓜地。
这两三亩地的西瓜,长势非常好,一株西瓜腾上,大大小小能结十几个西瓜。
许淑华种地这么些年了,说实话还没见过长势这么好的西瓜地。
这才摘了一茬儿的西瓜,看着势头,接下来还能再摘个三四茬儿。
一次就能卖个一二百块,等到西瓜全部卖完,应该能卖八九百。
这个收入,是真的不少了。
放在以前,一年能挣个八九百块钱,许淑华估计都要绷不住乐疯了。
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她已经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她一定要在余暖暖开学之前,把车买回来。
不买特别好的,就像是刚刚沈三胖开的那个一样,能坐很多人,还能用来拉货,就刚刚好。
单单靠着西瓜地肯定是不行了,幸好酸枣是在余暖暖开学之前就能摘了卖的,不然肯定要耽误事儿。
今年他们家种的酸枣足足有几十棵,看那样子,每棵树大概都能摘三百多斤的酸枣。
那算下来可是不小的一笔钱。
买车,绝对足够了。
许淑华在心里算清楚了账,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篷车拉着一车的西瓜从村子里离开,只要不是个下子,都把这看在了眼里。
三里桥距离县城这么近,村子里的人没事儿就喜欢去县城转转,也知道了余海在县城卖西瓜,并且卖到了八分钱一斤的高价。
这一车西瓜,虽然不知道具体多重,但是每个人心里也有大致的估算。
等算出个大致的钱数之后,众人再看向余家的时候,眼神就不一样了。
他们之前只想着,余家承包山地是为了种酸枣树,今年的酸枣树肯定能卖一大笔钱。
第457章 有人在背地里挑事儿
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酸枣还没卖呢,余家先因为草莓每天都进着钱。
现在又因为西瓜进了一笔钱。
怪不得余家的几个孩子三天两头往小卖部跑,回回来了之后,都不会空着手回去,原来余家现在这么有钱了!
不算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稍微一算才发现,余家这是发达了呀!
许淑华还不知道村子里的人,因为这一车西瓜,已经盯上了他们家。
等到她领着余暖暖往家走的时候,就被人给围住了。
当然,这些人围住许淑华不是为了抢钱,而是为了跟许淑华说西瓜的事儿。
“余大嫂啊,你们家的西瓜,今年大丰收啊!”
“是啊!是啊!刚刚我们可都看到了,那一大车的西瓜,要有千把斤了吧?这可值不少钱了!”
“余大娘,你看你们家种了西瓜发了财,也不能忘了咱们乡里乡亲的呀!那西瓜苗,明年能不能卖给我们点儿?我们没有那个财力承包山地,但是在自家菜地里种点西瓜去卖还是可以的,不敢想着像大娘一样赚钱,就给孩子赚个学费书本费啥的。”
许淑华这个人,从来都不是吃独食的人。
再说了,去年县城卖西瓜的还不多,今年就多了几家,明年只会更多。
就算她不卖给这些人西瓜苗,明年一样会有别人卖西瓜。
与其得罪村里人,让利给那些不认识的人,倒不如让村子里的人也都种上西瓜。
卖他们一个好不说,让他们赚点钱,也不会总是惦记着自家的事情了。
至于这会不会影响自家西瓜的销售,单看酸枣树就知道了,许淑华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
“行啊!”许淑华一口答应下来,“你们去年咋没说这事儿,要是去年就说,今年就把西瓜苗分给你们了,何必还要等到明年。现在说这话也没用了,等明年,明年我育苗之前先问问大家,谁家要多少都跟我说,我一次给你们都弄出来,咱们大家伙儿一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