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馨无奈地看了眼秦王嬴稷,视线落在旁边的范睢身上,迟疑着不知道该不该在这种时候开口。
秦王嬴稷对范睢还是很信任的,他虽然私心重,但对秦国,对他的忠心还是很有保障的。于是点点头,让赵馨将今日的来意说出来。
赵馨点点头,上前两步,直接将手上的白纸放到了秦王嬴稷面前:“王上,这是造纸坊最新造出来的纸张,他们发现增加一道日光漂白的工序之后,做出来的纸张会更白,而且质量也更好。”
秦王嬴稷惊喜地展开白纸,伸手在上面摩挲片刻,不由惊叹出声:“纸张本就比竹简木牍方便,又比布帛便宜,寡人以为你之前做出来的纸张已经是最好的了,没想到的还有更好的。”
赵馨失笑:“怎么会?任何东西,刚造出来的时候都是很粗糙的,只要有人潜心研究,肯定可以造出品质更好的纸张。这种白纸是如此,以后许是还会出现其他质量更好,也更精美的纸张。”
嬴稷点点头:“不错,用这种纸抄录下来的书籍,白纸黑字,清晰明了,定然可以卖个好价钱。”
赵馨:“……”
敢情你这么高兴,不是因为觉得这种纸多好,而是觉得它颜值高,会有更多人愿意出高价买下这种纸写的书?
赵馨一时哭笑不得,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范睢在旁看着两人互动,不由心惊胆战——
王上对这位赵夫人,怎地言谈随意,好似对其信任非常?
范睢不禁回想,自己当年好似也用了许多年,才得到秦王嬴稷的看重,得以与之拉近关系。
但就算如此,他在面对秦王嬴稷的时候,仍旧小心谨慎,不敢太过逾矩,何时如赵夫人一般与王上这般交谈?
他不由想到已经沉寂下来的白起,有些拿不准要将赵馨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敌人,还是朋友?
秦王嬴稷转头看了眼范睢,眼神淡淡的,却还是让范睢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王上在警告我。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范睢这时候才终于确定,王上到底想要做什么。
他调整了一下心情,决定以后对赵馨母子的态度,也要更慎重才好。
赵馨不知道范睢想法,只是就着秦王嬴稷的话点了点头:“若是王上想要买个好价钱,白纸确实比之前那种纸张更容易卖上价。只是,王上应该已经让人用之前那种纸抄录了不少书籍吧?”
秦王嬴稷摆手:“还没开始抄录呢。”
赵馨一愣:“还没开始抄写?”
秦王嬴稷点点头,伸手指了下范睢:“寡人将此事交给了范宰相负责,具体原因你问问他吧。”
赵馨转头,看向范睢。
范睢态度恭敬地冲着赵馨点点头,开口道:“问题出在写字的工具上。秦国以前写字有两种办法,刀刻,或是用竹签在竹简上写字。纸张薄脆,肯定不能动刀;竹签写字又太过麻烦,几乎是写上几笔,竹签上的墨汁几乎干涸,再不能留下字迹,必须不停地蘸墨。”
“若是简单的字还好,可那些字形繁杂的文字,有时候写一个字就要蘸上好几次墨水。”
“自己书写还好,可若是想要将整个秦国所有的书籍都抄录在纸张上,竹签写字的方法肯定不行。”
范睢吐出一口气,笑道:“听闻吴国、燕国与楚国一直有殷商以前流传下来的一种书写工具,吴国的叫‘不律’,楚国的叫‘聿’,燕国的叫‘弗’。越国亡吴,越王勾践亡于楚国之手,因不曾确立继承人而分崩离析,成为如今的百越。”
“而百越又与楚国相邻,“不律”与“聿”都存在于楚国。是以,我前段时间便让人找到楚国的商人,向其讨来了两种书写工具。”
“只是现在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无论是吴国的‘不律’,还是楚国的‘聿’,也都如竹签一般,必须隔一会儿就蘸墨。”
这应当也是毛笔在被蒙恬改良之前,不曾流行开来的原因吧。
赵馨之前就想要将毛笔给造出来,只是想起毛笔的改良者蒙恬似乎已经出生,自己抢在他长大之前,将他的功劳占据了,有些怪怪的。
但这种奇怪的感觉在自己的任务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听闻范睢已经将毛笔的雏形都找到了,她便果断抛弃掉那点儿介意,开口说道:“不知范宰相可否将这两样工具给我瞧瞧?”
范睢愣了下,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于是转头看向秦王嬴稷。
秦王嬴稷点头之后,他才走出大殿,吩咐自己带进宫的侍卫回去将不律与聿取来。
范睢的家距离咸阳宫不远,侍卫很快就将两者带到咸阳宫。
赵馨接过一看,发现这两种工具其实都是毛笔,名字不同只是因为形状略有差异,且各自材料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但其实两者本质都是将木头或竹子的一端劈开,然后将一撮儿动物毛发夹在中间,外面缠着一圈儿丝线,再涂上一些漆而已。
外形相当简陋。
燕国的“弗”,外表应该也差不多,毕竟同出一脉。
赵馨非常怀疑,毛笔一直没有流传开来的原因,除了蘸墨频繁不易于书写之外,颜值应当也占据了相当大的原因。
毕竟无论是不律还是聿,颜值都一言难尽。
其他两国不知道,但楚国向来最爱附庸风雅,毛笔如今的样子,真不一定可以获得楚国权贵的欢心。
她将两支笔翻来覆去的看过之后,点点头,看向范睢:“范宰相,这样的工具还有很多吗?”
范睢愣了下,点头:“这东西制作简单,很容易得到。”
赵馨放心了,笑道:“既然如此,希望范宰相割爱,将这两种工具送给我了?我有了一点儿想法,想要试着改造一下。”
范睢怔住,旋即惊喜开口:“若是如此,可就太好了。我得到这两种工具后便请了不少匠人研究,希望能做出更方便书写的工具,却不想一直不得其法。若是夫人有了想法,还请尽情研究。若是两只不够,在下府上还有不少,都可以送给夫人。”
赵馨正想摆手,想了想,还是点了头:“那我便却之不恭了,还请范宰相尽快将找到十支不律送到我那儿。”
范睢看向赵馨:“十支就够了吗?”
赵馨点头:“够了。”
其实两支就够了,她脑子里装着一个图书馆,毛笔的制造步骤随便一查就能知道,只要严格按照上面步骤就能做出毛笔来。
多一支,便是备用。
至于让范睢准备的十支不律,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范睢看向秦王嬴稷,见他点头,这才应了下来。
毛笔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是比不律与聿多了一个将毛发插入竹管中的步骤。虽然这个步骤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小细节,但并不算特别难。
真正困难的,从来只是做好毛笔。
一支好毛笔必须有尖、齐、圆、健的特点,而且不同动物毛发因为上面附着的油脂含量不同,做法也有细微的差别,想要做好,自然需要一定的调整。
但赵馨只是想要做一支可以蘸墨不那么频繁的工具,至于品质问题,如纸张一样,总会有其他人发现研究,她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次日,赵馨就带着已经改良过的毛笔出现在了秦王嬴稷面前。
范睢也在,她便直接将毛笔交给了他:“虽然还是需要不停地蘸取墨水,但并不如竹签与不律频繁。”
范睢直接将毛笔转交给了秦王嬴稷。
秦王嬴稷对毛笔也挺好奇,于是立刻让人研墨,然后在竹简上写字。如赵馨所言,这毛笔一直写了四个字,字迹才由浓转淡,写起来也不如之前顺滑。
但这比起竹签与不律,确实已经好很多了。
秦王嬴稷与范睢二人对视一眼,对毛笔出现都非常高兴。
秦王嬴稷更是直接看向赵馨:“这书写工具既然是你改良的,就由你来取名吧。不律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秦国的风格,聿又太简单了些,你想一个合适的名字吧。”
赵馨张了张嘴,厚着脸皮开口:“那就叫毛笔吧。毛竹聿,一看就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又是什么作用,挺合适的。”
秦王嬴稷立刻拍板,定下了这个名字。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如今可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