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拍照的人拿着照片,似乎被拍照的人,更需要。
这大概是江烟为什么每次都会把照片还给他们俩的原因吧,然后江妈妈一直都以为,她并不喜欢,所以就把照片收起来。
但其实。
如果他们要放照片的话,江烟也不会反对。
但她不会主动提起。
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
江家一直都是以尊重对方私人空间,和个人想法为前提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会点到为止。
正是因为这样,偶尔也会有会错意的时候。
在突然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的那瞬间,江妈妈笑了起来。
而刚好,江烟跟何雾也特别满意江妈妈的拍的照片。
眉眼笑开。
“谢谢妈妈。”
“谢谢阿姨。”
两人的声音叠加在一块。
听的江妈妈心里笑开了花。
是有很久,都没有感觉到其乐融融是什么。
她得赶紧把孩子她爸给召唤回来才是。
-江爸爸何雾是没见过的。
倒是听说过一两次,是江烟不小心说到的。
但很快,就会立马转到别的话题去。
可能是因为何雾父亲故去的关系吧。
尽管何雾告诉她,没关系的。
但江烟就是不会再说及。
从那一两次的提及里,何雾大概知道,江烟的父亲在江烟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的父亲,好像跟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一个可以在这个世俗环境里,为自己撑起一片自由天空的大树。
何雾有些期待跟他的碰面。
好像跟他见到了,似乎就能再一次体会到,跟父亲在一起的感觉。
又或者说是,一家人的感觉。
何雾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她是有所期待的。
可好像在期待里,又夹杂着一丝惶恐。
在这里,她找到了家的感觉。
可是——在莫城的母亲呢。
她该怎么办?
她如果知道,自己在这里,跟江烟,和江烟家里人相处的非常开心,她会不会大发雷霆。
她如果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开始去想,将来能不能以钢琴专业去考大学。
成为一名艺术生。
母亲是否会同意。
在她的身上,去花费大笔的金钱和时间。
何雾不知道。
总觉得现在越幸福,越被满足,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被反噬。
因为这里的一切,原本就不属于她。
她只是借过走了一遭。
却开始心安理得起来。
何雾会开始惶恐和多想,也是因为那天,接到了母亲的一个电话。
母亲鲜少会与人通话,比起语言的交谈,她更喜欢用文字。
似乎文字会给人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但也是因为这样,母亲突然一个电话,让原本就很敏感的何雾,开始感觉到了不安。
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在暗暗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一定都要照顾好身体呀。
第43章
母亲的电话是在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打来的。
那天正好江烟的爸爸从外地赶了回来,一家人忙着庆祝。
何雾的电话放在房间里,没听见震动。
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有未接电话。
平日里何雾用到手机的地方并不多。
而且平常也没有什么人联系她。
当时莫城那边,是有几个玩得好的朋友,但在封闭期的那段时间,都一一断了联系。
来城北后,几乎天天都跟江烟处在一块。
有什么事情江烟都会通知她,手机就用的更少了。
同母亲的联系也不会太频繁。
母女俩的谈话通常只在表层,不会询问太多。
再加上何雾一边要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又得去学钢琴。
听说,即便是学钢琴,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去参加高考,光靠一样乐器是不够的。
通常要会声乐亦或者是舞蹈。
二选一。
学声乐就要学乐理知识和基本唱功。
学舞蹈就要开始学舞蹈基本功。
不管是哪一样,开头都很难。
何雾不是天赋型选手,能做的就是努力和刻苦。
但她现在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就一定要走艺术特长生这条路,如果确定要朝这个方向,心里想着还是跟母亲沟通一下的。
但一直都不知道怎么跟母亲开口。
本来就是半道出家,落下很多课程,再加上艺考的时间比高考早半年,满打满算,就只有一年的时间,即便没有做好最终的决定,但该上的课,已经开始去上了。
这就是何雾心里不踏实的原因之一。
她知道母亲最不喜欢的就是先斩后奏。
要么这件事她被瞒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要么做这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跟她说清楚。
要不然,她整个人就会炸掉。
当时何雾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说出来了。
完全没有打好腹稿,就是心里想到了这件事情,刚好母亲提及,就顺道把话说完。
结果跟她预想的差不多,母亲有微微怒意。
何雾的心情,也从高处跌落。
那是何雾跟江家吃完跨年晚餐时候的事情,在那之前,何雾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江父似乎也很喜欢她。
给她带了很多礼物。
大多与学习相关。
其中何雾最喜欢的是钢笔。
看上去质感非常好,颜色也是她喜欢的绿色。
这是她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礼物,挺特别的。
她忙说谢谢。
江父微微露出笑意:
“不用那么客气,希望你在这里生活的开心顺意。”
想必他也听说了和何雾家里的事情。
但也没有就此说很多,跟江烟一样用行动来说明。
何雾心生暖意。
即便是年过四十的江父,眉眼依旧俊朗,站在江母的身旁,说是郎才女貌一点都不过分。
岁月没有让他们变得不堪,反而更加有韵味。
在他们身上,何雾好像完全感觉不到婚后生活一地鸡毛的感觉。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江烟的身上,何雾能感觉到她那种旁人身上没有的纯本。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吧。
-跨年的晚餐是在家里吃的。
江妈妈说她要露一手,特地放陈姨回家吃饭。
以往每年元旦江妈妈都会在家里做饭的,只是江烟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
大抵是一直都记着,除夕夜的不愉快吧。
除夕夜是一定要回老宅过的。
大家庭的延绵性,讲究逢年过节就要团团圆圆。
最好是一大家子人坐在饭桌前吃一顿饭,席间说的什么话不重要,一定要将大家聚在一起。
以前元旦也是要回家过的。
是后来江烟不喜。
父母便争取,带着她回自己的小家过。
细细想,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能给她这样的自由,真的是一般人都没有的。
她那些个堂的兄弟姊妹们,可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
哪个不是被父母寄托厚望。
以前江烟从没有想到这个层面上来,她嘴上说,家里人在不在都没关系,她自己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可心里到底还是期待,父母能够陪在她身边。
至少在不想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会把心里的话,说给他们听。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会有人无条件的信任你,和做你坚强的后盾。
但爱你的父母,一定会。
前提是,爱你的父母。
虽然说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但有的父母,确实枉为人。
他们连做人都学不会,又怎么叫他们学会去爱。
这是后来的江烟总结出来的。
总有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让你深陷困囿。
用尽一生,都无法跟他们和解。
中国人讲究万事以和为贵。
但其实,很多事情,是和不好的。
只能逃。
逃得越远,越好。
-江妈妈在厨房忙活的时候,何雾也想去帮忙,但被推出来了,“你们俩就在外边等着上菜吧,里面江总会帮我的忙呦。”
江妈妈围着围裙,一脸欣喜。
江爸爸在一旁打下手。
江爸爸会去厨房帮忙,这是何雾觉得特别意外的一点。
江烟早就习惯了。
“我爸什么都会。
是因为他,我妈才学会做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