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涯龙吟(115)

作者:Alice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前面有座破庙,上官铮把马圈在庙门口的一棵树下,自己进庙躲雨。庙前的庭院杂草丛生,块垒乱堆,显是荒废了许久。他拖着湿淋淋的一身在殿内走了一圈,没见有其他人,只见殿中央尊着一座缺了一肩的地藏王菩萨,经幡破朽不堪,蛛网四处丛生。

屋外的寒风还不断地携着雨水飘进来。上官铮浑身又湿又冷,想要把殿门关上两扇,却不想刚一碰,那扇门就直挺挺地倒了下来,地上的灰尘应声扑腾四起。上官铮无奈,只得择了个避风的角落支起火堆。殿内有些柴草,但不够烧,他就把那扇损坏的木门用剑劈成了数段,拣了两截扔到火堆里。木头里带了湿,冒起浓烟。

火越烧越旺,烟气倒是渐渐淡了,上官铮身上转暖,但肚里又开始咕噜咕噜地唱个不停,下山后买的那两块烧饼已经吃完了,只能先忍一个晚上了。想着快些睡着,睡着了就不会感觉到饿得难受了,没想到他刚一躺下,就听见有脚步声临近,急忙把剑握紧了。

“这雨下得也太大了。”

“总算是回来了,这门怎么倒了?”

“有个人在!是不是他把我们的门损坏了?”

跑进来的是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一老一少,都被这场冬雨淋得脸色青紫。那个小乞丐向上官铮走过来,气势汹汹地问是不是他把门给弄坏的。

上官铮安坐在柴草堆上,道:“那门本来就是坏的,既然不能遮风挡雨,还不如拿来当柴烧。”

“谁说门坏了,是你不会关,它才倒下来的。你把我们的门弄坏了,得赔我们。”

“这庙是你们的?你们看起来也不像是和尚。”

“我们住在这里,这庙当然就是我们的了。你若不赔,就不要睡在这里,看你这身穿衣打扮,也是拿得出银子的人……”

上官铮又饿又累,不想与乞丐做争辩,拔剑出鞘,用剑风把他后面的另一扇门也劈倒了,“你若再蛮缠,我就把你也劈了。”

那个老乞丐见势不对,忙过来把小乞丐拦在身后,一迭声向上官铭赔了好几个不是,见他一脸意兴阑珊,挥剑时闪露的凶光业已消散,便知是不会再和他们计较了。

两个乞丐离上官铮远远的,在另一面墙壁旁坐下。今天他们收获丰厚,老乞丐从怀里掏出半只烧鸡,小乞丐拿出一小袋米。

“哇,有好吃的了!”地藏王菩萨后面窜出一个僧袍芒鞋的和尚,跳到两个乞丐面前,一把从老乞丐手里摘了一只鸡腿啃起来,“小娃,有米还不快去煮?”

上官铮一惊,心想在这两个乞丐来之前,这殿内明明只有他一个人,这和尚何时躲到造像背后的,还是他一直在殿里,且看他刚才飞身掰鸡腿,动作一气呵成,足尖都未点地,分明是个武功高手。上官铮不由地睡意全消,把怀里的绮歌抱得更紧了。

小乞丐从屋檐下搬来一只铁锅,因为还有半只烧鸡,又珍惜今天的米得来不易,就只倒了三分之一到锅里。老乞丐让他多放点水,煮成薄粥。

“小气。”和尚骂道。

“你自己不出去化缘,就知道吃我和老许要来的饭。”小乞丐伶牙俐齿地说道,“要不是今日抱翠庄有宴席,你还没烧鸡吃没粥喝呢!”

和尚啃完鸡腿,将骨头扔到殿外,笑道:“这是我的庙,你们住我的,我吃你们的,公平!”

小乞丐道:“那人家把你的殿门给弄坏了,也没见你出来多说两句。”

“哟,刚才是谁被人家的一剑给唬住了?”和尚道,“和尚我惜命,人家手里有剑,别说一扇门,就算他把庙拆了,我又能怎样?只能另寻个破庙住呗!”

乞丐与和尚你一言我一语,像是平日里就经常如此相互抬杠。虽然对那个和尚的戒备渐渐放下,上官铮厌烦他们聒噪,再加上肚里唱着空城计,于是辗转翻了个身背对他们。

“公子?”老乞丐在上官铮背后叫道。

上官铮闻声正欲拔剑,起身回首却见老乞丐手里端着碗米粥。老乞丐道:“公子饿了吧!喝完粥填填肚子。”见上官铮盯着他迟疑,便把碗放在了地上。

“看,老许才是菩萨。贵公子饿肚,老乞丐施粥。”和尚揶揄道,“也算是咱们庙里的一件奇闻异事了。”

说到奇闻异事,老乞丐说起了在抱翠庄听到的故事,“沈老爷的一个远方堂兄曾经与朋友到洛阳游玩,途中偶入一片桃林,那时七月盛夏,桃花早就凋谢,树上的桃子都应熟了,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整山开得红红火火的桃花。一群人先是觉得新奇,甚至觉得入了传说中的桃花源,可在桃林里走了半天,既不见了原来的路,也找不着出去的路,一群人在林里急得团团转,有人觉得误入了仙乡,也有人觉得是进了妖怪的地方,正当他们心急如焚时,远处走来一个妙龄少女,说他们走错了地方,她的主人命她领他们出去。那些人跟着那少女走,果然走出了桃林。这些人沿着官道走到一座山岗,回身远望时却怎么也看不到那片桃林。”

“那桃林是神仙住的地方?”小乞丐问道。

和尚道:“小娃别插嘴,老许好像还没讲完呢!”

老乞丐接着道:“出了桃林后,一群人只觉得是一起做了一场怪梦,独沈老爷的那位堂兄知道这不是梦,因他从桃林里偷折了一枝桃花藏在袖中。尤其的是,他对桃林里遇到的那位少女一直念念不忘,于是选了一个日子独自一人再去寻那片桃林,为了壮胆,他还随身带了一把剑,却在那条山路来回找了三天也没有找到。”

“这故事我好想在哪里听过。”小乞丐道,“哦,我在镇上的学堂里听那帮人讲过,叫什么桃花源记。”

和尚道:“这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老许你继续说。”

“天快黑了,沈老爷的堂兄终于决定不再找了,正准备离去时,那少女突然从远处走了来,问他为何在此刻盘桓。沈老爷的堂兄当下欣喜万分,一时情急将私募之情都吐了出来,少女听得惊了,转身就跑。沈老爷的堂兄一把抓住那少女的衣角又入了那片桃林。让他惊愕的是,刚才明明已经天黑,为何桃林里却是阳光明媚。少女又恼又羞,要拉着他出去。此时出现一名男子,武士打扮,斥责少女竟私自带人进桃林。少女急着争辩,沈老爷的堂兄为护她,拔出宝剑。武士更加大怒,说‘公子不许有人在桃林里动用兵器。’说完,推出一掌,一阵风似的把沈老爷的堂兄打出了桃林。”

故事说完了。

小乞丐道:“好像比学堂里的那些人说的桃花源记好听。”

和尚眯眼一笑,“老许的这半只烧鸡恐怕不是讨来的,是潜入抱翠庄偷来的吧!难不成沈梦亭会跑到门口给一个乞丐说故事?什么沈老爷的堂兄,不就他自己瞎编胡诌的吗?”

老乞丐连啜了几口粥,呵呵笑道:“溜进去的时候,沈老爷正在摆宴席,和他的几个朋友说他新写的一篇怪异录。”

和尚笑道:“沈老太爷若是在世,非被这个儿子气死不可。不思举业,尽写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小乞丐道:“沈家有那么多银子,沈老爷不做官也能吃好的喝好的,还能写有趣的故事,有什么不好?”

三个人正嘻嘻哈哈地说着笑,见上官铮把那只空碗送了过来,便一齐住了口。

“多谢。”上官铮把空碗放在地上。

和尚见地上的那只空碗是干净的,忍不住又笑道:“瞧你狐皮锦绣,没想到还是个会干活的公子,喝完了粥还会把碗给洗了。”接着又跟小乞丐道,“小娃,老许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听懂了吗?”

小乞丐搔头支吾。和尚就自问自答道:“沈老爷的堂兄在桃林拔剑就被人家给赶了出来,说明到了别人的地盘不要随意动刀剑,尤其是在菩萨面前。”

“对,菩萨面前不能拔剑。菩萨的眼睛亮,什么都看的明白。”上官铮看了一眼地藏王菩萨后说道,“可有人就是在菩萨眼皮子底下拔了剑,怎么办呢?”

老乞丐见这位公子神情郁郁,说道:“公子别听和尚瞎说。”

上官铮在他们中间席地坐下,“前辈的故事说的精彩,晚辈也想说个故事。”说之前,他又转过身看了一眼菩萨,然后把剑横在膝上,“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出身武林世家,从小身体就不好,却在剑术上极有天赋,十四岁就将师父的技艺全部学会,十五岁时就能在五十招内将师兄打败。因为自小身染痼疾,父兄便多疼爱他一点,从未有半分苛求,不用他能继承家业,也不求他能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平日闲暇,他经常到寺庙去清修静养,与一位大师结为忘年交,两人还是棋友。有一次,他与往常一样到寺里去找大师下棋,不巧那日大师不在,他就在寺里住下。那日夜晚,还有两个人到寺里借宿。快要安歇时,他听见外面有吵闹声,开门一看恰见那两人与僧人打了起来。他见僧人落了下风,就出去帮忙。不久,寺里的其他僧人也被吵醒了,都跑了出来。那两个歹徒见寡不敌众,使出了有毒的暗器。他和一个僧人被暗器打伤,不一会儿毒就发作了,两人痛不欲生。僧人们逼着歹徒交出解药,那两个歹徒却把解药丢进了旁边的池子里。他见没了解药,情急之下,他一把夺过歹徒手里的刀,一下子把那两人都杀了。一转身,他看见池边的一座佛陀造像正看着这一切,歹徒的血还溅了佛陀一身。”

上一篇:臣妻有罪下一篇:忧黎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