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之前受陛下之托,让她给齐泽,苏嫣然,苏瑾丰,七公主等人撮合撮合。太后答应着,可心里也不想做强人之难的事。不过,她刻意把这四个孩子安排在同一桌上,作陪的还有淮阳侯家的姐妹两人,还有一个是太子少傅韩阳,太子少保冯和。
这一桌子的出身都很硬,就李家姐妹因为庶出的原因差了一点点,不过淮阳侯的地位那也是天启顶端权力的人物,对于其他人来说,就算是淮阳侯家的庶女那也不是谁都能攀得起的。何况这两姐妹眼高于顶,只看天,哪里还有别人呢。
这一安排后,虽然表面看着下面二三十桌男男女女的,可上头的那些目光基本都在有意无意地观察着这一桌。
结果就出人意料了,也可以说让人大失所望,这一桌上齐泽和自己的妹妹齐韵聊天,苏嫣然和哥哥苏瑾丰聊天,太子太傅韩阳和太子少保冯和聊,李家姐妹再有心巴望着齐焕,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太上赶着了,只好自家姐妹聊。
上头那群人见此情况各怀心腹事。首先太后是没什么所谓,她只负责组局,成不成的自己是尽力了。
皇后虽然是李家姐妹的姑妈,可她真是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两姐妹,虽然她心仪苏嫣然这样的,可毕竟那是死敌,只能作罢。
德妃是很喜欢苏瑾丰的,可事关皇权之争,她不想让七公主卷进来,这样的情况也好。
最觉得失望的就是江绿枝,她和张良娣受邀来参加年会,张良娣借故推脱掉了,她本想独自看出好戏,现在谁也不理谁,这叫什么事?
江绿枝坐在太后身后的位置,用手捅了捅太后,然后凑到太后耳边嘀嘀咕咕了几句,太后点点头。
太后看着身边往下看的李皇后说:“皇后,你可有中意的?”
李皇后正在四处相看,听太后这么一问,便说道:“妾身正在看,觉得个个都是好的。”
太后于是笑着说:“你看淮阳侯家的姐妹如何?”
李皇后一听到这两个侄女就头疼,之前淮阳侯李伟仁就多次提过,当然李伟仁有自知之明,知道姐姐看不上这两个的出身,便说做侧妃也可。
李皇后说道:“只是太后您也看见了,那桌上的情形,谁也不理谁呢。”
太后说道:“无妨,年轻人见面,第一次难免会拘谨害羞些,慢慢就好了。皇后觉得李大姑娘可心些还是李二姑娘中意些?”
太后问的声音有些大,不仅皇后和嫔妃们听见了,就连淮阳侯夫人也听见了。虽说这两个姑娘不是淮阳侯夫人所生,但李家就这么两个女孩,李夫人倒也不是那么苛刻的人,与两个妾室相处的也算和睦,能联姻那是最好,所以听了太后这话,升起了很大的希望。
皇后被问在这里了,就不好回答,她能当着这么多人说自己两个都不喜欢,那李夫人就坐在旁边呢。可太后这个问题问的,非要二选一不可啊。
李皇后只好勉强地笑着说:“我看大姑娘和二姑娘都还不错,不过也都有不足~”
“不足怕什么,年轻女孩儿家,哪有十全十美的,谁还不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有咱们在眼前帮着,都会好的。你说呢,皇后?”太后娘娘笑着说。
李皇后:“这,太后娘娘说的自然是对的。”
太后拉住李皇后的手却看着淮阳侯夫人说:“我们两家那是世交,从李家为齐家开朝建都起,就紧紧相连。到了这一代,一直也没有联姻,这是哀家心头的一件大事。可焕儿这几年一直征战在外,我也怕唐突了淮阳侯府的女孩儿,就和皇后这么一直拖着,如今战事已平,这件事陛下也和我说过,今日就提出来,大家都觉得呢?”
皇后尬在那里,而李夫人则连连点头说:“臣妇没有太后娘娘的见识远,都听您的。”
太后看着皇后问:“皇后意下如何?”
李皇后心中有百般不愿,可现在也不能反驳了,只好说:“全凭太后做主。”
太后听了这话笑着说:“那这样,哀家就说了。皇后挑一个,不管是李大姑娘还是二姑娘进宫来,皇后之前说孩子们青涩略有不足,那就先放到玉坤宫由皇后先教导着,教好了哀家就下懿旨把这名分给定了。如何?”
大家都满意。淮阳侯夫人自然知道以前皇后是有些不情愿的,一直以为这事希望不大,这个决定总算是有希望了。皇后觉得不是立刻嫁给齐焕就还有转圜的余地,到时候随便挑个什么错处,这事就成不了。
江绿枝也高兴,这样可以在不损害齐焕的情况下,天天让皇后添堵了。以李皇后的性格,是不可能让李家姑娘嫁给齐焕的。而李家两位姑娘都是嚣张跋扈的人,得点教训也很应该。而这事儿之于太后而言,总算平衡了一个局面,各方都能达成共识。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只是太后又给皇后出了个难题:“皇后可以自己想想,选哪个姑娘进玉坤宫。”
皇后娘娘面有难色,这个球踢给了自己,自己也不好说选谁,于是转头对淮阳侯夫人说:“夫人觉得呢?”
淮阳侯夫人听了这话,忽然站起来了,走到太后和皇后面前深施一礼,说道:“臣妇觉得大姑娘和二姑娘各有千秋,按理说哪个都可以,臣妇也很为难。所以臣妇斗胆贪心一回,也是为两个孩子争取一次机会,能否都进玉坤宫服侍皇后娘娘,得娘娘教诲,以后必受益无穷。”
太后和李皇后面面相觑,太后说了句:“这样也可。都进宫来,可以时常接触到贤王,或许日久生出感情,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第49章 桃花劫六
李皇后心里真是堵得慌,这李夫人添什么乱,自己早年前就传达过这个意思了,今天得了太后的脸就顺着爬上来了,可眼下这个情况也只能先答应了。
“哀家觉得也可以。不过要调.教多久或者到一个什么程度算可以呢?”皇后现在已经算计着何时把两个不招待见的侄女赶走了。
太后左看看右看看说道:“哀家以为就以一年为限吧。若是孩子们天资好,悟性高,那也不必拘于一年期限。”
事情就这么定了。江绿枝在太后身后听着,心里暗暗叫绝,姜还是老的辣!
可怜的齐焕日后会受到这两姐妹的各种骚扰那是后话。
酒宴进行的也差不多了,太后决定趁着天气晴朗,把大家都拉到御花园去各自展示一下才艺,增进了解。
于是乌泱泱一群人来到了御花园。这冬季的御花园虽不是花红柳绿,却有苍松翠柏,红梅暗香,在冬日暖阳下也别具一番滋味。
御花园的几处亭子里已然设下了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等,已经有世家子弟开始研磨写字了,这一下真是把志趣相投的人瞬间聚在了一起。
李家姐妹一个凑到了弹琴的那里,一个跑到了下棋那处。而苏嫣然却站在原地没动,七公主齐韵自幼尚武,站在原地也没动。
江绿枝问秋叶:“那两位是怎么回事?”
秋叶解释了一番:“那位苏姑娘,就是太子殿下的表妹。你看苏小姐温柔娴静,可她和她二哥,就是旁边那个美少年叫苏瑾丰的,都是习武的。”
“这是为何?”江绿枝问。
“苏家世代文官出身,到了这一代,朝野上下都尚武,苏家大公子苏瑾瑜,跟着老苏相和苏相习文,而二公子和小姐就跟着这个风向习武了。他们的师父和太子的师父是一个人呢,是一位江湖大侠,据说他们几个人的功夫学得很厉害。”秋叶说。
“那是谁更厉害一点呢?”江绿枝问。
秋叶说:“好像是太子殿下。娘娘你再看那个冯和旁边的人叫韩阳,他是太子少傅,可他爹是谁你知道吗?”
“谁?”
“忠勇伯,年轻的时候到番邦平乱的时候,那是开路大先锋,人送绰号-弑神先锋,战功无数,威名赫赫。”
江绿枝听了秋叶的介绍,觉得齐泽身边的将才帅才不少,高手也多,就是没有兵士,又或者他该不会是~算了,以后再想。
秋叶又说道:“七公主齐韵,生母是德妃娘娘,这位公主性情豪爽,自幼拜自己的舅舅为师,习得一身功夫。上次狩猎,就是七公主拔得头筹。她的小舅舅是镇守在东边疆域的永安伯,是天启最年轻的伯爵了,德妃的父亲年逾花甲了,还出任着兵部尚书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