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同人)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番外(499)

作者:朱颜1999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舒妃认为皇后被处置是因为当年构陷嘉妃之事,虽然太后和皇帝什么都没和她说过,她也不问。因她早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没有嘉妃的事,和亲王逼宫,在皇后居所,亦是皇帝心里的刺。她并不知道和亲王和皇后的关联,但她始终觉得,完全就是皇后自己想不开,不肯退位让权,太后和皇帝要不喜欢谁,谁迟早是这下场。皇后离间他母子,可不是好玩儿的,皇帝和太后是什么脾性,她很明白。

南巡后,舒妃便告诉皇帝,说自己已习惯了侍奉太后,永瑆也大了,要求回畅春园,就和以前一样,在畅春园随时恭迎圣驾。魏湄被册为皇贵妃后,皇帝下旨由常年同居于畅春园的舒妃做九公主的养母,其时九公主已许为已病卒的回疆第一功臣兆惠之子扎兰泰为妻。

爱莎也曾经悄悄问容妃,皇帝和皇后究竟是怎么回事,虽说皇后不受宠,皇帝也不必如此绝情吧?容妃只摇头道:皇上的家事,我是后来人,很多事亦不好问。

十六阿哥在皇帝南巡期间亦痘殇,颖妃自责之极,体会了庆妃当年的心情,但太后皇帝和令贵妃都说不是她的错。太后私下和刘嬷嬷感叹,说还是女孩儿好,可惜和安当年没养住。

而魏湄在这年的下半年又遇喜,皇帝和她自是特别高兴,魏湄将当年生七格格时,皇帝赐给她的皇帝那件青玉常服拿出来,对皇帝道:皇上,阿湄虽然已是皇贵妃,位列六宫之主,但为皇上生子才是我最幸福的事,老天都在证实我的话,不管其他人想什么说什么,我永远都是您的阿湄,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皇帝一笑,魏湄被晋为皇贵妃后,她承袭璎珞的身世中作为容音大宫女的记录也被抹去了。

细君出宫,由皇贵妃请旨皇帝,嫁入三等侍卫家为侧室。李氏正式成了储秀宫的掌事女官,奕禄一家受宠于太后,皇贵妃和容妃,女儿和媳妇都入宫做了宣册女官或皇子福晋的女官,在后宫地位显赫以极。吴敏升任了正二品工部侍郎,正式成为堂官,吴夫人可入宫行命妇之礼。六宫之主已是魏湄,和皇贵妃见面来往再无需什么顾忌,虽然更需保密皇贵妃和吴家的渊源。清漪园已于去年全部竣工,共耗费白银四百八十万两。皇帝将于今年十一月在园中为太后庆祝七十三岁大寿。

吴敏被皇帝带着多次南巡,和皇帝有大量的细致讨论,他领导的班子建成的清漪园以南方著名园林景观为基础,自始至终贯彻皇帝的想法,和在前代基础上扩建的圆明园的赣派建筑和西洋建筑结合风完全不同。因昆明湖原来也叫西湖,昆明湖的设计仿照借鉴了杭州西湖的山水景观。西湖有苏堤,昆明湖就设计了一个西堤,苏堤有六桥,西堤上也建了六桥,西湖上有西泠桥,昆明湖西北有小西泠等。还有昆明湖西南湖边上的畅观堂,就是仿照西湖西南丁家山的蕉石鸣琴建造的。

湖里的凤凰墩,是仿造无锡的黄埠墩。万寿山东麓的惠山园是根据无锡惠山的寄畅园来设计建造的,寄畅园里观鱼的桥、欣赏石刻书法的地方、听水音的地方、欣赏诗歌的地方,惠山园中都有体现,只是细节不完全一样。

皇帝将江南的很多美景移植入园,并非照抄照搬,而是创造性地再设计。例如杭州的西堤是一个笔直的直堤,而昆明湖的西堤是一个弯曲的曲堤;西湖的六桥全都是平桥,而昆明湖的六桥却非常别致,玉带桥很薄很高很白,底下可以走龙舟,其他五桥都有形式不同漂亮的重檐桥亭,与杭州西湖的西堤六桥完全不一样。

十七孔桥实际上是仿照卢沟桥的设计,卢沟桥的望柱上塑造了四百八十五个石狮子,十七孔桥也在望柱上塑造了很多石狮子,共五百四十四个。十七孔桥和卢沟桥又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平桥,桥下有十七个孔,中间桥孔是可以通船过龙舟的。十七孔中,第九孔位于正中间,九在单数中最大,象征皇权。

清漪园综合了中式园林建筑的各种文化要素,包括原始游牧遗风,“仁学”思想,皇权至上观念,神仙信仰,山水自然审美意识和佛寺、道观建筑思想,动静交呈,因山构室,顺势开路,理水导流,将绿树芳草环绕的亭轩堂舍与远山近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经过精心设计、巧妙装点,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创造出纤巧轻雅的风格和秀美的意境,成为当时华夏最高水平的园艺集大成者,达到千百年来中式皇家园林的顶峰,体现了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统治思想。

同圆明园等其他皇家园林一样,办差人员须凭腰牌按指定门户出入,王公大臣不经传召亦不准入内。及后,弘瞻之子果郡王永瑹私入清漪园藻鉴堂游玩,受到严厉惩处,“不必在内廷行走,仍罚俸十年”,实际上被取消了皇室内部的参政权利。

太后依然住在畅春园,因喜欢清漪园中的大报恩延寿寺,所以常去那里。

皇帝奉太后懿旨,在清猗园里培植各式茶花,一个风水绝佳的大圃内更满种红色的山茶,建了楠木精舍数间并精雕细琢小桥流水等布局,花树映水,灿若火霞,被皇帝命名为『丹红苑』,苑门上御题匾额“天然秾艳”,正屋前对联云:此花开此日,照耀万朵红。

清漪园完全落成后,皇帝为生母钱夫人在丹红苑开了一个秘密的山茶祭,除了容妃和李玉,璎珞傅恒是唯一被邀请的客人。为这次祭礼,傅恒奉命为皇帝征集祭歌,陆文洪及全国各地献上了诸多歌曲,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是祭歌。最后皇帝选了科尔沁草原送的民歌《信天游》,觉得这歌词好曲好名更好,译成汉语是: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璎珞为这个大日子又为皇帝绣了一个黑地红山茶的荷包,她本不再为皇帝手作东西,但自从那年太后杀母夺子的真相大白后,她坚持给皇帝手绣手做红山茶的荷包。她在最初便做了那个荷包,又是在第一次嘉兴之行后送给皇帝的,她和皇帝都觉得那是冥冥之中钱夫人显灵。她每次绣的红山茶样子还各自不同,从第二个荷包开始便用了羌绣技法,因为她觉得羌绣的质朴饱满可以凸显山茶的娇艳。皇后说的没错,皇帝确实经常佩戴红山茶的荷包,便是源于此,而容妃和傅恒包括太后刘嬷嬷自然都知道。

皇帝为这个祭礼专门制造了一套“赤玉杯”,做成红山茶花的颜色和形状,杯内底染成山茶的黄花蕊颜色,小小一只,几可乱真。因宋代梅尧臣《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中有句云:

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

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

祭礼上自然是饮嘉兴三白酒,到了吉时,上来清唱《信天游》的人是高云,还是用二弦托普修尔伴奏,以蒙语反复唱了三遍。她明亮充沛的嗓音,将这首淳朴奔放的民歌表现得激情开阔,荡气回肠,虽然她也不知就里。庭院里在座四人包括李玉都听得都泪光闪闪。

这歌声飞越清漪园,融入无边无际的皓渺夜空……

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母亲那时看着四岁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皇帝心里酸楚无边亦豪情万丈:他君临天下叱诧风云成就霸业夺万世潇洒,就是母亲钱红卉的细把凤声转;八尺昂藏前赴后继的男儿朝圣尽论国事,就是她孱孱弱质在这万里疆土的每一个角落尽情展翅信天游!江山如画,就是弘历对母亲的最好回报,也是儿子对母亲的心声:情归大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园子还成了容妃和璎珞一起秘密宴客的园子,常常是由依博尔来掌厨,海氏才明白璎珞为什么说依博尔她有用。

乾隆三十一年正月初八日,内务府接到皇帝旨意,由怀孕的储秀宫皇贵妃魏氏接替被幽禁翊坤宫后殿的皇后那拉氏,办理上元令节内庭主位的饽饽桌张以及诣居圆明园事宜;正月十二日,皇贵妃在储秀宫照例置办茶会私席款待纳兰夫人,容妃和庆妃。五月十一日,皇贵妃生皇十七子永璘。这个孩子是皇帝在玉牒上最小的儿子,遵太后懿旨,给景仁宫颖妃和武贵人抚养。这年三月的皇后亲蚕礼由舒妃代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