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廷标心想:怎的万岁爷在自己面前会如此忘形,如此直言不讳?看来是信任自己。心里欢喜,但低着头不敢接话。他入京供职后,听闻皇帝和他这位宠妃之间颇多秘而不宣的宫闱艳事,外面都说容妃以歌舞身段妖媚惑主,去年乌什叛乱由她而起,如今更一人和皇帝住在这瀛台小岛上。
他和容妃见过几面,又要为她临摹,距离算靠得够近,可以隐隐闻见她身上的香气,见她一副清柔娇嫩纯净的模样,姿态轻松从容,连说话声音都沙哑动听,知她对真主十分虔诚,有一种含蓄内敛的高贵,和艳妇一点儿不沾边,皇帝也严肃正经高高在上,且心思敏锐目光如电,总不能相信。他家里的女眷就说他不懂,说这才叫真正“淫|艳”的贵妇,还是有家世出身的异域美人儿,野花流莺属如何配得起万岁爷的身份地位。
而他对令嫔与皇帝也不解,不想后宫里唯有令嫔接连生子,短短数年之内,她成了令贵妃,地位超过容妃,仅次于皇后。又曾听说皇帝和傅恒之妻的风流韵事。此时听了皇帝这番话,看来皇帝果然如此。
画上的美人只是用了容妃的脸蛋,柔美丰润又有英气,身材装束却是四美各自的风格,皇帝觉得他比郎世宁的容妃画像画的好,将《四美图》挂在藻韵楼自己寝室里,又赐了两杯瀛台酒给金廷标,金廷标更加受宠若惊。
初一这日,早上才交巳时,因年三十的热闹和年假,荣亲王府的众人还在熟睡中,璎珞和海氏,穿着蒙头的斗篷,从边门进来,永琪已在门边等候多时,立刻引她们去依博尔所住的西路金谷园,再紧闭了院门。海氏和璎珞都是第一次来,只见正堂外悬着匾额,上为皇帝御笔“晓烟晴昼”四个大字,庭院花圃里满种蜀葵。
蜀葵,也叫一丈红,这是依博尔最喜欢的花,六月小麦成熟时正好也是它花朵初开的时节,因此人们将它盛开的花期,作为麦收的吉日,将蜀葵也称作“大麦熟”。还有一种紫红色的蜀葵,用它来泡茶,可以泡出淡蓝色的茶汤,滴入几滴柠檬汁又会变成粉红色。庭院里就种着红紫两色蜀葵,每到开花的夏季,大红大紫,娇艳大气,依博尔便吩咐用紫花泡茶。
据说,蜀葵花入菜也极美味。《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在京华,厨人摘花之白者,剂以面,油灼食之,甚美。”蜀葵花的嫩叶亦可食用,花卉大全《群芳谱》中说其“可备蔬茹,可防荒俭”。依博尔倒是从未试过。
明间堂上挂着元代商琦所作《春山图》七尺长卷。远景峰峦叠翠,烟笼雾罩;近景丛林杂树,着春染绿;远景、近景之间衬以沙碛古桥,更添空阔苍茫之势。近景山石先以浓墨勾轮廓,然后以汁绿晕染石面,既显示出岩石的纹理结构,更洋溢出山川间的一派春意。远景群峰则以浓淡墨或花青晕染为主,浑莽一片的山峦烘托出雄伟壮阔的气势。署款“曹南商琦德符”,乃商琦唯一存世的署款之作。右上钤皇帝玉玺。此图乃皇帝所赐。
画右侧竖录行书一幅,是柳永的《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永琪告诉二人这是依博尔自己所书,二人俱感惊奇,因那字体圆转流便,风神华润,但看起来并非女子手迹。
字画下的靠墙高案上放一个青铜镂空豆和一个青铜双耳铜鼎。
豆为礼器的一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国语周语》有云:“觞酒豆肉箪食。”即“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一尺多高,高足,体大而腹深,环形耳,盖上有三个卧兽为钮,盖与盘体上半部镂空饰饕餮(tao1tie4)纹。
璎珞看见这个就想笑,觉得是因为依博尔喜欢做饭才选此摆设。
铜鼎只有豆高的一半,圆腹,圆耳。三蹄高铁足,鼎身满饰云雷纹,以小鼓钉间隔,比较古怪的是盖上分置较细的三足,变成上下都是三足鼎立的样子,间刻铭文。
这两样黯淡无光却厚实稳重,静穆庄重。
案前紫檀西番莲纹大方桌上则放着三样活泼别致的小件。
左边一个西洋铜镀金小滚钟,在粉红绒布的斜坡板上滚一个精致美丽的齿轮状圆钟。坡板长不到两尺,无论滚钟在坡板的什么位置,表盘上12时和6时的位置总保持垂直方向。
居中一个小鳝鱼黄釉直颈瓶,一只小螭龙盘旋在肩颈处,活灵活现。
左边一个掐丝珐琅石榴尊,石榴形,口部呈五瓣状。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色,上饰红、蓝、白、绿四朵瓜蝶纹,釉色鲜艳,金色光亮。从珐琅釉色和瓜蝶纹的构图可以推断乃晚明之器。
作者有话要说:
-
【草图】宫廷画院的作品内容有严格的规定,所有作品都需画出草图,由太监交由皇帝审阅,经皇帝指正同意后才能正式作画。乾隆皇帝的一等画师每月给钱粮银八两,公费银二两,一年超过百两,是普通人家一年收入的三倍以上,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乾隆对宫廷画师比较尊重,郎世宁还授奉宸院卿,着三品顶戴,死后追赠侍郎衔,侍郎是二品大官。而这些和许多朝廷大员相比,可算贫穷的画师们因其作品传世,名字反被后世所知。在历史上,金廷标乃二十五年南巡时进白描罗汉册,命入内廷供奉。他的画作题材十分广泛,擅画人物和风景。
-
【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描写昭君。【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出自《洛神赋》。
-
【瀛台酒】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带马帮携酒进京,于西苑瀛台觐见乾隆皇帝,奏请疏浚赤水河。乾隆以开修河道花费颇巨婉拒。张广泗适时献上茅台烧春,开坛满殿生香。乾隆饮后大悦:“盖黔人善酿,风土所宜,其馥香幽郁而味甘之极,非他类可比也”。遂将茅台烧春列为岁贡。次年(1746年)春夏,赤水河通航,商贾云集,酒业兴盛,酿技精进。同年中秋,乾隆帝于瀛台设宗亲宴,行家人礼,用茅台烧春酒大宴皇亲国戚,主宾皆为其甘美如痴如醉,乾隆帝趁兴曰:“如此佳酿,名为茅台烧春,似嫌流俗,难登大雅之堂。今赐宴于瀛台,何不以世祖顺治先帝之御名,更名为瀛台酒?”随即御笔题写“瀛台”二字,令刻石碑立于瀛台岛上。并令宫廷画师张镐绘《瀛台赐宴图》记其胜,钤“三希堂精鉴玺”,存养心殿三希堂收藏。
-
令景德镇官窑制帝王黄扒花福寿桃梅瓶与胭脂红扒花西洋莲梅瓶一对盛瀛台酒,分存皇帝寝宫养心殿和皇后寝宫长春宫鉴赏。由此,瀛台酒成名。御名、御笔、御宫、御瓷、御酒,瀛台酒以“五绝”名扬天下。瀛台酒,秉持皇家「能工巧匠、不惜工本」造办理念,传承国酿「应季回沙、石窖瓮陈」非遗技艺,选地产糯高粱、取天然茅河水、纳天赋微生态、蕴山川仙灵气,经端午踩曲、重阳投粮、七轮取酒、五年酿藏而成。瀛台酒,酱香幽雅、细腻柔滑、协调丰满、醇厚悠长、爽醉仙飘,素有「天下第一酿」之极崇美誉,这在小说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及。
第266章 皇孙(六)
东墙上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紫檀木识文描金明皇试马图挂屏。屏面黑漆地,上半部识文描金乾隆皇帝《明皇试马图》御题:
“我曾见赵霖六马传贞观,立石像人人拔箭。数骑尝冦陷阵中,凛凛英风千载羡。兹乃歌韩干试马写明皇,疑是温泉初罢燕。挼鞍袖手颜微酡,两人夹持尚兢战。呜呼,开创何雄守何弱,宴安酖毒忽尔忘天眷。渔阳鼙鼓来动地,难免蜀道崎岖拥款段。画图所贵鉴戒存,瞿然抚古兴遐叹。戊子新春月御题。”
下半部以识文描金、银加彩等工艺仿制唐代韩干画《明皇试马图》。皇帝题此挂屏,意在以古警今,告诫王室子孙勿忘骑射,不要重蹈前朝积弱衰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