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蒙古建立的政权,似乎对汉人并不友好,具体如何,什么都想不起来。
“不论如何,与金国勾结,不止没有好处,还可能会把命搭进去。”韩风雨笑了一下,“神通侯以为呢?”
“殿下高看我了,我哪里懂这个?”
韩风雨没再说话。
方应看琢磨着靖王话里的意思,安静片刻后,提出离去。
韩风雨坐了一会儿,管家送完方应看,回来到大殿里,问韩风雨是现在吃午饭,还是等一等再吃。
“现在吧。”韩风雨说。
韩风雨平时吃的很节俭,今天有客人来,万一留下来用膳,不能落了靖王府的排场。厨房提前准备好丰盛的午饭,结果就韩风雨一个人吃。
韩风雨吃掉了大部分,恍惚中觉得自己的饭量好像又变大了。
吃完饭后,韩风雨正想照照镜子,看自己有没有变胖,沈学林又过来了,只好暂时留在正殿。
“殿下,房子已经买下来了。”他说。
韩风雨问:“顾惜朝走了?”
沈学林道:“已经收拾好东西,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走。”
那还得回去一趟,与他告别。
韩风雨道:“走,一起过去看看。”
“您不是说,不方便与锦衣卫有牵连……”
“那就假装不认识!”
沈学林突然有种哄孩子的感觉,虽然这孩子城府极深,有时候比他还成熟。
两个人鬼鬼祟祟出了靖王府,隔开一段距离,前后到达韩风雨住的小巷子。
沈学林过去敲了敲顾惜朝的门,韩风雨则是先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沈学林行动力很强,这边一看就是有人来过,不止添置了蜡烛,还多了新的扫帚、水桶、脸盆架等东西。
白天视野更清晰,韩风雨可以确定,秃毛狗是真的胖了,身上的毛又长出来一点。天气渐冷,估计下雪前,它是好不了了。
小木门发出咚咚响声,“玉兄在吗?”
韩风雨打开门,顾惜朝背着小包裹,腰间挂着神哭小斧的布袋,与沈学林站在一起,“我要走了,过来与你道别。”
沈学林装作不认识的样子,“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
顾惜朝说:“是这位大人买下了我的院子。”
沈学林拱手:“在下沈学林。”
韩风雨点头,出来送顾惜朝离开。
顾惜朝凑到韩风雨耳边低声道:“他是锦衣卫,平日里小心些。好好相处,日后若惹上麻烦,也好多条门路。”
韩风雨假装惊讶,回头看了眼沈学林。
沈学林朝他笑了一下。
顾惜朝不再压低声线,拍拍他的胳膊,“不必送了,我走了,保重。”
韩风雨重重地点头,看着顾惜朝远去。
等人离开之后,沈学林道:“他的学识不错,若是加以磨砺,必定能有一番成就。可惜身份低贱。”
买房子之前,沈学林查到了顾惜朝的身份。
韩风雨问:“有多低贱?”
沈学林道:“出身商户。”
商户是不能科举的。
*
作者有话要说:
小侯爷,原名应砍,被养父母收养后改名。后来朝廷给养父神通侯的封号,养父没要。因为小侯爷当时刚失恋,很丧气,养母想让他打起精神来,就让他去做了神通侯。
我是先玩的手游后知道的上面这个剧情,啊,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跟想象中更不一样的是小顾,原著小顾真的罪恶滔天,杀人,抢功,还qj。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穷困潦倒韩风雨
昱国的户籍有四种,分别是农户、商户、军户、灶户,出身低贱的商人、优伶、娼妓,以及最底层的小吏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而且户籍从出生起就确定,茶户的孩子生下来只能是茶户,医户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医户,哪怕他不懂医术,不会治病。
顾惜朝恰巧商户出身,被排除在科举队伍之外。
“确实是个问题。”韩风雨说,“任重而道远。”
沈学林以为靖王说的是顾惜朝,附声道:“顾惜朝想出人头地,是很有难度,除非哪位大人赏识。”
“他已经入了本王的眼,有什么难的?本王说的是自己。”
说完韩风雨就走了。
沈学林呆了一下,站在原地没有追上去。
待想明白韩风雨的打算后,沈学林心脏跳到了嗓子眼。
靖王这是要,搞一个大动作啊……
-
昱国三天一朝会,如今已经过了两天,明天又是早起上朝的日子。
不过这跟韩风雨没什么关系,严格来说,朝堂只是大家聚在一起开会,真正处理事情还是在各自的衙门。而且这个会议拉帮结派,主要是为了打压异党,韩风雨和韩继兴都不喜欢。
韩继兴作为皇帝,不止是韩风雨管着,还受朝堂中的大臣制约,不得不上朝。
韩风雨就不一样了,大家巴不得他不来,所以韩风雨可以鸽掉朝会。
韩继兴心里很不平衡,提出过要给他“摄政”的职位,被韩风雨拒绝了。
他又不傻,有实权在手,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魏武帝说的好啊,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真的没必要。
太阳升起,又是一个明媚的好天气。
韩风雨收拾好自己,来到四下通风的庭阁内,懒洋洋地坐在太师椅上吃早饭,“朝会结束了?”
周管家道:“回殿下,还有一炷香时间散朝,您是否要进宫?”
韩风雨懒散应了一声。
周管家小心提议:“您要是不想来回跑,也可以让他们把东西送过来……”
“不安全。”韩风雨说,“以后再说吧。”
他还没忙到那个地步,没必要因为一时懒惰,劳累许多人为了他来跑。
吃完饭韩风雨就进了宫,今天不止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做,还有一群老头子围着小皇帝。
见到哥哥来了,小皇帝可怜巴巴地看着他,“堂兄你来啦。”
韩风雨从他眼中看到了控诉。
他表情冷凝,高傲不可一世,环视殿下臣子,从中间过道穿过,来到距离小皇帝十米远的位置停下:“臣韩风雨,见过陛下。”
“堂兄不必多礼。”韩继兴说,“你快过来。”
韩风雨不紧不慢地过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下面的臣子却感受到了他的嘲讽。
仗着与陛下亲近,靖王是何等的耀武扬威!
龙椅很大,韩继兴小小的一只,坐在上面空荡荡的,他拍拍旁边的位置,“坐。”
小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分享龙椅。
他知道其中代表的含义,就是想气一气底下那群老头子。
韩风雨没理会他,而是坐到了侧边的位置上,轻声问道:“在聊什么?”
韩继兴说:“于大人说云仞带着士兵回徐州继续驻守,但是副总兵徐裕战死了,需要调派新的总兵过去,而且应该给云仞封赏。”
于大人是如今的兵部尚书,名叫于襄。崇德三十四年殿试,二甲第一名,后来被分配到翰林院做庶吉士,之后又去六部混了近十年,最近几年才出任兵部尚书。
“是该封赏。”韩风雨道。
小皇帝:“封赏什么好呢?”
韩风雨说:“就给个三等公爵位,本王记得,云仞的儿子年岁也不小了,让他去职方司做事吧。”
“朕认为靖王说的很好,就这么办吧。”韩继兴说,“还有其他事吗?”
首辅最看不过小皇帝对韩风雨唯命是从的样子,可这两个人偏偏是亲兄弟,长兄如父,小皇帝就是被靖王看着长大的。别人说的话,他也不听,无论进谏多少次都没用。
他行礼,“万岁!”
其他人也跟着直呼万岁,一起离去。
口呼“万岁”是一种委婉的礼仪,意思就是今天不想说了,改日再聊。
等人都走了之后,韩继兴深深地吐了口气,对韩风雨说:“他们都好讨厌哦。”
韩风雨道:“也有不那么讨厌的。”
韩继兴问:“是谁呢?”
韩风雨摇头,“你自己看,等你什么时候看明白了,他们就会为你所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制约你。”
韩继兴挥舞着短短的四肢:“朕不想!哥哥就不能直接说嘛?”
韩风雨说:“不行。”
韩继兴闹腾了一会儿,见韩风雨坐在旁边发呆,根本没有理他,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