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少卿自救指南+番外(285)

“清绝!”这一次,太后加重了语气,“不管他是林风迟还是君子游,他对你都可以没那么重要,不过是年轻了些,好看了些而已,这世上好人千千万,你何苦就吊在他这儿不放呢!”

“皇祖母,人总有放不下,割不开,舍不掉的东西,至少我希望这一次,您能站在我这边,帮我这一次。”

说着,萧北城解开配囊,从中倾倒出一种暗褐色的干花与碎末,摊开掌心,递到太后面前。

“也是,为了将您自己从那段尘封的过去解放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缙王妃的扇子小可爱打赏的1个地雷,感谢投喂!!

感谢缙王妃的扇子小可爱灌溉的1瓶营养液,感谢支持!!

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鸭~

感谢在2020-12-0918:55:15~2020-12-1018:57: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缙王妃的扇子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缙王妃的扇子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7章 罂毒

这场祖孙之间的默斗没有硝烟,两人沉默不语,就这么相互对峙着,都在等待对方松口,紧绷的情绪出现裂痕的一刻。

最终,还是太后败下阵来,从他掌心中捏了几颗干硬的花籽,跌坐下来。

“早在那姑娘说这东西丢了的时候,哀家就意识到不妙了,还曾设想多种可能,把所有会成为威胁的人都铲除了。可是千算万算,还是没想到,居然会落在你这儿啊……”

萧北城随她坐了下来,将残渣倒回香囊,收紧了束口,在手里掂了掂重量,端详着上面陈旧的纹样,陷入回忆。

“说实话,子游在后宫投毒案结案后便把这给了我,当时我还不知这东西究竟出自于谁,现在想想,应该就是那起案子里最大公无私的人了吧,如果我没记错,她是潇妃。”

毒妃案最后,出了馊主意害人的宁嫔戴罪立功,由两个月氏宫女引出了藏在幕后的真凶,当庭洗清了萧君泽之母俞妃的嫌疑,并扯出了身为受害者的梨妃与花魁绮凰勾结惑主之事。

被同伙摆了一道,陷害得身败名裂的梨妃一时气愤,拖着病体对毒害于她的仪贵人大打出手,这些都是后宫藏着掖着,不愿宣扬的丑事,可在那之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却被人忽略了。

——那便是大义凛然指出凶手的嫌疑,仪贵人所居的流华宫主位,潇妃。

潇妃出身将门,自小就被父亲带上了战场,见识过了拼杀的腥风血雨,后宫的勾心斗角在她眼里简直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不屑理会,更不屑参与,也就不会与什么人结仇结怨。

至于她究竟有没有非得指名道姓地揭露凶手,令真相公之于众的正义感暂且不论,她身为局外人,根本没有必要参与到别人的案子里,弄得不清不楚不说,自己还要惹一身骚,谁会乐意给自己平白找点麻烦?

说是争宠也有些勉强,皇上对后宫嫔妃失去兴致已经不是秘密,还曾戏称她们为“残花败柳”,要是真的还有人能留住君心,他也没必要去担着被斥为“昏君”的风险去采外面的野花,况且这位潇妃娘娘本就不爱与人拈酸吃醋,不然也不至于别人的儿子都住了东宫,她的肚子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曾树敌,不为争宠,那么这个没有正当理由出手的女人,究竟为什么会跟着和一把稀泥呢?

萧北城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从小定安侯秦南归口中得知了林溪辞的过往,那人在随行南巡的途中病情一度加重,江湖游医以罂粟花籽为其麻痹痛楚,减轻了他的病状,却未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导致病情延误,愈发严重。

而后来经过查证,那罂粟花竟然是从宫里流出去的……

萧北城深吸一口气,憋了许久,才随着话一起吐了出来,“皇祖母,听说您父辈是道明国的贵族,那边气候温和,土质湿润,很适合罂粟花生长,您藏了些带到大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吧?”

太后低垂着眼睑,没有答话。

“当年因为林溪辞林大人在先皇面前进言,使得您唯一的女儿远嫁,您当时心中一定不甘,可您心肠软,没有杀他的勇气,便只是想法子让他的病情恶化,对吗?”

提到林溪辞,太后额角一抽,眼睛也跟着睁大了些,半晌才长长叹了一声,“是,但不全是。那时哀家也是个妒心很重的女人呢……”

她念叨着将两手从袖中伸了出来,取下了腕上佩戴着的十八子小叶紫檀念珠,搁在桌上,目不转睛地盯着。

“他是在南巡途中提出让挽挽远嫁月氏的,先皇身边是有哀家的眼睛不假,但消息就算飞鸽传回来,也得几天的时间,所以哀家其实在他动身以前就做了准备。只是那时哀家仅仅是因为他狐媚惑主而愤恨,想不懂为什么一个男人也能深得君心,嘴上说着为国除害,其实心中只有私怨……”

“为您通风报信的人,是桓一吧?”

太后没有否认,“后来得知挽挽是因他而远嫁的时候,哀家就后悔没有杀了他了……但是有了那一次,先皇已经对哀家起了疑心,哀家不能再动手了,否则挽挽必将受哀家这个亲娘连累,到时她就算想回大渊,也是无家可归的……”

“我相信您之后都没再对林大人出手。”

“因为哀家意识到了,先皇封锁后宫,并不是因为林溪辞在他心中真的那么重要,而是他早已对我们这些年老色衰的旧人失了兴趣,就算没有林溪辞,悦妃、西域美人……也个个都比我们讨喜。他是个无情的人,喜欢看人斗得你死我活,却连一丁点的真心都不舍得施舍,这样的男人,没必要为了他增添自己的业障。”

看来太后也是因为看清了这一切,才选择了收手。

萧北城自知作为后人,没什么资格去评判先皇的为人,更何况道听途说来的琐事也未必能拼凑出真相,他不想怀着太多的个人情感去解决问题。

“那么,桓一呢?”萧北城追问,“据我所知,林大人生前为桓一下了毒,那人过世后不久,他也步上了林大人的后尘,那么之后,您与易容成桓一代掌东西厂、那位真身为‘小二’的太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二最初是哀家宫里的人,后被桓一看中,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后生。桓公公年纪大了,又不是能长命百岁的妖怪,他也知道该给自己找个继承人,可他走的时候,小二还是个半大孩子,担不起大事,所以桓公公死在了阴暗的密室里,好些年都没被人发现,直到先皇驾崩,皇帝快登基了,小二才在巧合之下发现了机关,遵照遗命,成了第二个桓一。”

世上没那么多的巧合,恐怕这个机缘也是人为造成的,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想再追究到底是谁促成了“桓二”和“桓三”这三代厂公之间的微妙关系,少顷,萧北城又问:“看来这就是二代厂公亲近皇祖母的原因了,晚辈还想知道,这个人手握重权,做了什么才成为了皇上的亲信呢?”

此时他口中的人已经悄无声息地换成了渊帝,提到这个仅有养育之恩,而无母子真情的儿子,太后的目光黯淡了下去,这也就印证了萧北城的猜测。

——看来,三年前太后垂帘听政,独断专行的局面,果然是被人精心伪造的假象。

太后似乎不愿提起,看向萧北城的眼神中多了些许哀求的意味,是想求他不要追根究底,可对方一心想救君子游,这也是没得商量,太后掩面叹息,无可奈何,只得老实交代。

“先皇是被人杀害的,而非如史官所载,是急病突发而亡。哀家从一开始就对先皇的死因存疑,可没多久,挽挽,你的母亲也……哀家受不住这打击,一度也想过随他们而去,唯一支撑着哀家活下去的执念,就是盼着新皇能揪出凶手,还他们一个公道。”

“但皇上没有追究。”

太后有些哽咽,“皇帝……渊儿他杀了史官,强行将先皇死因改为急病,根本没有彻查的意思,哀家甚至一度以为是他……”

如今太后依然不知究竟是谁杀死了她的丈夫与爱女,知情的萧北城怀着这个秘密,有些坐立不安,“那皇祖母又是如何信任了皇上?”

“圣贤皇后走得早,他毕竟是哀家一手养大的,哀家了解他的心性,知道他不会做出弑父夺-位的混账事,哀家觉得,他定是有难言之隐,新皇登基,根基不稳,总是要靠威严立足的,哀家也很理解他,所以并没有强迫他一定要给出个交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