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公主和亲后(30)

作者:王京京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欣茗点点头,有些不解:“但年年有水患的时候都有好些流民。广陵每年都竭力帮助受灾百姓重置,但总有些人顾不上,便成了流民。”

“那应也到不了每日见着好几队。”孟平乐这才明白,杜欣茗是真的不知外面的惨状,她便将事情细细与杜欣茗道来:“且少说十几人,多起来甚至有上百人。广陵城外,就围了不下千人。”

“不然为何申明安要关了城门,不让出也不让进?”

杜欣茗还没等孟平乐说完,便气急站起,小小的身子不比孟平乐高多少,却颇有气势地怒拍了一下桌子:“申明安只与我说,在他之前的所有知府,每每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大关城门,以免动乱扰了城内百姓。”

说着她气得来回踱步:“他竟然拦了这么些百姓,还不好生安置,这将百姓安危置于何处?置于何处?”

孟平乐看着杜欣茗气鼓鼓的样子,无端觉得她此刻颇像一只鼓起腮帮的青蛙,又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妥,轻咳了一声:“他便没和你说些别的?”

“说些什么,他表面与我客客气气恩爱不疑,但事关申家与朝廷,他断不会随便与我相告。就连他前些日子与太子联系,还是在外喝多了酒,与我炫耀时说漏了嘴。”

杜欣茗忿忿,哼了一声,大约是觉得没什么装模作样的必要,索性干脆道。

“他可与你说,是如何与太子联系上的?”孟平乐突然觉得眼前的迷雾散了些,仿佛就要触到那躲在深处的真相。

申明安的父亲申怀义身为前太子太傅,尽管已经退隐朝堂许多年,但身为曾经的言官之首,在当下朝中其实还是非常有威信力。

杜欣茗刚嫁进申家时,只觉申家虽貌似家风清明,但与她自幼长大的沈家相比,总有些道不上的奇怪之处。杜欣茗想了许久也未曾想明白,便权当是换了环境不习惯才有了这般感觉。

但当申明安被派去凉山镇守边关时,杜欣茗便想起为何她总觉得申家不对。按理来说,武将第一次被派往边塞,应是要派向战乱之处,就像沈兆年一样。

凉山这般的边塞大城,大多是派身有伤病但威信极高的将军去养老。

杜欣茗一想便通,这必然是申怀义在背后推了一把舆论,让文官谏言派了申明安去。

没过几年,申明安就接到了调令,来广陵当知府。

这事本身就很奇怪,申明安虽说是正四品将军,来当知府明面上看竟是降了一级,可文武自古不相通,申明安如何就能当上广陵知府呢。

杜欣茗颇为不解,问了申明安,他却只说一切都是皇上的安排,便收拾了行装搬来广陵。

自来了广陵后,申明安每日都与地方官员待在一处,每每都到快要就寝时才回府,也以担忧杜欣茗安危为由,不许她随意出门。

前几天洛云晟刚来广陵,申明安便大摆宴席,为洛云晟接风洗尘,其间在席中多喝了点酒,回家后便颇为高兴,搂着杜欣茗道,他又要升官了。

杜欣茗对此更是茫然,接着再问时,申明安却不再往下说,只是让她等着,不出两年太子就会给他加爵,她便能当上诰命夫人。

说到此处,杜欣茗看向孟平乐:“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消息了。”

孟平乐却极为愉悦,激动地甚至眼中有些发光:“你可曾想过,申明安的官职,都是申怀义在背后帮助太子,太子为回报申太傅,便提拔了申明安?”

但为何是凉山和广陵呢,孟平乐本是激动的心情突然又平静了些。

——

“凉山之事尚不知晓,但将申明安派来广陵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

听罢孟平乐的讲述,洛云晟点头表示赞同她的猜想,又补充道。

“是不是为了帮太子贪赈灾银钱?”孟平乐好奇地问。

一天下来,两人都累得不行,却还是聚在了屋里,交换彼此的情报。孟平乐讲了一天的话,嗓子都有些哑了,一开口便声音沙沙,听起来怪惹人怜爱。

不知道想到何处的洛云晟收了收思绪,心里对孟平乐又添了几层愧疚,细心为她倒了一杯茶,向孟平乐的方向推了推。

“如果申夫人说的都是真的,而李氏说的也都是真的,那申明安来广陵的目的就不单单是赈灾银钱了。”

孟平乐拿起茶杯一饮而尽,还觉得不够一般,将茶杯推回给洛云晟,示意他再斟上。

洛云晟失笑,好脾气地又满上茶杯,送到孟平乐的手边。

“那还能是什么?”连喝了好几杯茶,声音不再那么沙哑后,孟平乐才满意地开口问道。

第26章 试探

“上回你去毗山村带回了一块布料,上面的纹路与太子给你的玉佩上花纹一样。若真如申夫人所说,毗山村暗地里其实是被毗山山贼管辖,怎么会在发生这般大事后,再无消息传来?”

洛云晟仔细看了看孟平乐的表情,见她确实不想再喝茶后,才将茶壶放下,与她讨论起正事。

孟平乐圆圆的脸上此刻也看着极为严肃,让洛云晟不由想起了强装大人模样的小孩子,但与稚儿不同的是,她的坚忍与强大颇为洛云晟所钦佩。

孟平乐也并没有辜负他的期待,直指关键:“那就是说,毗山山贼与太子有关?”

洛云晟满意地摸了摸孟平乐的头:“不仅仅是有关,墨步已经从堤坝那边传了消息来。我怀疑毗山那一批人应当不是山贼,墨步绕去看过一次,山寨里人人训练有素且戒备森严,与先前在京都太子庄子上的那一拨人行事颇为相似。这些山贼,约是太子在南方养的另一支私兵。”

墨步接到洛云晟的命令后,便将自己打扮成穷苦人家的模样混进了征集苦力的队伍。好在官兵也没仔细查他的路引,不过两日,墨步便因身强体壮干活伶俐,吸引了征召领头的注意,成功被派去堤坝处。

墨步在苦力队伍里干了四五日,勤快又不抱怨,每每遇上其他劳工临时离开,墨步还主动上前将活儿顶下来。

没过几天,不但与他一队的苦工们都与他交好,加上墨步什么脏活累活都应下,还超额完成许多任务,领队头子对他也颇为信任,经常喊着他工后一起喝酒。

接连背了几天土后,领队便让墨步离开了堤坝,令他去后方毗山挖土。

临走前,领队头头对墨步说,这是份好差事,干得好了,就此平步青云是稳妥的。

墨步起先也没有理解这话什么意思,直到他夜里看见山寨贼头下山,与挖土队的队长在篝火旁把酒言欢时,才恍然大悟。

借着老实的长相和勤快的手脚,墨步再次取得了队长的信任。队长见他为人憨厚,还不识字,便多次派他去给山贼头子送信。

信的内容已经被墨步全部抄了下来,洛云晟从怀里掏出密信,依次摆开放在孟平乐眼前。

拿起其中一张信纸,孟平乐扫了一眼,却是嫌弃地先道:“墨步的字也太难看了些,这写得我都看不太懂。”

没有料到孟平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洛云晟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是墨步和墨凌发明的速记,一是加快了抄写密报的速度,其二也是避免密报被截。”

孟平乐闻言好奇地举起信纸:“有什么规律可循?”

信纸里的内容凌乱无序,有的像是随手乱画了一笔,有的干脆就只有几个墨点,更有甚者,狂草如风,饶是熟悉行书的孟平乐也辨别不出到底写了些什么。

洛云晟指给她看:“这里,划了一横,指的是第十页;靠近这一横右侧的墨点,指的是第十一行。”

说罢洛云晟起身,去了自己房里带回一本书。

“《南晟律例》?”待孟平乐看清楚洛云晟手中的书时,一时有些无语:“你们拿这书当密信工具?”

洛云晟眉头一挑,打量着孟平乐满是怀疑与不信的脸,一时兴起想逗逗她:“怎么?有何不妥?”

孟平乐果然一噎,一双鹿眼忽闪忽闪地飘向别处:“不是不是,就是有些意外。”

“一般的官宦人家都有朝上下发的律例,况且墨凌和墨步的记号也难以破解,用来传递这般密信再方便不过。”洛云晟忍住笑,耐心地给她解释。

孟平乐此时兴致勃勃,转身便取了纸和笔,开始对着书信比比划划。费了些时候,孟平乐便译出了一封信。

上一篇:犹记惊鸿照影来下一篇:亦归不寻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