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不经意(50)

“你朋友想要哪间?”

“那我问问他。”

梁赫选了沈喆楼上的那间,同样的户型,一室一厅。房东手上的这几套房子都是专门用于出租的,装修风格以及家具摆设都一模一样:浅色的木地板、木边的布艺沙发,原木色的电视柜、床和衣柜……简简单单,入目清爽。

梁赫在九月中旬的一个周六搬家。

这套新公寓比他之前住的那个单间还大点。他的东西本来就少,这样一来更显得空空荡荡,冷清得有点可怜。

第二天上午,他们一起去了趟C市最大的家居城。大概两个年轻男人一道逛家居城比较少见,梁赫总觉得被好几个店员的视线追随,多少有些不自在。沈喆似乎没发觉,要么就是完全不在意,楼上楼下的逛着,不时与他讨论各种装饰物。

梁赫看上一个架子,比沈喆家的那个小,不过没有车还是很难运回去,店员说下午帮他送货。

商城在做活动,原本没什么购物计划的沈喆也买了套天蓝色的床上五件套,离开前两人又一起买了同款的大号木漆碗,沈喆说吃汤面比较合适。

当天上午回去以后,他们在梁赫的新家吃午饭,没再自己做,从外面叫了份水煮活鱼上来,配合梁赫前一天晚上买的扒糕。切成细条的扒糕倒在盘子里,加上醋和蒜末一拌就可以食用,清爽的口感中和了鱼的辣劲儿。

楼下有回收旧家电的吆喝声,梁赫起身关窗。恍惚间,他有种和沈喆是家人的感觉,甚至更特别的关系,虚幻而难以想象,可是回到桌旁,手触摸到光滑的桌面,又是实实在在的。

-

开学近一个月,尽管沈喆是师范专业出身,对未来工作有了充分的理论与心理准备,实际步入工作岗位后,还是遇到不少挑战。

小学生心思简单,有什么都摆在明面上,相应地也更容易情绪化,甚至有一上学就哭着不肯进校门的孩子。他班上有个叫陈思琪的女生就是这样,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沈喆费了不少心思,一个多星期后,终于看到小女孩走进教室时不再哭丧着脸。

不过,先前比较担心的袁皓晨倒没有对上学表现出太大的排斥,而且沈喆发现他在同龄人中比面对成年人更自然,也不是完全的闷葫芦,只是课上回答问题不那么积极。后来一次跟梁赫吃饭的时候他说起来。

“我姐挺不容易的,”就算知道晨晨的性格和家庭环境有关,梁赫也不觉得这是袁晶的责任,“她没办法顾及那么多。”

“我知道。”

“是吗……”梁赫看了看一脸淡然的沈喆,欲言又止。

“你认为我会怪责家长吗?”

梁赫微微红脸,他的确不太希望姐姐被学校老师施加压力。只不过这个老师是沈喆,而沈喆的立场往往因循的是常理。

“怎么说呢,”沈喆没等梁赫回答,便接着说下去,“虽然在学校学的那些教育理论都会强调家庭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把成年人的人生完全和下一代绑定也挺悲哀的。”

梁赫的脑海里浮现出多年前袁晶在秦颖墓前的哭诉,那时的自己懵懵懂懂,现在听到沈喆的话,好像更能理解她当初的心情。

可是联想到自身呢,梁赫很难厘清,自己对梁政和许莉梅有没有过一丝怨愤。这是个悖论,人总归有私心,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容易与他人共情,所以他能够替袁晶考虑,却未必愿意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思考。

梁赫想起了许多之前的事,那些总也捋不顺的纠葛。

他在国外给许莉梅打过几次电话,每次都是应父亲的提议。梁政说许莉梅毕竟是他的母亲。

言外之意他也懂,就算她对他毫无挂念,也是自己的母亲。

其实他觉得这种虚与委蛇的人际应酬毫无难度,许莉梅不当回事,他同样不当回事。尽管用“应酬”来定义亲缘关系本身就是可悲的。

回国后母子见面,许莉梅在外面的酒店请他吃饭,象征性地问了问工作上的事。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妈挺不称职的?”许莉梅对梁赫的心思一清二楚,却混不在意,“我也不觉得我是什么好妈妈,当妈就得无私奉献?没这个道理。”

梁赫无言以对,屏住了呼吸。

许莉梅将近五十岁的年纪,仍然风韵不减,从外表看不出多少岁月痕迹,是个神奇的女性,但不是个好母亲,她也从未致力于此,在梁赫面前坦坦荡荡,毫无掩饰。

至于他的另一位直系亲人,如今仍留在美国的梁政,同样不是个称职的家长。

“我有我的人生,你也有你的,”许莉梅笑笑地说,“你这么大了,我才敢把真实的想法告诉你。”

母子聚餐未到不欢而散的程度,但梁赫的心里,要说完全没有失落也不可能。

“不过我可以保证,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也绝不会干扰。”这是许莉梅那天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想要怎样的生活呢?

-

“梁赫,”沈喆唤他一声,“以前的事情就别想了。”

梁赫回过神,暂时从攫住自己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他有些不甘愿地问。

“也许是不太开心的事吧,”沈喆先他吃完,站起来准备去洗碗,“以后我可以陪你。”

“你说什么?”他对着背过身去的人愕然。

“没什么,有时候觉得……你也会怕寂寞,”沈喆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什么特别的感情色彩,“万一想找人做个伴——我不就在你楼下吗?”

原来他是这个意思。

梁赫动了动嘴唇,却没有发出声音:“我不寂寞……”

但是这样就够了。

作者有话说:

*王小波《关于同性恋的问题

第54章 礼物

九月底,梁赫跟随单位领导去欧洲出差,先到法国,再去英国。公司为节省开支,酒店一律两人一间,梁赫与部门经理分在同一间,几天下来,更熟悉了一些。经理时常急脾气,心情好的时候又很健谈,相处还算愉快。

到了新的国度,他们主要是来工作的,没有多少玩乐机会,离开巴黎的前一天下午才获得半天自由活动的许可,可以随性地四处逛逛。

“小梁有女朋友吗?”前一天在餐厅吃晚饭,经理突然问起梁赫的私事。

“没有。”

“没有啊?”经理有些意外,又带着点遗憾,“我还以为你肯定脱单了。”

梁赫笑着摇了摇头。

“本来想说,法国的奢侈品最有名了,一定要给女朋友带点东西,我家那口子可惦记了,”经理乐呵呵地说,“你也可以看看,或者提前买了,以后再送人家。”

没有对象就想着以后怎么送礼,总觉得更凄惨。梁赫不置可否,只说慢慢考虑,经理或许意识到冷场,未再多言。

到巴黎几乎没见着太阳,天始终阴着,时不时一阵小雨,梁赫的伞是到这边以后才买的,随身携带。第二天午后自由活动,因为天气始终不好,他没有太大兴致,在一家咖啡馆里坐了会儿。

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但结伴的比较少。法国人的衣装颜色偏冷,似乎格外偏爱灰色、黑色、咖色这些,与总是阴霾着的天空有着完美的一致性。

他点了牛奶咖啡和羊角面包,咖啡微甜,面包有股烘焙过后的焦香味,热烘烘的气息使得空气中的潮润感也淡弱下去。他在美国就经常买这种面包,现烤的比较好吃,稍微一放外皮就失了酥脆。

杯盏相撞的背景音中,雨声突然放大,雨势更急了。梁赫也不想在这里耗太久,结账后出了店门,撑开伞。黑色的大伞足以罩下两个成年人。

身旁雨棚下站着的像是一对情侣。他以前选修过法语,能听懂一些口语对话,那两个人在谈论这场雨,好像是赶着去什么地方,却意外被困住。

梁赫心血来潮,把伞给了他们,他说自己不赶时间无所谓。两人一阵道谢后,撑着他的伞离开了。梁赫仍然站在雨棚下,不知该继续回店里坐着还是就这么等着。

然而才十分钟不到,雨突然又停了,而且有出太阳的迹象,南边的云层间泻下一道亮金的光,地面的水洼熠熠闪耀。

把伞给了别人反而省事了,双手都解放出来。他走到了街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