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杏依旧笑着点头说:“我初来府上,有很多规矩都不懂,以后就全仰仗姚嬷嬷您了。”
姚嬷嬷忙说:“娘子折煞老奴了,伺候娘子,是奴的份内之事。日后娘子有什么吩咐,只管差遣奴就好。”
徐杏又问了另外两个的名字,还像那一世一样,给她们二人改了名字。一个叫小珍,一个叫小珠。
那一世徐杏没能把小葡和小萄一并带出来,对她们二人多少是有些想念和歉疚的。所以,当时当徐夫人拨了婢子来给她的时候,她就把两个年纪和小葡小萄相仿的改成了小珍和小珠。
后来她替徐妙莲嫁去王家,被王九言冷弃在王家后院时,也是小珍和小珠一直陪着她的。对这二人,徐杏心中还是很有些感情在的。
这一世,如果小葡萄和小珍珠四个人都能陪伴在自己身边,那她真的就没什么遗憾了。
沁芳小筑这里虽然久没人住,但也不是什么废弃的院子,一看就是经常有人过来打扫的。所以,徐杏几个根本也没费什么力气,很快就打扫拾掇好了。
院内主屋是两层高的小楼,东西两边还各有几间屋子。说实话,这么多房间就只这主仆几个住,着实浪费了些。
不过,徐杏已经想好了,东西两侧的厢房空着就空着,她们几个都是要住在主楼的。
主楼这边楼上楼下,除了两个正厅外,总共还有四间房。四间房住她们六个人,刚刚好。
徐杏选择住在这里,本来是冲着碧波兰亭的那位去的。沁芳小筑内竟然还有一个小厨房,这对徐杏来说,算是意外之喜了。
身为花娘、洪妈妈口中的伺候人的玩意儿,她自然很是会些厨艺。自小,也是有训练这些的。所以徐杏想,若是这里就有小厨房的话,日后倒不必大厨房那边一日三餐送饭过来,她们几个自己就能解决吃饭问题。
只要大厨房供米供菜就行。
徐杏这边正给未来的一段日子做规划,主院那边,徐国公晚上回来听徐夫人说了徐杏已经搬住到沁芳小筑的事后,立即脸色就变了。
“你怎么不知道拦着?”徐国公虽然平日里对自己夫人很好,也很敬重夫人,但一旦涉及到可能会有损他利益和地位的事情的时候,他也还是会发火,会摆脸色。
徐夫人解释说:“难得她喜欢那里。你也知道的,这件事情上,是我们对不起她。她流落在外十多年,如今哪怕认回来了也不能做徐家正正经经的千金。国公以大局为重,我听你的,可既然给不了她应得的身份,那在这些小事上,是不是应该尽量去满足她?”
“她说那里有湖,她喜欢住在湖边看风景。”
“小事?夫人觉得这是小事吗?”徐国公其实这会儿心里很气,但到底顾及着自己夫人,他也有尽量去压制自己的脾气,“夫人,你过来坐,我解释给你听。”徐国公拉了徐夫人去一边坐了下来。
“你知道住在碧波兰亭的是谁吧?”方才那会儿功夫,徐国公已经很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他耐着性子说,“那可是东宫的嫡出长子。”
又问:“你可知,太子临出征前,为何偏偏把他送到咱们府上来?你以为太子真的是把我当成了未来岳丈,他这是对我的信任吗?”
这些朝局上的事,徐夫人是不太懂的。听自己丈夫这样说,她便也认真听着。
“有些事,大娘是怕你担心,所以没有告诉你。”徐国公似是有纠结犹豫一会儿,最终才选择告诉妻子的,“数月前,她刚被诊出喜脉时,有动手对付过这位东宫的小公子。只是,小公子被太子保护得太好了,她才出手,太子那边就知道了。”
“你以为,大娘胎不稳是什么原因?那是太子动的手,太子在敲打她!”
“你说什么?”徐夫人听到说长女胎不稳其实是太子动的手,她就着急了,“怎么会这样?那太子就快回来了,他还会不会……”
“你放心。”徐国公说,“大娘胎已经坐稳了。只要东宫的那位小公子好好的,大娘便不会有事。”
又说:“这也是我为何反对杏娘住去沁芳小筑的原因,那地方离碧波兰亭太近了。万一她冲撞了小公子,就是得罪了太子。到时候,你以为大娘还能安安分分诞下孩子来?”
第12章 第12朵杏花
徐夫人会因为愧疚而对徐杏有所迁就,以此来弥补她心中所谓的那点愧疚之情。但如果事情会牵扯到徐家大娘的利益和安危的话,那么那点愧疚对她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
“那、那我赶紧去和她说,重新挑个院子,让她赶紧搬。”徐夫人着急,起身就往外走,要立即去办妥这件事。
但却被徐国公拉住了。
“倒也不急在这一时,眼下天色已经很晚了,想她今天也闯不了什么祸。这件事,明天再办不迟。”想了想,又问,“今天是她非要挑去那里住的?”
“是啊。”徐夫人说,“我让温嬷嬷带她去府上各处逛,正好就逛去了那边。她看到了那边有面湖,就喜欢上了。怎么了?”
徐国公目光凝在一处,意味深长道:“我总觉得……她哪里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徐夫人知道丈夫的担忧所在,忙问:“那个风月楼,你派人去查了吗?可有什么消息?”
“查了。”徐国公点了点头,“倒挺正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楼而已。她昨儿去金光寺,也的确是偶然,也没有什么预谋在。可正因为一切都太正常了,所以我才觉得奇怪。若一切真就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正常,那从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一切,也太巧合了些。”
“说书都没有这样巧合的。”
“你就是想得多了。”徐夫人听说是并没有查到什么,也就放了心,“那风月楼不过就一个青楼,又不是什么机密重地。若连你的人都查不出什么来的话,想来就真的是没什么。她毕竟是我们的女儿,是我们的骨血,哪怕不是亲自养在身边长大的,可也是我们徐家的血脉。你以后对她好点,可千万别再像今天那样审她了。你对她好或不好,她是有感觉的。”
“我只要一想到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我就心疼。”这样说着,徐夫人竟要哭起来。
徐国公忙哄着说:“好了,我知道了。”
徐夫人则趁机说:“好不易她挑了处喜欢的住处,还得要被咱们换了,真怕寒了她心。我知道她从前在风月楼的时候有过两个贴身伺候她的侍婢,你想想办法,把那两个婢子弄出来,也算是弥补她。”
“这是她求你办的?”徐国公问。
徐夫人很想帮忙把这件事情办下来,所以她在徐国公面前扯了个谎:“是我这样替她想的。她十多年都没和我们住在一起过,如今突然住到府上来,身边都尽是些陌生人,我怕她会不习惯。若是从前伺候她的那两个婢子能陪着她的话,她多少会舒服一些。”
“我知道,凭你的本事你是能做到的。看在她是咱们亲生骨血的份上,你就帮一帮吧。何况,不是还要说认她做义女的事吗?这就算是交换条件也成。”
“倒也不是不可以。”徐国公松了口,“既然夫人都这样说了,我就听你的。”
徐杏多活了好几年,对徐家这一家六口的性子,自然是摸得还蛮清楚的。她的那个父亲,极为看重权势和名利,满腹的阴谋算计,且不希望任何人去打乱他的布局和计划。
所以她心里多少也清楚,她自作主张搬到这儿来住,等她那个父亲知道了,他肯定会强行干预的。
那一世的时候,她一开始并不知道东宫的小公子住在府上。她记得当时有一次她往这边逛走的时候,瞧见这边有一面湖,想过来到湖边散散心的,结果遇到了徐护,被徐护给拦下了。
她当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来,问过徐护,但他不说。还是后来,后来太子殿下凯旋后,亲自登门接小皇孙回去时,她才知道,原来那好些日子,这位东宫的小公子竟然就一直住在府上。
就住在碧波兰亭里。
也就明白了,为何当时她要往这边走时徐护会拦下她。
再后来,她也渐渐知道了徐家和东宫的微妙关系。虽然徐家大娘子如今是东宫良娣,但太子对徐家却是根本完全不信任,更谈不上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