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福寿齐天
作者:颜一言
文案:
东平王府、沈家、吴家的一个连环换子案,让沈府嫡女沈景汐卷入到一桩孽缘中。
前世的她,将心机与套路深藏,只想做一个温婉贤良、不求名分的女子,求得心爱之人一生宠爱,即使,为奴为婢。
到最后,却落得个连滑两胎、终被厌弃的下场。
得以重生,她对着自己的一手好牌发誓,此生绝不打坏。
前世她让沈景汐成为了可怜可叹之人,可今生,她一定要让汐儿成为有福有寿之人。
******
汐儿将爱慕者的名字尽数写在白纸上,发愁啊,真是不好挑啊,要不抓阄吧。
沈景沐拿来一张鲜红色的纸,将自己名字写上,来啊,要抓阄,也把我放进去。
汐儿:“……”
沈景沐拉开衣领,露出肩膀:“你看这旧伤疤,是为了救你留下的,你这人有没有道德?”
汐儿:“如何有道德?”
沈景沐:“你应该说,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
汐儿:“……”
围观者吴明熙探出脑袋,对着沈景沐:“释然小和尚,你变得好坏坏哦。”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平步青云 宅斗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景汐 ┃ 配角:沈景沐,吴明熙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看本小姐玩转命运、冲破悲剧
第1章 引子 连环调包案
这个故事,要从武定十八年说起。
那一年的白露时节,东平王府里诞下了一位白胖的小世子,原本是该欢喜的事,可东平王妃却躺在床榻上,满脸愁容。
“拿纸笔来。”王妃挣扎起身,匆匆写下一封书信,郑重地交给贴身大丫鬟,“碧云,你即刻抱着小世子去找礼部沈昌耀大人,将书信交给他,路上小心,切记不要被人发现。”
这个名为碧云的大丫鬟噙着眼泪:“夫人,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奴婢.....实在不忍心,小主人还这么小,就要离开爹娘。”
“那你忍心看着他一出生便……夭折?”王妃质问道。
碧云连忙跪下:“奴婢不敢。”
王妃叹了一口气:“不要耽误工夫,赶紧去找沈大人,做得干净一点。”
片刻后,碧云将小世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悄悄地从侧门出去。
东平王府里哭声一片,纷纷谣传,王妃诞下了死胎,可怜的小世子一出生便没了。
此刻,礼部员外郎沈昌耀正在府里和户部员外郎吴义康商谈,两人同朝为官,虽不在同一部里,却年纪相仿又为同乡,因此交情深厚。
“吴大人,这依我看,东平王爷这次是彻底坏了事,不中用了。”沈昌耀眉心紧锁。
“真乃世事难料,伴君如伴虎,此言诚不我欺。”吴义康也轻叹一口气。
突然,沈府大管家袁有忠急匆匆走到沈昌耀身边,耳语几句,只见沈昌耀神色大变。
吴义康看这情形,忙拱拱手:“沈大人有事情处理,小弟这就告辞了。”
沈昌耀示意周围人回避,对吴义康说:“贤弟且留步,不瞒你说,眼下却有一件棘手之事,盼贤弟分析一二。”
“敢问何事?”
“东平王妃刚诞下一名男婴,如今东平王在宫中祸福难料,那东平王妃恐保不住小世子,竟遣人抱了他来府上,现人已在门外,为兄拿不定主意,见或不见。”
“沈大人竟与东平王府还有这等交情?”
“我同那东平王井水不犯河水,却并未有交情,只不过,那东平王妃之父,现为宁西府知府刘大人,曾是我之恩师,故有此渊源。据我猜想,她是想让我护送小世子前往宁西府,让刘大人悄悄抚养。”
“这事就难办了,若见,恐日后东平王定了罪,拿你一个窝藏罪臣亲眷之名,若不见,恐有违师徒情谊,担了不仁不义之名。况这小世子本就无辜,若真定了罪,即使家眷罪不至死,那日子恐怕也难过下去,小世子长不长得大还成问题。送去宁西府,山高皇帝远,却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贤弟真乃我之知己,为兄也是如此思虑,正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沈府大管家袁有忠走上前来:“老爷,那丫鬟抱着婴儿站在门外,婴儿时常哭闹,被旁人看到了实在不妥,您看该如何是好?”
沈昌耀顾念师徒之情,当下心一横,吩咐袁有忠:“让她进府来,将那孩子抱至小少爷处,这哭闹声方不引人注目。”
沈昌耀对吴义康说:“不瞒贤弟,我家犬子也才出生不过两日,如若不救那孩子,恐有损阴功,对子孙不利,在下也实在于心不忍。可万一被牵连,又恐害了这一家老小。”
“不如教那丫鬟前来,且听听王妃如何交代,我二人再行决断。”
那碧云在大门外等了半天,才被人引入府中,料想沈大人恐不肯帮忙,心中正忐忑不定,此时突然被唤至堂前,见到沈昌耀,忙交出王妃亲笔书信,跪在下面偷偷瞅这沈大人的神情。
沈昌耀看完书信,将书信递给吴义康,说道:“与我所料不差丝毫。”
吴义康扫一眼书信,对碧云说:“府上无人好奇这小世子去了哪里吗?”
碧云回答:“王妃一早便准备好,小世子一出生便称是死胎,命人将那准备好的血水骨肉处理掉了。王妃在分娩前,一直刻意表现出精神不佳,忧思过度,并请了大夫,命其说出腹中胎儿恐不保的话,因此全府上下是万万没人怀疑的。”
沈昌耀一言不发,管家袁有忠领着碧云出去候着。
却说这吴义康天生一股侠义之风骨,见沈昌耀半天做不了决定,便开了口:“沈大人,我府上正有家眷要前往宁西府方向,不如我将这孩子携了去,料那王妃思虑周全,已做好万全打算,且你我素来与东平王府毫无交情,料想查不到你我二人头上,此事不可拖延,望沈大人早行决断。”
“不可!此乃我之家事,不可拖累了贤弟。”
“但府上若此刻突然派人前往宁西府,甚为突兀,更易遭人怀疑,而我家之亲眷早已定下行程,一切顺其自然。沈大人无需犹豫,快快命那丫鬟抱着孩子上了我的马车,小弟先行告辞。”
“这,一切就劳烦贤弟了。”
那吴义康匆匆离开。只见沈昌耀看着他的背影,却隐隐地露出了一副老谋深算、诡计得逞的笑容。
那边碧云因见沈昌耀神色凝重,又迟迟等不到消息,心中已凉了半截,断定沈昌耀是不会出手帮忙了,她忧愁地看着刚出生的小世子,心生一计。
此刻这个偏房中只有碧云,王府小世子,以及沈府小少爷和其乳娘。碧云端着茶杯假装上前同沈府乳娘说话,左不过问一些闲话,她突然手一抖,将茶杯碰到了乳娘的身上,那乳娘的衣服湿了一大块。
那乳娘忙说不碍事,便要去后面换衣服。碧云当机立断,将襁褓中的两个婴儿相互调换。随后马上抱起沈家小少爷,就要出府。
却在出府之前,被管家袁有忠拦住,将其带上了门外吴义康的马车。
那乳娘换完衣服,见客人已离开,又瞅一眼摇篮中的婴儿正睡得香甜,并未发现异样。待到夜晚时分,那婴儿哭闹起来,乳娘抱起,仔细一看,才发现摇篮中躺着的早已不是沈家少爷,顿时三魂吓飞了两魂。
她怕被怪罪,抱着侥幸之心,想这新生婴儿长相却也差不多,因此不敢声张,却在第二天随便找了个理由便辞了这差事,远走高飞了。
而沈老爷、沈夫人初为人父母,只当新生儿一天一个模样,也未有察觉。
这边,碧云跟着吴义康到了吴府,将手中孩子交与吴府之人,便匆匆离开,回到王府复命。
王妃听闻碧云竟擅自做主将沈家小公子与王府小世子调换,勃然大怒。
碧云跪下解释,当下情况紧急,拿不定沈大人帮与不帮,即使帮忙,从京城到宁西府一路遥远颠簸,不如将孩子养在沈府最为妥当。
王妃叹了一口气:“沈大人仁义相救,你却做出这等事情,岂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罢了,念你也是一片忠心。事已至此,只能盼老天眷顾,愿两个苦命的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吴府亲眷带着襁褓中的男婴星夜兼程,一月后到了宁西府。虽未将一切事情如实禀告,但刘大人府里一看到孩子,并明白了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