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命吗?
除掉知情的人,若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想要看懂这个图,恐怕也很难。而现在在这里还能够知情的人,居然是她这个外来的不能再外来的外来人。再联想起阴差阳错,落到自己手中的传国玉玺。宋辞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恍惚之中,她又想起了在荆州的时候,庞德公一见面对她说的那句话:汉家天下实在汝。回想这一路以来的种种所见所闻,宋辞不由产生了恍如隔世,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觉。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宋辞把事情告诉了刘协和荀彧。
听到宋辞的诸多奇妙遭遇,这两人也感慨不已,不由不佩服命运的奇妙和周折。
发现王允遗物没多久之后,洛阳这边就由宋辞带队,启程去长安,寻找董卓留下来的东西。
长安城早就不是当年的模样了。王莽篡汉之后,长安城几经战火,多数宫殿早已被毁掉。光武中兴之后,数百年的岁月里,长安城的格局更是有了巨大的改变。幸好还有些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和偏僻宫殿,可以供宋辞来按图索骥。
她当年待过的北宫,就有部分保留了下来。这大概就是老天爷在帮忙,宋辞对汉家宫廷最熟悉的就是北宫。根据那些遗址,宋辞按照自己脑海中遗留的记忆,在这一片区寻找着。花了不少的时间,终于有了突破。
原来西汉时期建立的皇宫之中,不仅有地下通道,还有可以用来储存大量物品的地下仓库。这些仓库和地道之间是相连的。因为西汉时期的皇宫,占据了长安城的大部分地区,因此皇宫地道遍布长安城的大部分。
东汉以来,皇宫地道上面,有很多地方都已经改做了民居和街市。长安城许多仓库也建在地道之上。王允就是借助这些地道,悄无声息地把仓库内的东西,运到了地下仓库之中。
他是想保存实力,为大汉江山留下一些东山再起的可能。只可惜他走得太仓促,还没来得及告诉刘协。现如今他苦心保存的东西,被宋辞找到了,也算是不辜负他的一片丹心了。
这批东西的体量非常惊人。当时董卓几乎是搜刮了洛阳长安等地所有的财物,囤积到他的郿邬中。他对此得意不已,自称可以凭借这些东西,在郿邬安享数十年。以他的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也就可想其中数量的惊人。
这批东西对于刘协来说,实在是无比重要,用雪中送炭都不足以形容,简直就是千钧一发之际的救命宝物。地下仓库里面,不仅有多得吓人的粮食,堆积成山的钱财,还有无数兵器铠甲,珍宝绢帛。因为存入仓库的年限不长,保存的方式又十分得当,这其中十有八九还能够使用。
刘协就像是一个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人,突然就阔了起来。利用这些上天的恩赐,刘协大大整修了长安、洛阳一带的城池,极大巩固了这片地区的防御。
以他名义招揽的禁卫军规模也一扩再扩,竟然达到了一万多人。这一万多人都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队,而不是随便哪一个地方豪强,聚集起来的零散部队。还有那些成堆成堆的粮食,更是大大解决了,这一带百姓暂时的口粮问题。也就能够让刘协,更加放手去招揽四方流民,极大扩展自己屯田的规模。
经此一役,刘协这才算是在长安、洛阳一带站稳了脚跟,能够在被各路军阀们反复蹂|躏又抛弃的地区发展起来。
关中一带和河洛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关中自古就是四塞之地,四面都被群山险峰包围,只有少数的关口能够进入。大河、渭河等多条河流遍布关中平原,使得关中平原成为极利于耕作的区域,比蜀中更早被称为天府之地。
河洛地区是天下的中心地区,是沟通四方的必经之途。有了这两个地方,刘协就有了基本盘,当年秦国和汉高祖就是从关中之地东向以争天下。进可以纵横天下,退可以固守关中。
刘协这一堪称飞跃式的发展,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知道富裕只是一时的,这些东西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如果没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到时候这些扩充出来的士兵和百姓,就会成为他最大的负担,让他难以前行。
因此,刘协完全没有派兵出去攻打哪一方的意思。他仍旧本着劝课农桑,囤积粮食,发展经济,巩固城防,充实兵力,训练士兵的基本原则。一心推广屯田制,不搞对外扩张。
刘协的这一行为,传到割据地方的诸侯耳中,也就成了他胸无大志只知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最大证据了。袁绍等人甚至把他和刘表相提并论,认为他是黄口小儿,不足为虑。
而曹操就不那么看,他对刘协的崛起有很大的警觉。自从被吕布打败之后,曹操和吕布之间又多有战争,各有胜负。由于宋辞的剧透,刘协那边对吕布多有暗中帮助,吕布也逐渐在兖州站稳了脚跟。曹操眼见兖州暂时不可图,也就向东发展攻打徐州。
徐州牧陶谦虽然抓住了曹操的父亲兄弟,但他畏惧曹操的势头,不敢把事做绝,没有伤害他的父兄。而陶谦本人则因为身体原因,一病不起,就此病故。
曹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徐州本地势力最大的陈登家族里应外合,夺取了徐州,打跑了陶谦指定接手徐州的刘备。
在徐州扎根之后,曹操这才有功夫来思考刘协的问题。如今看来,刘协已经不能被他控制在手中了。不仅如此,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朝廷即便不能收复天下,也会在关中一带长期发展下去。如此一来,对他多有不利。
再者,吕布与洛阳的朝廷多有勾结,吕布本人又没有多大的谋略。若他被说服恢复洛阳朝廷,中央的势力恐怕又会扩大很多。到时候,身在兖州之东的自己,就会有倾覆的危险。形势险峻,如今之际,只有联合向来不遵天子的袁绍,借助他的力量来对付洛阳或者吕布。
只有落魄的天子,才是好天子。
哪怕落魄以后会被袁绍掌控,他曹操也有把握从袁绍手里抢过来。若放任他一味坐大,到时候天高任鸟跃。他再想有所作为,也无可奈何了。于是曹操暗中联络袁绍,想要一起出兵对付吕布。当然这是表面上的话,暗地里曹操是想借攻打吕布之名,行对付朝廷之实。
要知道,现如今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之地,是诸侯之中实力最强的一家。更关键的是,他掌控的地区,离洛阳一带最近。若他肯出兵,趁洛阳根基未稳,成功大有把握。
书信到了袁绍那里,袁绍立刻就心动了。他早就想把天子弄到自己手里面来揉搓了,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现如今他已经把公孙瓒修理得差不多了,正好出兵迎奉天子。
这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城里,刘协的耳中。商议对策之间,正在说话的宋辞忽然毫无预兆地晕倒了,这可吓坏了一旁的刘协和荀彧。
第84章 兵不血刃
宋辞意外昏倒, 着实让刘协和荀彧吓了一跳。刘协立刻找大夫来给宋辞诊治,然而洛阳城里面所有有医术的人都来过了,也没看出什么毛病。刘协急得不得了, 又无可奈何,只能干着急。
宋辞昏迷了一天之后, 才慢慢醒过来。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眼前突然一黑就失去了意识。再醒过来的时候, 人已经躺着了。见她醒过来,守在一旁的人立刻去禀告。
刘协很快就来了, 她脸上充满了焦急和喜悦的神色。宋辞回想了一会儿, 又伸手给自己把脉。看了半天, 她也没看出什么苗头。这事的确很奇怪,这副身体向来十分健康。宋辞来这里那么久,虽然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却从来没有什么病痛,连风寒感冒都没有, 这可比西施的身体要健康得多了。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出现这样的情况?
反复检查之后,仍然没有什么线索。宋辞也就以为自己只是劳累过度,身体自动发出了警示, 要让她好好休息。休息了几日过后, 宋辞也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继续努力着。
现在可不是悠哉悠哉的时候。袁绍现在可是北方霸主, 他占据的四州之地,土地十分广阔,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区域。这也是诸侯之中,偏偏袁绍实力最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