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很神奇,那位自称是先帝与王美人之女的女子,竟然长得和先帝十分相像。若她身为男子,恐怕就连常年侍奉先帝的近臣,也无法分辨二人长相的差别。
除此之外,那女子还声称手中握有,更始帝刘玄留下的宝藏藏宝图。那宝藏中藏有金银珠宝无数,还有万千兵士和武器。只要找到宝藏所在,就可以以此得天下。
一时之间,大德仙姑声势轰轰烈烈,响震寰宇。
当然,这些消息也在鄄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时间城内议论纷纷,人心思动。刚刚平息谣言的曹操,只能又派人来听取他诸位智囊的意见。
与上次不同,这一次关于大的仙姑声称的宝藏,诸位文臣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有的对此嗤之以鼻,连半个字都不相信。有的觉得空穴来风,非是无因。还有的因为曾在长安任职,也曾听闻一些关于更始帝刘玄的旧事,也就对此信了一两分。
到了郭嘉那里,他也对宝藏的事情持保留意见,似乎也有些倾向于相信。
至于宋辞,她的心情就很复杂。那个所谓的大德仙姑要搞风搞雨,她是没什么意见的。只是她这种搞法,很容易牵连无辜,这就让她不敢苟同。
当然这些想法宋辞都憋在心中,没有对谁说。毕竟要守天下的不是她,要争天下的也不是她。她只是个旁观者,在很多事情上即便知道什么,也只有保持沉默,才能保全自己。
现如今汉中那里,闹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宋辞的南下益州计划也受到了牵连。她想去益州就必须经过汉中,不然的话就得从荆州那里绕过汉中。汉中和荆州这两个地方如今都去不得。
宋辞实在是很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这么倒霉。一想要做点什么,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如今这种情况,也只好考虑一下去江东一带了。毕竟那里被孙家父子占据之后,也算得上是比较太平的地方。虽然现在孙策还没有完全拿下江东,江东那里山贼盗匪也很多,甚至还有海贼。不过宋辞现在也别无选择了。
郭嘉看出了宋辞心事重重,也猜出了她心中所想,就问道:“姑娘是否想要去江东?”
听到郭嘉的问题,宋辞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宋姑娘之前想去益州。如今汉中叛乱四起,益州自然去不成了。姑娘又不愿意去荆州,北方诸地亦不是姑娘久留之所。除此之外,南方只剩下扬州。扬州大部分如今已被袁术占据,姑娘恐不愿意在他管辖之地。剩下的也只有江东了。”
“好吧,就是这样的。我只是想找个地方住而已,没想到也这么难。”
“嘉有一计,可为姑娘解忧。”
“兖州以东便是徐州地界,徐州正在陶谦治下。陶谦其人虽无大志,亦不失为治理一方之人。如今徐州较为安定,道路畅通。姑娘可向东到徐州地界,经由海路南下,可快速到达广陵一带。姑娘切记,徐州乃用兵之地,切不可久留。”
一听郭嘉提起徐州,宋辞立刻想起一件事来。
曹操他父亲曹嵩,现在正在徐州的琅琊郡避难。曹操在兖州站稳脚跟后,派人去接他父亲过来,谁料到他父亲在徐州地界被人杀害。曹操以此为借口攻打徐州,反反复复打了好几次。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拿下徐州之后,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屠城。
史书上对此的描写是曹操的军队杀得当地鸡犬不宁,尸体多得堆积在泗水,连泗水都被堵塞了。
想起这件事情,宋辞就遍体生寒。曹操攻打徐州,当然不只是为了给他父亲报仇,更多的是要抢占徐州这块地盘。但是他多次下令屠城,没有泄愤的想法,恐怕说不过去。
按照时间,曹操的父亲被害应该已经不远了。
第65章 阿姐
汉末割据一方的众多诸侯当中, 许多都有过屠城的记录。曹操和他手下屠城的记录,甚至达到了十几次之多。在曹刘孙三家中,只有刘备和他的手下从来没有这种记录。单凭这一点, 就足以让宋辞对刘备一系的人马好感倍增。
毕竟宋辞可没办法,站在所谓上层的立场上去分析屠城的战略意义。不管在什么时候, 她都自认为是一个平民百姓, 而不是什么上层阶级。想起了这个问题, 宋辞就在思考该如何一劳永逸,让这些屠城成风的各路诸侯断绝这种策略。
拼死进谏、以理服人之类的自然是行不通的。宋辞不可能揪着每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去跟他们分析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想来想去, 宋辞只能又回制造预言的老路上。毕竟这一招百试不爽, 只要使用得当,总有人会相信。宋辞不会在曹操的地盘下这么高,毕竟他手底下聪明人太多。如果在这么近的地方,搞这些小动作的话,十有八九会被人看穿。
经过慎重思考后, 宋辞觉得最合适,制造这类预言的地方还是一国的首都。毕竟那个地方是谣言最多、受众最广的地方。当年长安城里面,关于董卓“千里草, 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的预言就流传的很广, 也被人们广泛相信。
再者,宋辞毕竟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对长安城比较了解。而且现在那里也没有强有力的诸侯控制,要搞事情也比较容易。
打定主意后,宋辞就决定此间事了, 再回一趟长安城。
很快,曹操这里也有了大的动作,算起来也不是他要主动搞事的。曹操这里久无动静,引起了多方诸侯的关注。袁术和吕布两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就合谋起来要来攻打曹操。没多久,曹操也收到了消息。
此时,他的心腹谋臣武将们,已经在鄄城里面隔离了二十来天。自古言兵贵神速,战势瞬息百变。曹操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就命令其中一直没有患疫病迹象的那一部分,跟他一起率军出征,去对付袁术和吕布的大军。
曹昂、荀彧、荀攸和郭嘉等人则留守鄄城。
此时郭嘉的病情已经大大好转,曹昂和荀攸两人因为长期与患疫病的病人接触,仍然在隔离当中。曹操就把鄄城里面的事情全部交托给荀彧。
自鄄城发生瘟疫以来,曹操本人,连带着荀彧等一些人,都没有前来探视过。就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曹营内部的基本运转,不至于倒了一大批手下之后,维持不了最基本的运作。
曹操离开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妻儿都没有见过一面。他只是远远地站在高处,朝他们所在的地方看了许久。
曹操的妻儿当中,最倒霉的就是之前宋辞曾经给他治病的那一个。宋辞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曹丕。大概是因为大病初愈,他的身体抵抗力很弱,到了鄄城不久后就染上了瘟疫。他的母亲卞氏为了照顾他,日夜不离开他身边,也染上了疫病。
这可把宋辞搞得焦头烂额。毕竟曹丕的年纪太小,如果还是用大黄之类的虎狼之药给他治病。恐怕还没治好,就已经把他送走了。宋辞是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反复斟酌之后才敢给他用药。这才保住了将来的魏文帝一命。曹操离开的时候,曹丕的情况也已经逐渐好转,不过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修养。
那群没有被感染的手下被曹操带走以后,剩下来的都是已经染上疫病,正在接受治疗的人。那群没病的人走了以后,宋辞的工作就轻松了很多。她每天需要诊查的人的量大大减少,那些被她诊查的人都十分配合。再没有之前那种需要斗智斗勇,才能继续进行下去的情况来。这可让宋辞省了很多心,心情也变得愉快很多。
就连小小年纪正在生病的曹丕,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宋辞心情的变化。他看着仍然蒙着面巾,似乎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的宋辞问道:“宋姐姐,你很高兴吗?”
听到他这样问,宋辞有些诧异,不由问道:“我表现得很明显吗?”
一旁的卞氏接口道:“不只是阿丕,连我也觉得,宋姑娘这几日心情很好。”
“每天要看的人少了很多,我当然高兴了。”
“宋姑娘,请问阿丕要痊愈,还需多长时间?”
“放心吧,再有个十来日,这里的人基本都能好了,连文姬也差不多了。”
“多谢宋姑娘,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要不是你,阿丕可就没救了。”
“别这么说,我也只是尽力而为,能够得救是大家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