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苔原时代(84)

***

“诶,哥,我第一次感受到,农村人真是有创意!”程昱铭和着淤泥,忍不住跟徐中磊感慨。

“怎么?”

程昱铭:“村里现在都不流行找铁叔烧砖盖房了,人家换了一种思路。”

徐中磊:“什么鬼?干啥了?”

程昱铭:“人家找铁叔烧那种很深、广口的大陶盆,下面带很多洞,用来种菜。说是比砖做的大棚好,实惠!能搬出去晒太阳,也能在屋子里烧火炕。”

徐中磊脑子里画出一个高大的陶盆,总感觉这东西应该能有很多玩法。他放下手里的砖块,一拍大腿:“哎呦,这还真是好东西!”

他早就开始愁自己五百颗大白菜该收哪,地窖容量有限,还要放土豆,这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嘛!盆和缸反正也差不多,做东北酸菜,装在大缸里就完美了!

“赶紧干活啊小程,等这屋子建好了,咱们就出去挖高岭土。找铁叔烧它个二三十个大缸子,到时候全部摆在围墙下边,就叫什么?东北传统农居!”

徐中磊自顾自又做好了规划,留下程昱铭一脸懵逼。

这又是有什么新想法了?程昱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发,小心翼翼地问:

“哥,挖土我没意见,咱们还不缺菜吃吧?”

徐中磊一副“我怎么认识了这么个智障一点都跟不上我的节奏”的那种,一言难尽又只能容忍的表情看着他,恨铁不成钢地解释道:

“大盆啊,再做深一点再做园一点,不就是一个完美的酸菜缸了嘛,你的思维要再开阔一点,除了村里能做的种菜、种土豆,你再想想,啊?腌酸菜、做大酱、酿酱油,咱们菜园子那几百颗大白菜不久有去处了?嚱!”

徐中磊结尾的语气词,充分表达了他的无奈。

程昱铭要被这人理所应当的推理气笑了:

有哪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一眼看到大缸就想到要腌酸菜的?在他家从来都不会自己腌制食品的,好吗?!广安就是最冷的天气也有十度,完全不会有冬季需要囤货的烦恼,好吗?!

他想三百八十度吐槽回去,让大哥为自己那不屑的语气付出代价。

但是程昱铭很快心理就平静了。

他转念一合计:是你先骂我的,对吧?那我晚上再过分一点,也没有问题了,是吧?

这边占下风,那边补回来了,这波不亏。

做攻的人就应该大度,大气!

他不别扭了,转而殷勤地问:“哥,晚上你还想吃春笋吗?”

徐中磊丝毫没有感受到,正在后面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内心是如何暗流涌动,波澜壮阔。

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点菜:“晚上不想吃笋了,想吃蕨菜,凉拌蒲公英、苦苦丁,芥菜,还有猪肉、红烧肉、牛肉、扒鸡、肯德鸡……想吃肉了。”

程昱铭笑得非常宠溺,他回道:

“肉早就没有了,冰箱都空了。哪里有猪肉?除非我割肉给你吃。倒是除了肉,咱们都能吃,还不用上山去摘了,刘姐送了一篮子过来,我们今天晚上吃凉拌野菜。”

徐中磊楞了,这事不妥,大大不妥,他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严肃地说:

“怎么能要人家的东西?现在外面还长了些野菜,刘姐他们都是靠吃这些东西来省几口粮食,这样,等天黑了我给人家送点大米过去,他们一家不容易,不太好占人家的便宜。尤其是现在,喊志平哥过来帮忙看房子也就算了,不能拿人家的粮食……”

程昱铭翻了个大白眼,道:“你以为我傻?用布包了点米送人家手上了,放心。”

刘姐截了半条腿,但是她闲不住,最近就拄着一副用铁丝固定在手上的拐杖,村里、山上四处跑。

她家小女儿茵茵就抱着一板凳跟着,她妈要采野菜了,要挖土了。就让刘姐坐着,茵茵也会帮忙去采野菜,母女俩忙了一整天,收获还不错,也送了一篮子到徐中磊家里来。

程昱铭出门的时候就看见母女俩在公路边上,采野菜,挖凉茶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刘姐过来送野菜的时候,程昱铭也没想拒绝,而是反送了半篮子大米塞到刘姐手上。

真以为他程昱铭不行呢,好歹他也是混过体制的人好嘛,程昱铭决定往自己的小本本上又记上徐中磊一笔,慢慢还!

春天的农村,万物兴盛,野菜不嫌少,春笋尤其多。

他家围墙隔壁就是一大片竹林,现在各式冒尖的小笋都从地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笋衣,白胖胖的笋身,那简直就是难言的诱惑,徐中磊和程昱铭两人空了小半天的时间,扛着锄头从东到西,好好搜刮了一遍小竹林的嫩笋,大大小小装满了两个大箩筐。

新鲜的笋怕变质,没有剥皮,放在烧炕的锅炉房里等着人吃。大多数鲜笋都已经处理得干净利落,过了一边热水之后,变得发黄,程昱铭一缕一缕撕开笋肉,满满地晒在三个竹筛子上。

他们俩在砌房子的时候,小风不时就拂来一股半干的笋肉味,这味道不算好闻,但闻着就觉得口舌生津。

笋汤、炒鲜笋、卤笋、春笋炒鸡蛋、辣拌小笋……或做主菜,或者当作王刚牌火锅底料麻辣烫的配菜,这几天徐中磊都吃了个遍,各式做法都快掏空了程昱铭……

不管程昱铭怎么绞尽脑汁,把厨房里的十几种调味料玩出花来,反正建房子的时候,每一餐两人都很满意,连肉类奇缺,都再不是一件让人暴躁的事情。

***

“看见没爱妃,这就是朕,为咱们俩开出来的江山!”程昱铭张开双手,做抬头仰脖状,气势恢宏地大喊道。

“你可拉倒吧,把赶紧去把菜窖里边烧上火,咱们一会给它抹上石灰,搭上木架子。”徐中磊冷酷地指了指柴房的大门,示意他赶紧干活去。

徐中磊也是惊讶于两人实在动作迅速,这么半个月的时间,就又盖好了一间菜屋。

鉴于三月份的那几场大雪,来势汹汹,隔天蔽日,扫雪实在是让人心神俱疲,为了不自找麻烦,徐中磊特意为这次的菜屋设计了一个尖锐到夸张的屋顶,侧面实测,开角六十度。屋顶比屋子本体还要高。

为了避免他的新菜屋头重脚轻,风一吹就倒,徐中磊又在屋檐两侧,多加了两根横梁。

顺着那两根多家的横梁往下砌,屋檐就变得稍微长了亿点点,离地面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

徐中磊凭借自己的专业本能对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非常满意,这样的快贴到地面上的屋檐能够给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雪的阻力,安全程度加百分百!

就是最后做出来的样子,总让徐中磊觉得有点熟悉……像什么呢?

程昱铭也觉得自己的新房子有点眼熟,他前后左右上下,来回走了一圈,不确定地拉着徐中磊问:

“哥,你记不记得我们初中历史书上有一张图片,叫什么……河姆渡文化房屋复原图,对,就是矮矮胖胖的稻草房子!河姆渡人住的屋子,哎呦卧槽,跟这房子一!模!一!样!”

徐中磊还没来得及仔细想想程昱铭说这话一意思,人家已经吹起了彩虹皮:

“哥,你的脑子简直了,太聪明了,这房子返璞归真,承前启后啊!我都不知道,我有一天还能见到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再现,绝了!”

徐中磊回过味来了,“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再现”就再现了一个原始社会的草房子?他学了这么多年,敢情一点都没进脑子是吧?滚你丫的,骂人不带脏字也还是骂人!

第81章 孩子的名字 感受:[刺皮树]

“看见你家面前那树林子没?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怎么咱们村里人就盯着那一座小山薅?我是真的想不通了。”

徐中磊家里的河姆渡小屋刚刚建成,刘姐就拉着茵茵来串门了,端起一杯茶, 话匣子就打开了。刘姐头一嘴抱怨的就是村里现在愈发热情高涨的伐木活动。

徐中磊和程昱铭对视了一眼, 都不知道该说点啥, 这件事他们也是受害者。

今天早上徐中磊撕掉了公历七月三号的日历,但是, 现在气温才也不过一十八度, 要知道往常现在至少就有40度, 太阳会火辣辣地照着, 人只穿一条裤衩子都会热得睡不着, 但是现在?全村人都穿着长袖长裤,偶尔还能来一次降温,晚上冻得人瑟瑟发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