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些玻璃从哪里来的?”
“说起来,这些玻璃确实来得不容易,那玻璃厂里咱们这有五六十里吧,还是郑哥带着人从厂里仓库扒拉出来,又冒着大雪一趟一趟搬回来的,路上不少人都冻伤腿,累得够呛。但是暖房一建,至少咱山庄几百号人青菜就有得吃,不至于苦兮兮地拉不出屎——”
第117章 弘瑞山庄(二) 吴疾和郑略
能冒着大雪去几十里地外玻璃厂挖玻璃, 郑哥是个有魄力的人。
“你们这地方真不错,精气神都支楞起来的,领导有能力啊——”徐中磊有意无意感慨, 说得魏莱心花怒放, 讲解又热情不少。
看见一排整齐的小房子, 说是员工宿舍,像高中宿舍一样的六人间, 魏莱本人也住在里边。
路过办事处二层楼高的办公室, 魏莱直接略过。拉住路上认识的人, 问吴哥在哪。
“养猪场那边。”
于是一行人就直接找吴疾去了。
原来魏莱张口就是“郑哥”, 徐中磊还以为郑哥已经夺权, 但是现在又听着感觉吴疾地位也高,默默推翻之前的结论。
弘瑞山庄原先是弘瑞集团投资建造的高端休闲山庄——高端农家乐,高端的农家乐自然要提供高端的食材, 加上主打自然食材无添加之内的卖点,所以顺便建了好几个牲畜养殖场, 养猪场因为味道比较大,悄摸地建在山后。
一行人走进山后, 看见在原养猪场遗址上,分散站立几个男人, 站在最中间的瘦高的年轻男人,拿着一个本子在写写画画。
徐中磊一眼就能认出来, 吴疾。
气质、穿着和别人太不一样。
在一群高中生里,吴疾算得上小帅哥。现在十多年过去, 长成高高瘦瘦的大帅哥,五官还是原来的底子,不过长开了一些。
吴疾也看到他们, 收起本子走过来挑眉:“啥事,都找到这?”眼睛看着他们俩。
程昱铭抢先和吴疾握手:“自我介绍一下,程昱铭,徐中磊。我们是从南边县城过来的。你这是要建养猪场?”
“是,现在猪都养在温室里边,味道太大。那边地方不够,湿度又太高了,母猪都不生崽子……”吴疾随口解释,突然脑子灵光一闪,“徐中磊,学霸!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你还活着!”
吴疾之前确实都不咋叫徐中磊全名的,就喊“学霸”。
日常交流:学霸,英语卷子写完没,借我抄一抄?
“还活着呢。”
两人快快乐乐地撞了下肩膀。
话匣子一开,话题就拉不住,吴疾拉着徐中磊站在石头上指点养猪大业。
“地震的时候这些猪皮糙肉厚的,活下来不少。我们过来的时候,一个一个都在山里刨食。哎呦喂,虽然活着不少,但都瘦得皮包骨头,可心疼死我。一建温室,除了住人,我就净伺候这些猪,现在天气好,母猪都发、情了,可惜没煽的公猪太难找。”
“等公猪找来,母猪怀崽,一胎就能生十几只小猪,猪儿子生猪孙子,猪孙子又生儿子,猪肉自由,指日可待!”
“所以魏莱,你们找到公猪没有?”
魏莱:“大白猪没找着,找到几头黑色花猪,都还小,拉回来关在温室里。郑哥让我来和你说一声,他再找找,看能不能找着成年的。”
吴疾:“走,瞅瞅去!”领着徐中磊往温室走。
虽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品种,不过聊胜于无,是公的就不错了。
养猪的温室不远,特征十分明显,搁着几十米,一股刺鼻的猪臭就扑面而来。
徐中磊和程昱铭憋气跟着往里走,这个温室比较小,用砖块垒出小块小块隔间,大大小小的白猪蹲在里边,稀里哗啦发出猪叫。
吴疾介绍:“山庄里原先养的都是宁乡花猪,特地找人从宁乡买的种猪。这猪口感好,肉香浓郁没腥味,咋做都好吃。就是长得太慢了,还要有专门的地方给它们玩,所以后来又养了些大白猪,不挑食,对住的地方要求也不高,长得快出肉还多。”
“地震之后,这些宁乡花猪都跑了,大白猪留山庄里没跑。所以我手上的猪都是大白猪。魏莱这次找到的猪就是宁乡花猪,宁乡花猪有些小公猪没煽,被他们捆回来了。”
靠近大门猪圈里,果然蹲着两只花色发黑的猪,不停地撞栏杆,脾气暴躁的样子。
徐中磊跟着吴疾往里走,剩下的都是花色发白的大白猪。
猪圈里,大猪和小猪是分开住的,几头老母猪占据最大的房间。刚好,一头老母猪扒在另一头身上哼哼,做出爬跨动作。
……
吴疾捂脸叹口气:“母猪和母猪爬个什么劲!要是能找着大公猪就好了。”
徐中磊目不转晴看着排骨、红烧肉、小酥肉、扣肉们,咽下口水,提出一个折磨自己很久的问题:
“你咋怎么还懂这些东西?你大学不应该学点金融政治吗?”
徐中磊自诩博览群书,刷过学习过的视频不少,但《母猪的产后护理》实在属于知识盲区,这小富二代咋就这么懂?
吴疾咳嗽两声,不好意思:“可别提!大学确实学的国贸,但是研究生脑子抽抽了,读的养殖方向。跨界跨得太大,扯着蛋,差点都没毕业……”
不学金融学养猪???不是很懂你们富二代。
吴疾:我的叛逆期来得太晚。
*
有朋自远方来,吴疾喜滋滋地拉着徐中磊到处逛,弘瑞山庄五六百人,规模比徐家老屋大二十倍还多,管理难度比徐家老屋难几百倍。现在看着几百人衣食住行都井井有条,路过还有婴孩孕妇,其中的弯弯绕绕够两人好好学习了。
不过吴疾看着没有什么城府,平时也只参与一些实务,徐中磊和程昱铭越发想和传说中的“郑哥”见上一面。
郑略被吴疾支使去找大公猪,因为吴疾最近总叨叨着,母猪都发、情期了,种猪还没有,那就是在浪费整整一年生崽时间,距离山庄人能吃上肉又晚了一年……
他找到一些没煽过的小公猪,差人送回去,自己又带着人,往西边走得更远一些,想去找找村子里的养猪场。
吴疾说过,省城附近农村里养殖场规模很大,一般都会留下两三头公猪,专门配种。偶尔这些公猪还会外派,帮助其他“独守空闺”的母猪们。
直到来弘瑞山庄的三天之后,徐中磊和程昱铭才在食堂和郑略聊上了。
——实事求是说,是郑略专门找过来的。
郑略:“你好,都是吴疾的朋友,招待不周,二位来这么久了也没见过,请二位吃个饭吧。”
明明郑略年纪也不大,但是说话就是好听,他身形挺拔笔直,像一棵挺拔的柏树,难怪是被吴疾他爹吴章三看中的人。
吴疾提过,郑略经管出身,在弘瑞集团干了两年之后,青云直上,直接就被吴章三提拔到大秘的位置。吴疾和他爹闹着学养殖专业那段时间,吴章三甚至有直接让郑略作为职业经理人,接管弘瑞集团的想法。
可把吴疾气得不轻。
食堂后边,专门有用来待客的房间,徐中磊和程昱铭入座之后,郑略又出去,叫食堂师傅炒几个菜过来。
郑略晾了两人五分钟,这才缓缓入座。
郑略笑着开口,:“听吴疾说,石头你高中成绩不错啊,后来一直在广安?那时候我还想把弘瑞开到广安来,要是早有缘分,肯定能和您家母亲合作合作。不过我很好奇,你怎么想回老家,广安那么大的城市都留不住你么?”
徐中磊:“广安大是大,但我就是个996打工人,和我有什么关系。我那时候加班加得猝死住院,后来又跟老东家闹得很大,闹离职时,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觉得城里闹哄哄的没意思,我索性就直接回老家了。”
郑略:“原来如此……设计行业我也听说过,日子确实难过,你说得对,身体健康最重要。小程你警、察啊,广安是不是很难考进去?大老远的,来咱们这干嘛呢。”
程昱铭:“倒也没有,我警校来着,一毕业就进去了。郑哥,弘瑞山庄这些工分,考勤、分房制度啥的,都是你想出来的?管理还学这些吗?”
程昱铭听出来郑略的试探,索性直接回问。“问话”这活他干得专业,不代表他就喜欢被别人问。
郑略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学不学的,都懂一些。”他随口闲聊,“听说,中粮大楼那边打算搬过来,搬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