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着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过好几声,终于被人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好听的女声用俄语说道:“Алло?”喂?
华岚轻声说:“小雪,是我。”
她走到阳台栏杆边,靠着栏杆抬头看夜空。
她和闻雪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和中学当了好几年的同桌,关系一直挺好。小时候闻雪她弟弟还喜欢跟着她到处跑,闻雪性子跳脱,总是顾不上弟弟,华岚还总是帮着照顾闻鸿。直到后来闻雪去俄罗斯留学学芭蕾,她和闻鸿也各自有了事业学业,他们三个人才慢慢渐行渐远。
她记得闻雪她爸爸一直对她很好,总把她当成是另一个女儿照顾。
就连当年她和南一勤也是她爸爸给介绍的。
她笑了笑,柔声说:“我见到你女儿了,很漂亮懂事的小姑娘。”
其实,在南川第一次跟她提起闻遥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了。后面又拐弯抹角地打听了她住在哪,朝阳巷闻家,算一算年龄,除了闻雪的女儿,不可能还有别人了。
老实说,她自己也挺惊讶的。
没想到他们两家之间还有这样的缘分。
不可思议。
电话那头,女声顿了很久才慢慢问道:“她……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跟我家的臭小子处对象呢,大的那个,他小时候你以前抱过的。”华岚说着,又忍不住有些俏皮地笑道,“当年你爸总说想让我嫁进你家,还说什么你哥你弟弟我随便挑,结果我千挑万选挑中了个南一勤,他老人家还老大不愿意。现在好了,现在你家女儿要嫁进我家了。”
“小雪,咱们注定得是一家人啊。”
第82章 Chapter 82 中国站。
闻遥万万没想到, 只是见个家长,居然还能挖出一连串的陈年秘辛。
她后来是找爸爸打听的。
闻鸿听她提及华岚,顿时就笑了。
“说起来, 她小时候还给你换过尿布。”
闻遥:“……啊?”
“是啊。”忆及当年,闻鸿忍不住多说了点, “那时候我不懂怎么带孩子, 光是换尿布和泡奶粉这两样就把我弄得焦头烂额的。幸好岚姐当时偶尔会过来, 真的帮了大忙。”
挂上电话,她从床上翻了个身。
偏头看着床头的小兔子安安静静地坐在枕头边上。
她伸手揉揉兔子脑袋, 忽然想起南川之前问的话。
——“所以呢?你打算怎么做?去找她吗?”
她不知道。
不知道该不该去, 更不知道去了能说什么。
她们之间仿佛除了那一层薄薄的血缘, 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
最早去俄罗斯的那几年,她其实常常就在想这个问题:要不要去见她?要不要走到她面前,告诉她,她的女儿已经这么大了?
然而这个问题她给不出答案。
不过这事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她决定将这件事暂时搁置。
因为大奖赛中国分站赛很快就要开始了。
……
今年中国分站赛是六站中的第四站。
在C市举办。
闻遥看过参赛选手名单,这一站里没有她熟悉的俄罗斯选手, 大多都是亚洲和北美选手。
除了宛如提前上演总决赛的俄罗斯分站赛,剩下五个分站赛上的选手实力总算能够看出大奖赛“防撞”机制的作用了。在俄罗斯分站赛上比较靠前的几名选手都均匀分布在剩下的几个分站赛里。
大乔第二站在美国,娜塔莎的第二站在芬兰, 日本老将松本美穗在日本, 加拿大选手凌颖儿则在加拿大。
这一次,伊万诺夫没来, 由威尔森教练和李启鹏陪着她和林静仪去C市参赛。
林静仪作为上个赛季世锦赛的第十名,她的世界排名不高,但是拿到了东道主的邀请名额,这一次的大奖赛她只参加中国分站赛这一站,虽然与总决赛无缘, 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比赛机会,至少能够为下个赛季挣到一些积分。
最重要的是,林静仪要磨炼自己的新节目,因此李启鹏给她在世锦赛之前排了非常密集的行程,除了国内的赛事之外,还给她报了不少国际的B级赛事。
林静仪这个赛季的两套节目,一套短节目《咏春》,一套自由滑《四季:夏》。
自由滑的选曲和编排风格延续了她自己一贯的表演风格,而《咏春》则是非常创新的一套节目,结合了现代舞与中国功夫的元素,完全颠覆了所有人印象中的花滑柔美的印象,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力量感。
今年教练组有意让她探索拓展更多的表演风格,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咏春》放到了短节目。
没准还能朝奖牌努努力。
李启鹏赛前功课做得很足,将对手近两个赛季的资料研究了一遍,圈出了两个比较有竞争力的对手。
一个是日本选手伊藤未来,一个是美国选手卡洛琳娜·卡梅尔。
只不过威尔森教练非常乐观:“这两个选手我知道,都是长期在北美训练的选手。”
他指了指伊藤未来:“这个选手心理素质不行,越到大的比赛越容易掉链子,特别是同一场如果有明显比她强的对手,她就容易崩。还有这个卡卡——”
很多人喜欢称呼卡洛琳娜·卡梅尔为卡卡。
她算是美国首席的花滑大将了,24岁,实力在安妮·贝尔之上,虽然没有四周跳,但凭借着稳定的发挥与强大的艺术表现力,也算是国际领奖台常客了。
然而威尔森教练非常笃定地说:“卡卡我也了解她,这个赛季体力明显有下滑趋势,高级连跳现在都不敢往后半段放,撑死了也就235分的水平。”
总而言之,威尔森预言这场比赛上对手的整体水平至少比她低15分。
“这样正好。”威尔森说,“正好让你练一练后外点冰四周跳,这次的自由滑跳跃配置先按我们练习时候安排的那种吧。”
威尔森对跳跃有种近乎狂热的痴迷,他在摸清楚闻遥的能力范围之后,帮她安排了她能够做到的所有分值最高的跳跃。
两个四周跳也都往后半段放。
这是非常大胆的安排。
因为到了后半段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在体力不足的情况下,身体的控制力显然会减弱,要做一个会技术要求极高的四周跳,非常容易出现失误。
就算是闻遥,上次比赛中也只敢将一个四周跳放在后半段,而且是刚进后半段就跳了。
改过起跳之后,目前她的4T还无法做到好的衔接,只能用基础步法滑入滑出。
闻遥不想将这种衔接和跳跃放进节目里,这显然不符合她的美学。好的跳跃必须要有好的衔接,否则在她这里就不算完整。在这一点上,她有自己的固执。
当时强行上4T,目标只是为了拉高BV;而这回既然没有非四周不可的必要,她觉得不如暂时拿下4T。
闻遥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威尔森不太开心,他觉得闻遥既然已经有这个能力,当然可以在比赛中拿出来。
从A市到C市一路上,他都在极力劝说闻遥拼一把。
闻遥有点头疼。又不能干脆直接地拒绝威尔森,只好将他推给伊万诺夫:“你要是能说服我的老师,我就上两个四周跳。”
“小事一桩!”威尔森信心满满地接过手机给伊万诺夫打了电话,然后开始了跟伊万诺夫长达二十分钟鸡同鸭讲的辩论。
闻遥知道伊万诺夫的英语说得不咋地,一开始看见威尔森滔滔不绝地用英语说了半天,她还觉得非常神奇,心想他们居然真能沟通起来。
两个人一个母语是俄语,一个母语是英语。按理来说不可能聊得这么顺畅啊。
果然,过了没几分钟,她就听见威尔森声调越来越高,然后飙出了一段蹩脚的俄语,坑坑巴巴地吼道:“Непритворяйся…… чтонепонимаешь!мальчик!”你不要装听不懂!臭小子!
把他五毛钱的俄语都气出来了。
又过了几分钟。
“Damn you!Ivanov!I don\'t speak Chinese! ”靠!伊万诺夫!我不会说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