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教练乐呵呵地接口:“是吗?指给我看看,哪个是你男朋友?”
说话间,场上比赛已经开始了。
闻遥指了指从一开始就抢占先机,占据了有利位置的深蓝色身影:“就第一个那人,蓝衣服的。”
钟教练跟着看过去,只看了一眼就赞道:“哦哟,这个爆发力不错嘛。”
只不过,这种领先滑行战术在长距离比赛中并不讨好,虽然说抢占领先位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对手的速度,但是对自身的体力和精力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钟教练心中正想叹一声可惜,年轻人还是略冲动了点。
随即就看见下一秒,体大的红衣男生就准备趁机超越,在快要超越南川成功抢位的瞬间忽然变速,想要牵制住南川的滑行。
罗耀洲眼尖,骂道:“这么多小动作,真不要脸!”
然而这个时候南川仿佛早有预料,在他抢位的前一瞬忽然提速,猛地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高爆发带来的滑速仿佛能带起道道残影。
一圈一圈呼啸而过。
南川拉开一段距离之后直接跟上了队伍最后的一名队员。那也是一名A大的选手,这名队员似乎早就知道南川会追上来,直接让位让他超过。南川与后头的其他选手,直接拉开了一圈的距离。南川向后打了个手势,这名队友立刻心领神会,尾随滑行跟上了他。
短道速滑场上规则,任何选手一旦被扣圈,就必须移到外道,并且不得干扰超越选手的滑跑,干扰违规将导致黄牌或红牌的判罚。
钟教练眼前微微一亮,忍不住点头说:“很成功的扣圈战术,这一局初赛A大已经赢了。”
他笑着看了闻遥一眼:“你男朋友有点意思啊。”
闻遥托腮笑了笑。
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孩子被老师夸奖了的家长,简直比自己被夸了还高兴,骄傲得不行。
她想了想,戳了戳旁边的罗耀洲,笑说:“你现在觉得川哥有多少把握?”
罗耀洲早就看傻了。
平日里练习真的没看出来南川居然留了这么一手。
刚才开场那一顿操作,直接爆发领先,到后来的找时机拉开距离扣圈,动作熟练得就像是早就做过无数遍,身经百战的国际名将了。
罗耀洲随即看了一眼不远处忽然交头接耳的其他三所学校的队员和教练们,心情有点复杂,虽然他一直挺佩服南川的,但是他总觉得今天还是凶多吉少:“但是……你看看那边,接下来川哥恐怕会被他们盯死了,半决赛估计会很麻烦。”
第66章 Chapter 66 交锋。
整个场馆里加油呼喊声震天, 那气势简直比花滑赛场上要热烈多了。
闻遥一开始还有点吃惊,她也是第一次这么亲临现场看短道比赛,不过也正是因为来到了现场, 她才能体会到短道速滑那种与花滑比赛全然不同的魅力。
如果说花滑是一种让人带着欣赏的心情去观赏的表演,那么短道速滑就是一场让人忍不住全神贯注投身其中的竞技。场上交锋激烈, 一不小心就容易错过精彩的瞬间。
第一组的初赛结束, 第二组选手上场。
南川走下冰场, 接过徐烈递过来的毛巾擦了下汗。
徐烈拍拍他后背说:“表现不错,接下来继续保持。这组孙彬没能晋级, 等着第二组胡浩然要能顺利晋级, 让他跟你在半决赛打配合。”
初赛一般是六进三, 他们这一组两个体大选手,两个体院选手,还有两个就是A大的他和孙彬。孙彬的实力本来在他们之中就排在最末,即使南川后来利用扣圈战术的优势在孙彬面前领滑,也没能帮他将局势逆转, 最后孙彬的成绩是组内第四,无缘半决赛。
相对来说,第二组的胡浩然要强上一点, 在南川来短道队之前, 算是他们1500米项目最强的一个。之前训练的时候,胡浩然也是跟南川配合最好的一个。
南川点了下头。
徐烈又去给胡浩然提点鼓励了几句。
……
罗耀洲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南川在初赛越是出彩, 就越容易引起其他学校教练的忌惮。
短道速滑的赛场上,如果想要刻意去针对、盯死一个人,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此时几名体大和体院教练的脸色都有点沉。倒说不上是难看,他们只是没有想到A大今年居然会有这样的苗子。身体条件好,技术实力强, 甚至连战术都打得很灵活。
除了段家成外,其他几个人都在想:这样的苗子他们之前怎么就没发现?A大到底是从哪儿挖出来的?一点风声都没透,保密工作够可以的啊!
而段家成则有些阴沉着脸。
南川的表现的确超出了他的预估,也打翻了他的印象。他觉得南川这些年根本没撂下过短道的训练,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捡得回来?而且还能如此老练?徐烈就算是个金牌教练他也不可能眨眼间点石成金吧?
他不相信南川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恢复状态。
事实上,A大短道队的教练和队友们,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这几个月里几乎从未间断的高强度训练,如果没有看到他几乎每天都在不断提升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如果没有看到这些,他们也不会相信南川真的能做到。
记得一开始南川刚进短道队,徐烈安排他去滑1500米,还分出了不少时间单独对他进行训练的时候,其他队员多少是有点不满的,觉得一个半路出家的选手凭什么能得到教练的偏爱?特别是本来就是1500种子选手的胡浩然,一开始其实看南川很不爽,直到后来亲眼看着南川的实力不断提升,甚至凭着层出不穷的战术冲到前列,超越他的时候,他才逐渐开始佩服起南川来。
南川的确担得起徐教练的另眼相待。
徐烈对南川的表现也是惊喜的。
其实从一开始他跟南川约法三章的时候,说过他如果不能在新赛季开始达到能够上场的标准,那短道队就不能继续留他。当时他觉得,这个要求听着简单,其实很难。他甚至觉得南川很有可能是做不到的。
而达到这个标准,南川只用了一个月。
随后的时间他几乎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天都在向其他人证明他可以。
反正时至今日,A大短道队上下已经完全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
……
随后第二组的初赛,胡浩然有惊无险地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半决赛,第一组的三名晋级选手与第二组三名晋级选手共同争夺半决赛的三个晋级名额。
他下了场就直接走到南川身边,询问道:“川哥,接下来打算用什么战术?”
南川看了一下两组中进了半决赛的选手。
第一组里晋级的一个是他,一个是体大的,另一个是体院的。第二组里晋级的是两个体师大的,还有一个就是胡浩然了。
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除了体师大的教练,其他两所学校脸色都不太好看。
因为这个名单让体大和体院的两名种子选手在半决赛势必得单打独斗了。
体师大的教练们则脸上都挂上了仿佛提前拿到了决赛名额的微笑。
在他们看来,他们最强劲的两个对手已经输了一半,而跟他们一样拥有两名选手的A大选手实力又不过如此,两个人进半决赛不过就是侥幸,利用了其他三所学校轻视他们的“优势”出其不意罢了。半决赛上,他们再也不会占到半分便宜。
南川的视线一一扫过每个对手的脸。
“照旧吧,按训练的来。”
胡浩然定定地点了点头。
他们训练时的战术他们已经配合过无数次,应该也算是他们最有把握的战术了。他稍稍松了一口气,在南川身边坐下来,拿了瓶水小口的喝,一边闲聊道:“不知道国家队和京队的教练来了没有。川哥,你说咱们要是努努力,让国家队教练看到咱们身上的潜力,是不是也有可能被他们挑中啊?”
之前国家队一直有风声传出来,说国家队接下来打算扩招。
以前国家短道队的阵容基本也就是在25人上下,今年打算大幅度扩招,将队伍人数扩充到50人以上,还会吸收一部分人作为后备力量。国家队想补充新鲜血液,他们这些体育系的学生,年轻、有实力有潜力,自然就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