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这等东西,有时候真假难辨,他们早就已经过了听名声而识人的年纪了。
荀彧道:“我会静心在家读书,最近兄长莫让袁家的人上门。”
有言在先,表明自己并不愿意见到袁家的人,荀谌道:“文若,你是想恃才而傲。”
“我只想寻一个明公而已,将来一生与他同行,为大汉,为天下尽一份心罢了。袁绍此人,私利太重,更无远见,非我之明公。”荀彧一语定论,急得荀谌追问道:“是你说的不急于一时,可你分明已经做好决定。”
“那么就放一放,兄长不相信我,只管放一放来看看。”荀彧听出荀谌并不愿意承认的语气,倒是无妨,想看就继续看看,他确实应该静心看着,看天下的人,究竟哪一个值得他归附,让他应该倾心相护。
荀谌不知该松一口气还是不应该松一口气,荀攸道:“四叔,你太着急了。”
“好,你们都不急,不急便不急吧,只盼你们能耐心一些。”荀谌不好再咄咄逼人,毕竟荀彧和荀攸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他们都是有想法的人,就算他是亲人,亲兄弟,亲叔叔,并不代表他们的看法一致。
荀谌气得不轻,说到此那是心里有火都得攒着不能发出来了,走得干脆。
荀攸叹一口气道:“四叔急了吗?”
“为名声所累,阿兄只是急于证明自己,无妨。”荀彧清楚自己给自家兄长的压力很大,此时此刻,还是莫多言了。
荀攸摇摇头,显得无奈地道:“叔叔何时去看韩馥?眼下袁绍盯着我们太紧,若是太明目张胆的去,会令袁绍不喜的吧。”
站在袁绍的立场,袁绍是想收荀彧和荀攸为己用,可是再想,荀彧和荀攸生疏客套得没有一点见着明主的意思,不傻的人都懂得这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袁绍一定会努力表现,想尽办法收拢荀彧和荀攸,这样的套路,多少人能明白。
若是荀彧今天刚拒绝袁绍的邀请,接着却光明正大的去看韩馥,韩馥是前冀州牧,眼下失了冀州,兵权什么都没有,人还被关进府里,未知情况如何。
荀彧亲自登门看望,落在袁绍的眼里,袁绍能不生气?
“正好看看他是喜还是不喜。”荀彧意味深长地说来,难道他不应该试一试吗?一个在外流传着礼贤下士名声的人,实际是不是真的礼贤下士,他们更应该看清楚。
荀攸叹一口气道:“叔叔既然不担心得罪袁绍,那我就陪叔叔走一趟,韩馥帮我们举族而迁,这份恩情岂能不谢。”
荀彧回过头看着荀攸,“你一向谨慎,我知。”
因为这份谨慎,荀攸总会小心防备,并不会让人轻易挑动诸事。说来荀彧也有比不上荀攸的时候,比如行军打仗诸事,荀彧便自问不如荀攸的。
“叔叔看这接下来会有什么事?”荀攸问着荀彧,想问问荀彧今天去一趟袁府有什么发现?
“假以时日,天下各路人马必合而诛董卓,必以袁绍为盟主。”
第078章 夫人最美
一语道破即将会发生的事, 荀攸笑着道:“故而适才我提醒四叔再看看,不必急于一时。”
对啊, 正是因为将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荀攸才会提醒着荀谌不着急在这个时候让荀彧和荀攸表态。
荀彧瞥过荀攸一眼, 这种事情荀攸还能看不出来, 就是故意问的吧。
荀攸道:“叔叔, 若是想一道为讨伐董卓出力, 我们还是应该跟着袁绍一起去, 至于以后是跟着他为他效力还是另择明主,可以放缓些说,不着急于一时。”
想出这样折中的办法, 他都想一道出兵出力,不信荀彧会不想。
若是想的话, 还是要入袁绍的府上为幕僚,只有这样才能跟着一起去的啊!
荀彧一眼瞥过荀攸, 对某位侄子心里不知有多少的心思,颇是无奈,荀攸着急地问道:“叔叔, 如何?”
主意都出了,总得问问荀彧的意思吧, 荀彧叹一口气道:“在理。”
讨伐董卓一事,荀彧怎么会不想去参加,想去的话就得寻一方势力一道前去,眼下再没有比袁绍更合适的人。
“那叔叔就端着点, 差不多的时候顺势而下。”荀攸提醒荀彧,荀彧想了想点点头,眼下看来只能如此。
荀攸费心终于劝着荀彧放软一些,不在一下子得罪得袁绍太过,袁绍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大方的人,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一族的人都在冀州的境内,虽说袁绍虽然敢杀一人,却未必敢杀他们全族,但是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都一样的重要。
接下来的日子,唐夭倒是极少看到荀彧,每日早出晚归的荀彧,纵是唐夭想宽慰荀彧,似乎都不用她宽慰了。
因为一个月后,袁绍府上送来诸多厚礼,都是一些不常见的礼,唐夭一个管家的人看到那么多的礼,惊得傻眼了,荀夫人看完礼单也是难掩惊讶,最后问起荀谌和荀彧这些礼该不该收?
荀谌当时的目光立刻看向荀彧,荀彧淡淡地道:“收下吧。”
听得荀谌松一口气,收下的好,若是连这份礼都不肯收下,谁都不能安心。
唐夭看出端倪,最重要的是,她可记得荀彧是看不上袁绍的,能送这样的好礼来,若不是拿他们家的人当作心腹万不可能。
私下唐夭才问荀彧,“郎君不是说袁绍不是明主?”
不是明主却要收下他的礼,这是为何?
“正因他不是明主,才需要让他放心。不日讨伐董卓的兵马汇聚,彼时我会随兄长一道出征。”荀彧把此事说来,唐夭不掩诧异,此事太突然了呢。
荀彧道:“放心,冀州诸事我安排了,不会有人敢欺你。”
还以为唐夭担心被人欺负?唐夭解释地道:“我不怕被人欺负,只是郎君随军出征何时能归?”
“那就要看聚兵者有几人真正想打,又有多少人只是想假借讨伐之名,手握权势。”荀彧目光变得幽暗,出征一事一时半会的说不清楚,想知道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得到最后才能知道。
唐夭叹一口气,“为了天下权势,真是什么都能做。”
说到这里也是生气,荀彧却笑着低下头,“无妨,我不是便好。”
“是啊是啊,至少我嫁的郎君比起权势,更在意天下安宁,百姓和乐。”
“所以我想寻一个和我有着同样一颗心的人,哪怕不能确定这个人能不能寻到。”荀彧感叹,他知他走的路不易,或许将来的一生,都只能他一个人往前走,就连荀攸都不会陪着他一起走,可他还是想走下去。
“会有的。”唐夭虽然对历史知道得太少,却知道最后的荀彧能寻到曹操,曹操征战前方数十年,都是荀彧在后方为他镇守,荀令君之名,流传千古。
荀彧自己都不能确定的事,从唐夭的嘴里肯定的说出来,荀彧笑了。“夭夭这般相信我?”
“我若是不相信郎君,我为何要嫁给郎君。”
信任,正是因为信任,所以他们才会在一起,唐夭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出门在外,郎君记得上回我教你辨方向的办法,千万不可以把自己丢了。”
荀彧是个路痴,这件事怎么能忘了。
荀彧这辈子最尴尬的莫过于此事,而恰好还是在逃命的时候显露出来,让唐夭知道了,荀彧想捂上一把脸,唐夭却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郎君还想自己十全十美?”
想像自己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唐夭表示自己是拒绝的。
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荀彧听完哪里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得没错,他是荀彧,却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荀彧,而唐夭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他。
说是出征,不过半个月大军开拨,现在的荀彧是袁绍名誉上的幕僚,一道出行,荀攸倒是没去,其中的内情,谁知他们叔侄有何打算。
临行在即,荀彧让唐夭放心,他只是一个谋士罢了,没有机会出征,就算前线打得再着急,他只会在后方动脑筋。
唐夭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宽慰自己,提醒自己不用太担心的,荀彧会照顾好自己的。
而在荀彧出征后,徐氏终于平安生下孩子,是个男孩,因为徐氏没有一道出征的荀攸抱着大胖儿子笑得脸上都开花了,唐夭虽然日常看到荀攸不正经又不要脸的样子,这样似个傻子的模样却是第一次看到,因而不厚道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