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家七娘,既不愿意嫁给荀家,而荀家在沐七娘说出她下了药迷惑荀九郎之后,早就把荀家撇得一清二楚了,沐家不仁,荀家即将事情闹到官府,沐家失尽颜面,沐七娘被关入内牢,那是专门关押犯错女子的地方,虽然一般都不会有世族的女子被关进去,总有另外的。
沐家,早在沐七娘闹出这等失尽颜面之事的时候,便想让荀家大乱,别说是荀攸家了,就是荀氏各家都闹出一些事来,无非就是想让荀家乱起来,治家不严,这也是品行问题,这样的人再想当官出仕,怎么可能。
可惜荀家的人那是一有事不会全怪自己媳妇的人,闹出来事看起来不简单,那就他们出手,想办法找出问题所在,解决问题。
捉着蛛丝马迹一查,家里的事竟然都是因为沐家,就是沐家看不得他们荀家太清净,又因为沐七娘的事眼看着就在荀家手里吃大亏,便也想毁了荀家的名声。
不料他们的计划虽然不少,却都是一些宅门的小把戏,荀家夫妻亲厚,一心对外,就他们的把戏,想离间于人万不可能。
这样一闹,两族结的梁子就更大了,大得两家本来交好的人就算是见着面,有心想问问对方,可是话还没说出口,身后都有人骂起来了,无非是控诉对方的家人太卑鄙,竟然用这样的手段对付他们家的人。
唐夭倒是知道事情闹得很大,大得一个个见着面都跟斗鸡眼一样,但荀彧却像是一下子置身于外,带着唐夭拜见长辈,让荀家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唐夭是他的妻,他明媒正娶的妻。
等到最后沐家再无法于颍川立足,只能举族而迁之,两族的争斗暂时告一段落。
可是唐夭更从荀彧的嘴里听到一个消息,沐七娘在沐家举族而迁后在内狱失踪了,有人疑心是沐家做的手脚,却没办法再寻到人。
不过,荀家的人只是把这件事记下,并没有特意的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比起沐家的事来,还是荀家举族而迁冀州的大事更要紧。
荀彧几乎倾尽心力在安排,往来于冀州和颍川之间,要不是因为徐氏有孕在身,荀攸不能跟着荀彧一起办事,荀彧连荀攸都要拉上,好在冀州处有一个荀谌帮忙。
就是没办法往来于冀州之间,荀攸在颍川照样不得闲,每日忙着帮忙寻着族中上上下下,各家如何安排迁往冀州得有个章程。
只是荀氏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不少交好的世族都上门来劝,想让他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迁族,虽说天下乱了,相熟之人聚在一起,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荀彧迎对诸人劝道:“颍川乃四战之地,天下有变,必受四方来袭,当早离,不宜久留。”
可是世族大家举族而迁,不是人人都有荀氏的气魄。
而荀彧往来于冀州时,因荀谌本来就在冀州,兄弟齐心办理诸事,与冀州牧韩馥相接,可颖川却无人愿意随荀彧往冀州而去,荀氏一族本意分而迁之,得冀州牧相助,开了春,趁着春暖花开的季节,浩浩荡荡地往冀州去。
人一多,老老少少自然就多,唐夭虽为新妇,却是年轻体壮,而且适应性极强,从洛阳往颍川没有异样,在迁族的路上,一直也是样样都帮着荀夫人打理,荀夫人看出来了,唐夭的本事不小,无论是待人接物,或是御下,都极有手段。
荀夫人看到这样的唐夭很是满意,而一路上,荀夫人不小心着了凉,唐夭一边忙着照顾有孕快生的徐氏,还要伺候荀夫人,虽说下人会帮着些,但有些事总是没有那么贴心,唐夭确实比起他们来要贴心许多。
一路行来,虽说有了冀州的人在前头,荀彧也得和各地的人员见面,压根顾不上荀夫人,到了冀州,荀夫人叫荀彧扶着走下马车的第一件事却是夸起荀彧来,“有眼光!”
荀彧整个人晒得又黑又瘦,突然听到荀夫人一夸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正好唐夭扶着徐氏下车,还不忘帮徐氏整理身上的衣裳,荀夫人道:“你自己选的。”
荀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微微一笑,“母亲说笑了!”
“你就省省吧,明明心里高兴着,偏偏装着一本正经,你总不会在夭夭的面前亦如此?”荀夫人倒是有些担心起荀彧来,荀彧微微一僵,连忙地解释道:“当然不会。”
“不会就好,就怕你会。”说到这里,看着唐夭的目光越发的满意,荀彧道:“一路辛劳,母亲还是回去休息吧。”
“你父亲和唐家有什么消息吗?”举族而迁,多大的事啊!可是还在洛阳的人,荀夫人依然忧心!
荀彧没有立刻回答,荀夫人的目光看向荀彧,带着几分审视,提醒地道:“文若,洛阳的事不许欺瞒于我,你父亲的安危关系重大。”
为人妇的如何能不忧心自己的夫婿,荀绲在洛阳,而今洛阳大变,具体的情况哪怕她未必知道,总还是明白出大事。
荀彧抿紧唇许久才开口道:“董卓鸩杀何太后。”
“他怎么敢!”听到此事,荀夫人亦是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董卓竟然敢做出如此事情来,“眼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朝政的事与天下息息相关,如他们这样的世族,面临这样的大变故前,更要想好如何保全家人。荀彧着急地回家,二话不说地举族而迁,就是因为眼下的天下,颍川成为了四战之地,而颍川没有能保卫自身的兵马。
“眼下董卓专制朝廷,各路兵马皆动,意抵抗董卓。”说到这里,荀彧的目光闪烁着亮光,大汉的天下摇摇欲坠没关系,总会有愿意扶起这个天下,把这个天下归于太平的人。
大汉,早已经是摇摇欲坠,眼下再乱,不过如光武帝一般,临危而起,刘氏的子孙,必有那样一个再扶起天下的人。
“如此说来,天下将要再起战事?”荀夫人叹一声,她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想到战事若起,这个天下就会大乱,虽则本来就乱,总还遮着一层薄纱。
荀彧道:“时也,势也,天下之乱,变而乱,乱而平,忠汉之臣,意为刘氏平定天下者不知多少,会好的!”
说着会好,荀彧坚信会好,而他也一定会努力地把这个天下变得更好。
“母亲,郎君。”唐夭把徐氏安安稳稳的交到荀攸的手上,这才回来,感觉荀夫人和荀彧的气氛很严肃,不甚确定地唤一声,倒是担心荀彧会惹了荀夫人难过伤心。
荀夫人道:“无事,我们在说起洛阳的事,还有这天下时势,以后啊,还得辛苦你照顾文若。”
当母亲的人,时时都记着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也盼着有人能帮着她照顾。
第071章 我会陪着你
“母亲放心!”提起洛阳, 说到天下的时势,唐夭何尝不是挂心着唐衡, 可是荀彧早就把洛阳发生的事告诉她,眼下虽说董卓专行, 杀的人不少, 但是唐衡和荀绲, 两家倒都没出什么事。
作为曾经的天子近臣, 唐衡有他的生存之道, 想要取他的性命,一时半会还没有人能做到。
不过,董卓比起少帝要难伺候得多, 喜怒无常又是大权在握的人,要是能早些从洛阳出来, 大家都能放心。
唐夭答应得爽快,荀夫人没什么再好提点的, 倒是朝着唐夭轻声地说道:“你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到了家,外面的事尽交代下去, 就算要安顿里里外外的人,也不必急于一时。”
倒是担心唐夭把身体累坏, 因此细声地叮嘱,想让唐夭多照顾自己一些。
“是!”唐夭还是乖巧地应下,这时候荀谌姗姗来迟,连忙见礼, “母亲。”
“你这孩子,还知道回来。”看到荀谌,荀夫人嗔怪一声。
“母亲有文若陪伴,孩儿没能前来迎接母亲,请母亲勿怪。”荀谌赶紧请罪,荀彧和唐夭也在一旁见礼,荀谌挥手让他们不必在意,倒是扶着荀夫人道:“母亲先进去休息吧。”
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荀谌了,荀夫人看着儿子儿媳都孝顺,心下更觉宽慰。
只是把诸事安排得差不多,唐夭随着荀彧回了院里,期间荀谌曾与荀彧耳语,荀彧当时的脸色立刻大变。
新居的府邸虽然没有荀家在颍川的大,不过住他们一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屋内的装饰并不多,看起来甚是简陋。
唐夭见荀彧的脸色不佳,有心想让荀彧开心些,侧过头问起荀彧,“郎君多日不曾熏香,身上还是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