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73)

作者:興昭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就好,趁着这几日得闲,若是要去拜见长辈们,理应备下各样的厚礼。郎君与我说说各家长辈的性情,送礼当投其所好。”唐夭想着往后的一生都要在荀家过日子,家族对于一个姓氏的重要,在这个时代说是立世之根本不为过。

利于己,还要利于家族,若能得家族相护,长成之亦要庇护家族。

所以和家族中的人搞好关系非常重要。来日荀彧尚不知有何打算,眼下最最重要的就是她得与各家的人亲近,至少不能让人对她印象不好,不利于将来的相处。

“备礼诸事,母亲已经安排好了!”荀彧想到荀夫人在唐夭还没回来前就跟他提过此事,礼物的事荀夫人来备,就是想让唐夭不用操心。

唐夭哭笑不得地道:“郎君,母亲备下的是母亲备下的,我第一次拜见长辈,需得一表心意。礼不在重,在于心意二字!”

劝着荀彧,还得讲道理。“再者来日方长,我们总不能每次送礼都要去麻烦母亲,虽然母亲不在意,可是为人媳的,你娶妻与不娶妻一般,还要多我一个叫母亲操心的人,为何?”

“我嫁予郎君,虽不能为郎君处理朝中诸事,但家中的事需要为郎君安排妥当,所以郎君,还就辛苦一些,用半个时辰与我说说各家的长辈吧,知道他们的喜好,来日就是与他们拜见时,我也好避讳啊!”唐夭虽说不喜交际,但是一般和人交往,却是愿意下功夫的人。

知其所喜,明其所恶,为之所喜,不令其恶,唐夭只是想跟各家搞好关系罢了。

荀彧转头看向唐夭,唐夭认真地点着头,“郎君辛苦辛苦。就这一回。”

“好。”愿意了解他的家人,想到长远的相处之道,荀彧岂有不配合的道理,唐夭一直都是一个有心的人,有意而为之,天底下最珍贵的就是能有一个有心人。

抛开沐家的事,荀彧为唐夭说起荀家长辈与兄弟们的性情和喜好,唐夭拿出竹简一一记上,这完全像是学习做笔记的态度,荀彧看得笑了笑。

说到最后,唐夭看了看荀彧还是问出口道:“郎君,回家几日都没见过四嫂。”

“回颍川之后,她已经大归,往后再不是我们荀家妇。”荀彧想到此事还没跟唐夭说起,好在唐夭问了,他便顺势答来。

唐夭惊住了,她当然知道大归是什么,便是回了娘家,再不回来荀家了,两家的姻亲关系就此终结,唐夭道:“因我们婚礼的事?”

“不尽是。四嫂的品性早年母亲便不喜,只是兄长喜欢,故才让兄长娶进门。这些年四嫂犯下的错,母亲如何费心教导,兄长尽看在眼中,最后与四嫂信中往来只问四嫂往后能不能守荀家之礼,四嫂却道兄长不仁,兄弟多年来一直护着四嫂,尽心尽力,没想到事到临头,还受此埋怨,心便冷了,至此与四嫂商量,让四嫂大归。”

唐夭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事,惊叹地看向荀彧,“我不问,郎君不打算告诉我?”

“为何要说?”某位当郎君的人倒是觉得奇怪。

“兄长的事,兄长自有决断,与我们无关。”荀彧问完又说起,唐夭……

“好吧,郎君只是觉得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大可不必我多想多问,只是,家里的事,我要是一个不小心在母亲的面前提起四嫂,岂不是很尴尬?”唐夭虽然知道荀彧只是认为这样的事无足轻重,所以完全没有要让唐夭知道的意思。

可是,她才进荀家,消息什么的都不灵通,而且她也没有八卦的爱好,要是一不小心的在荀夫人的面前提起不该提的话题,会凉吗?

荀彧却笃定地道:“你不会。”

自个儿还担心自个儿会的唐夭听到这肯定的话,都想问问荀彧,郎君,你咋就能这么肯定?

第067章 心急的荀攸

“夭夭一向谨慎, 又不喜多言,纵是心中存疑, 有事也只会藏在心里,在我没有告诉夭夭之前, 夭夭定不会把话问出去。”荀彧一脸的肯定, 相信唐夭是一个守得住秘密的人, 无论什么原因, 唐夭都不会在任何人的面前说出不该说的话。

就算干系荀家的事, 可是荀四嫂被荀夫人带回颍川后,唐夭并没有问过荀彧,荀夫人把人带回去打算怎么处理人。

就凭这一点, 荀彧便能确定,唐夭是个能藏得住话的人, 就算要问荀四嫂的事,唐夭第一个会问的只会是他, 不会是别人。

唐夭……总觉得荀彧是吃定她,料定她绝对的不会多嘴一问。

“而且,母亲过几日就要为兄长相看人选了, 此事,母亲会在你问之前告诉你的。”

所以说, 唐夭看向荀彧,她是还有多少事情不知道的呢?额,也是理所当然的,她才嫁进荀家多少日子, 怎么可能比荀彧还要知道诸事。

唐夭好奇地道:“兄长不在,母亲相看,到时候要是兄长不愿意怎么办?”

荀彧自己说的,荀四嫂是荀谌自己挑的,还是不管荀夫人高兴或是不高兴的娶的,现在让荀夫人挑,万一他不喜欢呢?

“母亲纵是相看,若要定下,还是会问兄长的心意的,若是兄长愿意,结两姓之好,若是不愿意,再看。”这些事,荀彧算是过来人,能告诉唐夭事情的结果。

“曾几何时,郎君也是这么过来的。”荀彧的心里才闪过一道想法,唐夭却已经说出口了,荀彧……

“心照不宣。”荀彧沉着而冷静地回答,听得唐夭笑了,“心照不宣,不容易。”

荀彧道:“无论沐家最后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荀家。”

荀家啊,荀彧此次回来,着急的劝着家中的长辈举族而迁往冀州,若不是因为沐家的事闹得太过,此时他们应该在收拾行李才是。

“长辈们同意郎君的提议吗?”唐夭一直没顾上问荀彧回来要办的事办妥当没有。

荀彧道:“长辈们都懂得天下必须大乱的道理,心知我的提议都是为荀家好。董卓进京,眼下的洛阳民不聊生。”

有些事一直没有说,荀彧道:“我去信给父亲和岳父,让他们若是找到机会速速离开,洛阳已经成了是非之地。”

进京后董卓做下的事谁还能看不出来董卓不是好惹的。

身为重臣,身居高位,多少人盯着他们,尤其唐衡,唐夭显得心急地道:“郎君所言,父亲们听进去了吗?”

“没事,夭夭,董卓虽然残暴,还不能把天下的人都杀尽。岳父虽为天子近臣,亦有他的生存之道,先前无事,往后一定会没事的。”荀彧暗恼,委实不该在这个时候提起洛阳的事,徒让唐夭担心。

“洛阳有什么消息传来,请郎君不要瞒着我。”唐夭听着荀彧的话,想到荀彧未必会把洛阳的事告诉她,有言在先,让荀彧无论如何都要记得把洛阳发生的点滴告诉她,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唐衡的生死安危。

“好,夭夭放心。”虽然有心瞒着唐夭,但唐夭既然提出要求,也就是说,唐夭心里有准备,并不希望他在重要的关头连洛阳的消息都不告诉她。

罢了罢了,要是真有什么事,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与其让她从别人的耳朵里听说诸事,倒不如他亲口告诉她。

“多谢郎君。”唐夭还准备要是荀彧不答应的话,她只好想办法,自己派人打听洛阳的消息,只是这样打听来的消息却是真假难辨。

荀彧愿意将洛阳的事告诉她,她这心中的大石便落下,荀彧是个说话算数的,他答应下的事,一定会做到。

“郎君,郎君,不好了,攸郎君那里出事了。”刚想喘口气的,却得来报是荀攸家里出了事。

“何事?”荀彧立刻站起来,着急地追问,想知道荀攸那里什么情况?

“是娘子,娘子腹痛,攸郎君派人来请娘子身边的玉嬷嬷过去。”来人着急地把情况说明,唐夭一听立刻喊道:“快,快去请玉嬷嬷。”

说着话就要往外走,荀彧拉住她的手道:“夭夭就别去了。”

“不成,你去看着公达,我去看看淑宁,这个时候不能让淑宁慌了。”有孕之人腹痛可是大事,唐夭手里有玉嬷嬷,此时若是不赶过去,她又哪里能安心。

“可你……”荀彧想说唐夭比徐氏要小得多,这个时候就算唐夭过去,唐夭能安抚得了徐氏?

“郎君别说了,玉嬷嬷来了,快走。”玉嬷嬷就安排在院中住下,唐夭一让人去请即把人请来了,不管荀彧多不确定,唐夭着急地拉着荀彧往外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