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真要是太不讨喜的话,应该连门都不让进吧?
唐夭……要是按这个思路一想,她该庆幸一下自己怎么说都是进了府门,虽说郭夫人好像不太乐意她留下,人家总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给她留了一丝颜面,她好像应该要谢谢人家?
生平第一次上门被人巴不得赶紧送人,唐夭算是体验了新人生。
不过郭嘉的丧事就算郭夫人明确的表示不需要唐夭帮忙,唐夭还是让人上门候着,也不上赶着非要去帮忙,就是郭府要是人手不足的时候,派过去的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有需要就帮,不需要就不动手。唐夭只是尽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罢了。
郭夫人似乎知道此事,寻了一个机会堵上唐夭,唐夭当时是来拜祭郭嘉,拜完准备离开,突然被堵上,唐夭看到郭夫人冷着的一张脸微一顿,随之反应过来,“夫人有事?”
“只是有些好奇,想问一问荀夫人,荀夫人若是想答可以答,不想答可以不答。”郭夫人直接了当得可以。
唐夭想了想自己的好力气,总不可能郭夫人也天生神力吧?
没事没事,要是郭夫人想打架,单打独斗她不用怕。问问题还可以不想回答的,更不用怕了。
“郭夫人想问什么只管问。”唐夭配合地开口。
郭夫人似乎很满意唐夭的态度,“我那日分明说过不需要你帮忙,你为何还派人到府上候着?”
唐夭没想到自己生平第一次被人堵竟然是因为帮人忙,心中的复杂一时不知如何说起。
“我家郎君与奉孝有些交情,说句逾越的话,我也拿奉孝当兄弟看,他不在了,你们初到许都,家中仆人不多,虽说司空派了卫士相助,怕是一些琐事这些只会行军打仗的卫士未必尽懂。”唐夭虽说不怕,但是应该解释还是应该解释一下是吧。
郭夫人一听上下打量唐夭一圈再问道:“我分明已经拒绝你的帮忙,你不生气吗?”
唐夭想了想道:“我想帮是我的事,你不想让我帮是你的事。因为我想帮你,你就不可以拒绝?”
帮人也讲两相情愿的好吧,唐夭可从来不是那等目中无人,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她表示要帮忙的意思,对方就巴巴的站出来要谢她的帮忙。
郭夫人怕是没想到唐夭会是这么有趣的人,顿半响道:“确实。从前我认识的人吧,不说有多少个,至少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都觉得他来帮忙,我就应该感激涕零,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我需要或是不需要他的帮忙。”
唐夭也觉得帮别人需要的忙才是帮忙,别人不喜欢,不乐意的,那不叫帮忙,那叫帮倒忙。
“听说郭嘉活着的时候没少去荀家,人人都夸你厨艺不错。”郭夫人提起郭嘉时并不见悲意,而且这样直呼郭嘉之名的态度,唐夭的心止不住地颤了颤,还是答道:“还行,改日若是得闲,你愿意出门往我府上去,我亲自下厨。”
这样的邀请,想来似郭夫人这样连话都不怎么想说的人,应该是不会愿意去的吧。
只是意思意思地发个邀请,还是看在郭嘉的份上。
“好。”万万没想到,她是随口一请罢了,然而有人应得分外的爽快,唐夭一顿。
“你非真心所请?”一语问出来,郭夫人拧紧眉。
唐夭赶紧地摇头道:“不是不是,只是以为你会拒绝的。所以听到你答应我很诧异。”
千万不能让人误会,唐夭可不是没有诚意的人,她既然请人,自然是满怀诚意的请的。
郭夫人看到唐夭迟疑是不太高兴的,还以为自己碰上一个算是讲理的人了,到头来发现这就是一个装模作样的人,她的眼力就那么差?
几乎要怀疑自己的时候,唐夭一通解释,郭夫人想了想自己要不是看唐夭还不错,请她上门她都是拒绝的。
“等改日忙完我一定去。你走好。”郭夫人似乎达到目的了,所以冲唐夭微颔首送客,唐夭……
她的思维要跟不上了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太令人措手不及了啊!
似乎觉得自己已经送客完成的郭夫人哪里会管唐夭此时在想什么,只管离开,徒留唐夭留在原地。
郭嘉啊郭嘉,作为女人的我都捉摸不透你家夫人的想法,可想而知,可怜的你难怪也闹不清楚她的想法!
第131章 妒忌
唐夭让郭夫人弄糊涂, 上回郭夫人不愿意让她帮忙的事,回到家里唐夭便告诉荀彧, 荀彧的意思一向干脆,不愿意让他们帮便不要吧, 唐夭随后安排人往郭府去, 就现在的样子。
这回再被郭夫人堵上, 表示改日得空还要来他们家做客, 此事, 唐夭得先跟荀彧说说吧。
荀彧明显没想到郭嘉的夫人竟然会是这样的性子,安抚地冲唐夭道:“说来,奉孝的丧事一时半会忙不完, 等她忙完还要守孝,无论她和奉孝真正的感情如何, 装装样子还是要的。”
此言不假,唐夭道:“我都弄不懂她的想法。”
荀彧答道:“像奉孝这样的人穷尽一生都没办法弄懂, 更何况我们。”
唐夭听着这句不似安慰的安慰,没能忍住地看向荀彧,荀彧叹道:“往后我们多看多听, 郭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们多帮着就是,其他事我们不必管。”
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 唐夭点头保证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请荀彧放心。
郭嘉的离世似乎让曹操很难过,许都因为郭嘉整个气氛都十分压抑,本来荀夫人已经看好了人家, 想把荀俣和荀诜的婚事一前一后都定下,没想到出了郭嘉的事。
郭嘉荀夫人也是认识的,当年在颍川的时候时常上荀家做客,是荀彧的好友,这么多年还和荀彧相交颇深,有时候上门也特意来看看荀夫人,问一个安。
没想到那么年轻的人竟然就没了,荀夫人往那两家递了话,跟他们说等郭嘉的事过一段时间再说。
眼下的许都曹操都难过,虽说没有人认为应该为郭嘉做到这样的地步,可是谁要是想在朝廷做官的,是不是得在意一下曹操的喜怒,惹曹操不高兴的事,他们确定自己可以做,确定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在荀府都特意派人说明原由的情况下,但凡懂点事的人都不为这么一点小事闹起来,必须还是乖乖的等着。
终于等到过了年,虽然荀彧的心情依然的不好,可是荀夫人已经出言提醒,让荀彧和唐夭准备一下,年后便去提亲。
荀彧明白,逝去的人已经逝去,他再心存难过,再不愿意接受,却不得不接受!
“好!”一个好字,荀夫人让唐夭安排,荀彧一直再没有说过话。
从荀夫人的院里离开的时候,唐夭握紧荀彧的手,和荀彧轻声地安抚道:“郎君难过,想要永远记住奉孝,我们就永远的记住,一辈子把他记在心里。”
荀彧应一声,“一个人逝去,太多的人不在意,可是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那一个人的可贵?”
“郎君一直待奉孝挺好,你一直都珍惜奉孝,并没有做出任何损及奉孝的事,奉孝心里清楚的。”唐夭想着荀彧和郭嘉的点滴,两人相交多年,又是同僚,这么多年一起走过的路,相互扶持到了今天,荀彧现在还好好的,郭嘉已经不在了,郭嘉去的时候是不是有着不舍,这些荀彧都想知道,但都得不到答案。
荀彧道:“夭夭,将来不要走在我的前面。”
这样一句话显露的是荀彧的脆弱,他真的不希望再有人走在他的前面,那些和他亲近的人,交好的人,他希望他们都走在他之后,就让他自私一回,让他们送他吧。
唐夭微微一顿,“好!”
这样的要求唐夭可以答应他的,说得出做得到,将来,就让她送荀彧走,看着荀彧走了,她再去陪他。
荀俣和荀诜的亲事一定下,唐夭看着那几个小的孩子,思量着过不了多久她还得再接再厉的像最近这样的往来于各家,帮他们挑媳妇。
曹盼这些年一直上门和荀彧学习,可是荀彧从来没有亲自传授曹盼什么,师徒二人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书中的交流。
比如曹盼会看完荀彧特意挑出来让她一定要看的书,曹盼要是看完之后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夹一些竹简在其中,把自己的问题问出来,荀彧会在下一回挑出的书里回答曹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