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11)

作者:興昭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雨磅礴,适才避雨,让诸位挂心了。”荀彧有礼地冲着人道谢,一群迎着的好友们挥手道:“公达来寻你时也说或许是因为大雨来得太急,你又没有带伞,怕是在哪儿避雨了。”

荀彧浅浅一笑,好在他们叔侄打伞一边说话也一直行得离厨下甚远了,荀攸道:“正是,才寻着叔叔准备赶回去。走走走,回唐公处报个平安,也好听唐公教导。”

绝口不提在哪儿避的雨,荀攸虽然与荀彧说过唐夭几回,那都是他们叔侄间说的话,万万不能说给旁的人听,唐夭盛情款待于他们,他们却不会拿这份盛情坏女郎的名声。

“走!”雨还在下着,虽然一行人身上的衣角未必没有沾湿,却不以为然。

一路上行着也说着话,提的都是山中所见所闻,唐家的族学真是名不虚传,他们倒是也想多来几回,能多听听唐家几位大儒的教导,必能受益匪浅。

至于他们如何在一室谈经论道暂且不说,等他们回到唐伯父的院中时,姜汤也后脚送上来。

“你们身上的衣裳都湿了不少,读书得有个好身体,喝些姜汤去去寒!”唐伯父是位严肃的人,但是看到那姜汤时却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这侄女是个懂事的人,他定要为她寻一个好人家!

打定主意目光掠过在场的才子,喝着姜汤倒是觉得暖和许多的人却感受到一股寒意袭来……

赶紧多喝几口,千万别着凉!

第010章 相看

唐夭在厨下继续做菜,把菜色都备好了,即让人送去,唐律他们一群郎君看到唐夭端着菜色出来,高兴地嗷嗷叫着。

偌大的食堂都是唐氏的人,要不也是亲戚,倒是不必避礼,唐伯父那里早有人送过去,暗想今天的来客都是有福气的人,竟然能尝到唐夭的手艺。

可是没一会儿唐伯父却差人过来,唐夭想当作忘了先前与唐伯父说过的话,唐伯父可没忘,因此没看到唐夭来,只好派人再来请唐夭。

婚姻之大事,唐衡把唐夭坑得那么惨,虽说傅公明讨不了好,可是比起傅公明好与不好,必须是唐夭要好最让他们这些当长辈的记挂在心吧。

其实唐伯父一圈看下来是有心仪的人,这种事吧,还是得让唐夭自己过一过眼,要是唐夭自己也觉得不错,他就是亲自上门提亲也要把这事定下。

额,前提还是先瞒着唐夭,他心中看中的人万一要是和唐夭看中的人不一样,那就再说,亲事要是没有真正定下前,也不必说与唐夭知道!

唐伯父是个把唐夭记挂在心的长辈,诸多的安排亦为唐夭,唐夭就是想说不,盛情难却,不去也得去。

至于打着什么名头,饭后还有糕点啊,唐伯父记得唐夭的糕点做得极好,就拿着糕点送进去。

世家的郎君其实都懂得什么意思,唐伯父特意让唐夭上来,各家要是未成亲的人,若是真的有心,必会回家与人提起来,这比起唐衡直冲冲跑到人家的面前提亲不知要高明多少。

唐夭就这么被唐伯父硬是逼着露脸,那么多的人,唐夭虽然不是羞涩,却总不愿意抬起头仔细地看看在场的人。

唐伯父一看唐夭这个样子那叫一个怒其不争的,咳嗽一声想提醒给他亲自上糕点的唐夭,唐夭与唐伯父道:“伯父喝汤,青梅汤,最是消食开胃。”

目不斜视,别管唐伯父到底有多少的打算,她就是不配合!

唐伯父干瞪眼,唐夭说完话就要退出去,唐伯父一看就明白唐夭是不愿意用这样方式看人。

“你去取老子的道德经注释过来。”眼看唐夭被逼无奈地只能来露脸,露脸完这就走,唐伯父哪能这么轻易让人走了,吩咐一声让唐夭去取书。

唐夭……一家子就没个省心的!

但不能不听啊,唐夭只好往屋里去,倒是极快地取回唐伯父要的老子的道德经。

“这是我早年得的一本注释,谁想一览。”唐伯父一边吃着一边问起,唐夭手里拿着书更觉得这是烫手的山芋,哪有这样的伯父。

唐夭不想看人,送书上去还能不一个个的看人?

“在下想要一览。”前来拜访伯父的人都是为了求学而来,能看到注释,谁会不想长长见识。

“与郎君送上去。”唐伯父一听即吩咐唐夭,同时也与在坐的诸人道:“想研究什么样的书,报上书名来,方才我与你们说过,你们能来,我有的书尽可借你们一览。”

唐夭正送着书往开口的那位郎君面前去,听到唐伯父的话已然生无可恋,这是借着送书的名头非让她一个个看清在场的郎君不可啊!

书读得好的人是不是一个个都这么奸诈?

“多谢女郎。”要道德经的郎君是个三十来岁的人,客气地与唐夭道着谢,唐夭心下再怎么万马奔腾,此时面上还是挂着笑容,然后退到唐伯父的身后,“伯父。”

“我书房的藏书你最清楚,这些郎君都是求学之人,你也不必拘礼,他们要什么书你自为他们取来。”唐伯父一言定下,求学者当思于学。而不是把心思放在那些乱七八糟的礼数上,这是把将来有人想扣唐夭一个不知礼数的帽子的可能都给堵上了。

不管是看懂还是没看懂唐伯父用意的人,求学解惑之心不假,便开始说出书名来,就盼着唐伯父这里能有,看大儒的注释于他们是何等的荣幸,必须要捉住机会。

“不知可有尚书的注释?”荀彧开口客气地询问,唐伯父一眼看向唐夭,唐夭不敢不说话,“有的,请稍候。”

再往书房走进,没一会儿即取了尚书的注释前来,送到荀彧的手里,荀彧还是如同其他人一般道谢。

“论语之注释,烦劳女郎。”荀攸一看荀彧都开口了,他也不能落后,说出他要的书,希望唐夭能取来。

唐夭丝毫不曾耽误,小步折回书房再取,速度极快。

本来还以为唐伯父是有意夸赞自家的侄女,未必唐夭就真的知道他里面的藏书各置于何。

但唐夭一来一回的动作太快,他们可都是刚从书房里走出来的人,里面都有什么人,却全都一并出来,屋中满满的书啊,他们见过是知道的,可是唐夭能那么快地将书取来,可见读过唐伯父屋里的书?

想到在山腰时唐夭说起傅公明心性的一番见解,一干人算是看明白了。

唐夭怎么说都是唐门出身,就算生母早逝又如何,唐家皆是名家大儒,这样人家教出来的人,纵是女子亦不是一般人可比。

先前外人只笑唐衡上门求亲无人应下,都是嫌弃唐夭生母早逝,而且看起来唐夭的性情并不温柔,那一句母老虎未必有假,可是就像唐夭说的,为了护着家人别说是成为母老虎了,哪怕变成一个人人都怕的恶人也未必不可。

临大难时能与你同甘共苦,愿意和你一道走下去的人最是难得。

一个人是温婉或是强势,只看时宜,该温婉时温婉,该强势时就得强势,由人欺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当真就好?

反正满屋子的人说出书名,唐夭尽都很快地取出来,送到他们手里,期间不见半分不耐烦,仅此可见心性甚佳。

荀攸与荀彧小声地道:“唐公今日让唐女郎这般表现,怕是唐家的门槛要被人踏破了。”

致力想让自家的叔叔把这样性情极好的小娘子娶回家,不管怎么样都要娶回家,他都能看出唐伯父的用意,荀彧不可能不知。

“与你何干?”荀彧话中所指之意无非是荀攸都是成亲的人,少管那些婚嫁许配一事。

荀攸对于荀彧的装傻能怎么办,那么一个有着好厨艺的人,要不是他成亲了,他肯定二话不说上门求娶去。

荀彧翻看着手里的尚书,并没有理会荀攸。

唐夭终于把书全都送到屋里的近十位郎君手里,“伯父,我先退下。”

“啊,退下吧退下吧。”不想看这么对面也看得一清二楚了,唐伯父甚是满意,至于打量的时候唐夭对哪一个都是一样的态度。唐伯父觉得,在外人的面前当然要端着,怎么能让人看出来她的心思。

唐伯父脸上挂着笑容,终于放过唐夭了,只是唐夭退下去的时候,荀彧似乎看了她一眼。

而出了唐伯父的院子,唐夭二话不说让人收拾,她要下山,她可不想一会儿唐伯父送完人后直接到她的面前问起她到底看中哪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