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微见录(46)

桑璟眼睛一骨碌, 道:“看书有心得,实践也有心得,两个心得合在一起,岂不更好?”

薛啸夷本想逗逗她,现在却被她逗得浑身燥热, 他咬咬牙,向她压过去。桑璟双手撑着他的胸膛, 道:“你先下去把灯吹了。”

薛啸夷动作极快,桑璟只觉得一眨眼的功夫,屋里全黑了,但薛啸夷还在她身边。

桑璟再睁眼时, 天已经蒙蒙亮了,薛啸夷道:“起来吧,外面已经有人在催了。”

桑璟洗漱完毕出来,看见一个年老的嬷嬷正笑吟吟地托着一个红漆盘子出去,上面放着染血的白帕子。

两人去前面给薛律和薛夫人敬了茶,薛律和薛夫人给了桑璟些东西,又说了些祝福语。随后薛夫人便让府中管家婆子以一进来拜见桑璟。

薛夫人问道:“你在笑什么?”

桑璟笑道:“我想起来,我二嫂曾说以为嫁到侯府,日子能好过点儿,谁知我娘把家务事都扔给了她,如今越发忙了。”

薛夫人笑道:“大概人都是懒的吧,一点儿心也不想操。我好不容易盼个称心的媳妇进门,可不轻松点儿么。”

桑璟道:“娘如今还年轻着呢,轻松着岂不无聊,要我说管管家务还能有事儿干。”

“你看你说这么多,还不是为自己偷懒找借口?偏我还觉得你说的都有道理,也罢,我就多受累几年,让你先轻省会儿。”

桑璟笑道:“媳妇可不敢偷懒,定是要整日跟着娘的,要是能学着点儿什么,也算是我的福气了。”

回到房里,薛啸夷正拿着本书看着,桑璟坐下倒了杯茶:“看书怎么不去书房?”

薛啸夷放下书道:“正经看书我才看不进去呢,这只是本游记。”

桑璟凑过去一看,笑道:“这本书我读过的,讲的是楚州府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

“在游记方面我可不敢跟你比。”薛啸夷笑道:“你如今怎么想?还想去游览天下么?”

“若是有机会,一定是要去的啊。”

“机会不是没有,但是你要想清楚。我三年后便是殿试,在此期间,我意欲去西南寻名师指导我的课业,你我刚刚成婚,父母定然会同意你随我前去。”

桑璟笑道:“真的么?我去不会打扰你学习么?再说,帝京的老师不好么,为什么一定要去西南?”

“帝京的老师很好,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生在帝京,长在帝京,若是能趁此机会多看点儿东西,说不定能更有感悟。”

“那我愿意去啊。”

薛啸夷摇头道:“你还没有考虑清楚。”

桑璟疑惑道:“我很清楚啊,我自小就希望行走江湖,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怎么能不愿意呢?”

薛啸夷道:“那是因为,你以前只是想想,从未真正离开侯府,离开父母,离开帝京。你要知道,此行一去就是三年,若是到时候老师说我火候不够,那可能就是六年,甚至九年。在这期间,我们可能会回来,那也只不过是短短住上十天半个月。”

“所以呢?”

“所以你会想家,你会觉得外面千好万好,都比不过自己家中。”

桑璟道:“可我现在并没有如此愁绪。”

“那是因为你离家时间尚短。等明日回门过后,你再看看离开侯府,不见你爹娘,你会不会哭。”

桑璟有些急:“那拜访名师不是越早越好么?你这样不是因为我耽误时间了么?”

薛啸夷笑道:“我刚刚不是说了么,帝京的老师也是好的。再说学习这种事,更多靠的是自觉。”

第二天,桑璟和薛啸夷带着礼物回到忠勇侯府。桑夫人看着气色红润,笑容明媚的女儿,高兴了抱住了她。

女眷留在厅里说话,薛啸夷和桑珂则跟着桑征去书房谈话。

趁着桑瑜没来,桑夫人悄声问桑璟,新婚之夜感觉如何。

桑璟在母亲面前也顾不得害羞,把薛啸夷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闻聆听了笑道:“果然嫁了人就是不一样,啸夷现在成了天仙了。”

桑璟笑道:“难道二哥在嫂嫂眼里不是?”

“什么不是?”桑瑜还未踏进厅子就听到她们的说话声,随口一问。

桑璟道:“我们在想,啸狄在小鱼儿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桑瑜嗔道:“姐姐嫁了人,还是这么不稳重。”

“你倒是稳重,怎么我来了,也不迎我?”

桑瑜道:“还不都是你,去找爹爹说让我练武,我这些日子亥时前就睡的,但是不到辰时起不来。”

桑璟笑道:“不错不错,你这年纪是该多睡,看来我的建议是不错的。”

书房里,桑珂问薛啸夷如何准备殿试,薛啸夷思索一下,道:“帝京中人才济济,我觉得在帝京继续学习就很好。”

桑珂点头。

桑征道:“以前我算是你师父,你练武好坏我也不管,只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今时不同往日,我女儿嫁给了你,你就要护她周全,虽说你们薛府有侍卫,但我也不希望我的女婿懒于锻炼,你今后读书时也不能忘记练习枪法,我会时时查验,若是到时候不能符合我的标准,可就修怪我翻脸不认人。”

薛啸夷听桑征语气严厉,立时挺直腰板,待他说完后,弯腰成直角道:“请岳父放心!”

中午宴请完宾客,两人也就回到薛府了。

过了一个月,桑璟渐渐适应了薛府里的生活,薛啸夷问她,如今是否还想离家。

桑璟想了想道:“我最近睡觉醒来,总觉得自己还在侯府的院子里,总要反应一会儿才能明白,但起来之后也就没什么感觉了。我觉得人不能一辈子总待在一个地方,也不能一辈子居无定所,漂泊流浪,可是三五年的游山玩水总还是可以的,纵使想家,我觉得那是可以克服的,因为人不能总待在家里,再说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你说是么?”

薛啸夷笑道:“我说你说的很对,那么我就去告诉爹娘,和他们商议一下。”

“慢着。”桑璟拉着薛啸夷的衣袖:“可是帝京不应该才是能人志士聚集的地方么?为什么你反而要去西南?是不是因为我想出去,你才寻了这个由头?”

薛啸夷道:“我要去找的老师叫李道同,他年轻时是在行万里路的途中遇到了心仪的姑娘,姑娘舍不得离开家乡,这位先生就陪姑娘住在她的家乡,在那里授课。多少人慕名而去,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但是也有你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个一举两得的方法。”

桑璟听了放下心来,笑道:“那我也给我爹娘说一声,问问他们的意见。”

桑璟还没交代完,就收到了忠勇侯府的口信。

那人道:“二少爷要去岭山县当县令了,我家侯爷想让姑奶奶回去,跟哥哥和嫂嫂道个别。”

薛夫人一听就忙道:“京官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走了。啸夷,你快,跟着璟儿去一趟,问问清楚。”

桑璟问那小厮,小厮说他只是外面传话的,主子在屋里具体说了什么,他也不能知道。

桑璟在马车上细想了自己看过的书,岭山县虽然名字带山,却不是穷乡僻壤之地,位于典州府的西南。因为四面环山,故而是个盆地,山也不高,且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也算便利,算个富庶的县了。桑璟一想,这是好事,不是贬谪,放下心来。

桑璟见到爹娘,却觉得他们没那么高兴。她又想了想,桑珂一走,肯定也会带着闻聆和小侄女儿嘉宁,爹娘也不会阻拦,这么一来,真正能陪着爹娘的人,只有桑瑜一个。想到这儿,她也有些忧愁。

桑瑜道:“娘你瞧,口信不过刚送去,姐姐姐夫就来了。哥哥走了以后,家里也不会太冷清,您可以不必伤怀了。”

桑夫人道:“你哥哥升迁是好事,我哪里不高兴了,我只是在想他们这也算长途,该哪些什么东西。”

桑璟笑道:“那娘亲可不用操这个心了。哥哥那么大个人连这也不知道?再说嫂嫂也有经验,一路上用得到什么,她必定是知道的。”

桑夫人笑道:“你嫂嫂小时候那是吃苦,如何跟现在比。”

桑璟道:“那就多带些钱财,缺什么少什么,现买就是了。”

桑夫人道:“钱是要带的,但是也不是新东西才好,有些旧的用顺手了,比新的还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