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恢复的很快啊!”老伯对我说。
“多亏老伯和婆婆的照顾,”我说:“要不我来磨吧!”
老伯说:“诶,你是客人,身体又虚,多休息一下,这点活儿还难不倒我们,呵呵!”
于是我只好坐在一旁,找臭钱儿玩了起来,说来也真是好,这狼狗虽然大的很,但一点儿也不凶,也许是救了我,对我也是很亲切,能养这么一只狗,真比养个孩子有用多了,我问婆婆它为啥叫臭钱儿,婆婆笑着说是老伯给起的名字,老伯也笑了,说等一会儿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个故事。
那是在大宋初年,朝廷刚刚开始推行“交子”,晋州知府程誉找到当地最大的富商联合开了一家交子铺,名为钱庄。开店之后,由于朝廷大力推广,钱庄的生意是越做越大,成箱的黄金白银像流水似的不断涌入钱庄,通过钱庄进入朝廷的府库。而富商的财富也随之翻倍的增加,每月供奉各级官员的敬钱甚至都超过了朝廷所发的俸禄,一时间富商是雄心满满,名誉天下,出门都必请衙役开路,马车无蜀锦铺地不下。
富商的名头不久就传到了当时户部尚书王之亮的耳朵里,王之亮心想自己主推的政策自己都没捞到油水,倒让他人赚了个盆满,心里很不痛快。于是,他上表奏章,告晋州知府公款私营,收受钱财,并调整政策,要求晋州所出银票须有户部加盖印章方能有效。这一下子,整个晋州大小商人所持银票者都炸了锅,纷纷来到钱庄要求退票。而知府程誉由于被参劾调查,府库银两不得外放,富商不得不拿自己的钱退换银票,短短几天的功夫,富商不但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连仅有的儿子都被发配充军,原来热乎乎的亲朋好友全都如鸟兽散,唯恐避之不及,家里年迈的父母也因此而忧郁成疾撒手人寰。
富商从此对人世失去了念想,几度要了结自尽,都被妻子救了回来。终于,两人离开晋州,消隐避世,在山林里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我满是惊讶的听完故事,把最后一口豆浆咽下去,不用问也知道为啥这狗叫臭钱儿了,“老伯,你~!”我声音有些颤抖。
“对,是我,二十年前的我!”老伯似乎并不激动,也许是时间已经淡漠了一切,也许是这山林已经洗净了前尘,一碗豆浆,一口薄饼,不知怎的让我感觉是如此的珍贵,甚至是那玉塔都不能比的。
我定了定神,发现老伯刚才那一番话虽然讲得很平静,但当提到“儿子”这字眼儿时,他还是微微有些异样。我也不知从哪来的想法,竟然莫名的问了一句:“老伯,您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老两口相互看了看,搓着手指沉默了许久,“他叫李贤,”婆婆说:“如果还活着,今年已经四十岁了。”
“我去帮你们找他!”这句话我想真的是老天的安排,我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但是报答二字从我见到他们那一刻起,就一直回响在脑海中,尽管我现在什么也不是!
“年轻人,”婆婆说:“你的好意我们心领,其实,我们救你也是我们的福气,这片山里从来就没人来过,我老婆子已经十年没见过外人了,你来了和我们说说话已经是莫大的福份了,我们不会再奢求什么,就像我头子希望越多,失望越大!”婆婆看着老伯,淡淡地笑着。
“是啊年轻人,”老伯说:“我们已经找了十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因为我们,给你自己造成负担啊!”
我明白老人的心意,继续坚持怕给他们徒添伤感,于是就没有再说。
吃完饭,老伯从柜子里拿出一壶酒,还有一包粉末状的东西。他把粉末倒在木杯子里斟上酒,用勺子拌匀,端给我说:“这啊是胡椒酒,以前感冒着凉我就用它作药,稍喝一点能生热驱寒,对你或许有好处!”
我喝了一口,虽然胡椒有些辣口,但酒却是温和醇香,喝下肚里浑身热乎乎的。我问老伯这酒是从哪弄的,他说是自己酿的,还带我到后院里参观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之前一直在前院没到后面去,这一过来,我是彻底佩服了,韭菜、莴苣、菠菜、黄瓜、葱蒜、豌豆、还有蘑菇,听说后面还种着麦子,在这大山里,就两位老人家能开出这样的园地,那得花了多少工夫!我是又惊讶又羡慕,要不是想到还有父母,我真的也不想离开了。
然而,人生路远,我毕竟还有家人,必须去闯荡一番好给他们有个交代。于是,晚饭后我对二老说出了离别的打算。我们坐在院子里,就着月光聊了许久,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他们自己盖房子时经历的种种艰难,还让人感触颇深的就是他们对钱对人生的看法,那种彻悟的感觉是独有的,不同于神仙僧侣,也不同于俗世凡人!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向他们辞行,他们执意让我吃过早饭再走,还给我准备了路上用的干粮、火石和一根一头削尖了的木棍。
临走时,婆婆拉住我的手给我手里塞了什么东西,我一看,竟然是一锭银子。
婆婆说:“孩子,这十两银子我们留着没什么用处,你收好,就当,”婆婆忽然语塞,低了低头,显然是有伤心之处。
老伯赶忙说道:“哎呀,你给人家留点好印象行不,还说我呢!”接着又对我说:“孩子,山下河边我留了木筏,你沿河往下游一直去,大概晌午会看到一个石碑,上面儿写着清河二字,你从那里上岸,沿着石碑旁边的小路再走大概一个时辰会看到一座庙,叫做万安寺,天黑你就在寺里歇脚,顺便跟寺里的僧人打听一下附近的镇子怎么走。”
我再次谢过两位老人,还抱了抱臭钱儿,带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离开了他们。
一路上,心里始终无法平静,想想他们曾经那么有钱,到头来却甘愿清贫,而我辛辛苦苦出来又为了什么?不如把玉塔卖掉,像他们一样找个没人的地方了度此生,也省的钱多了招来些麻烦,可是,这大千世界对我来说还充满了未知和好奇,倘若有钱了,我真的能放得下吗?
想着想着,不觉间已经漂流了很远,眼看已是正午,便取出了一块薄饼,一边嚼一边瞧着河边,怕错过了那个石碑。
果然,正如老伯所说,在一处弯道口一块青石碑矗立在河边,石碑旁还有一条通向山岗的小路。
我趁着天色尚早,赶紧下了木筏往路上走去,两边是茂密的树林,不时的还能看到野兔从路上穿过。老伯给我的这根带尖儿的木棍主要是防止遇到野猪,其他危险的东西一是不多,二是如果遇到了一般的器物也根本没用。
走了大概有半个多时辰,正打算找地方再歇歇脚,这时见前面不远有块大石头,上面坐着一个人像是个小和尚,正抱着腿低着头,不知是在睡觉还是做什么。
我走过去问了一声,他抬起头来我才发现,确实是个小和尚,很年小,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但是已经泪流满面。
我有些惊讶,问他是怎么了,他抽噎着回答说:“昨晚不知怎么,没有下雨竟起了一道闪电,正劈在寺院的门楼上,劈落了砖瓦,把门上的牌匾给砸坏了……”
我安慰他说:“那再修一下不就好了,为何要这么伤心呢?”
“施主有所不知,”小和尚说:“那块牌匾是泰祖皇帝所赐,明日会有官员来寺里上香,若修不好,怕是……”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我想这下恐怕是麻烦不小,皇帝赐的给弄坏了,搞不好是要杀头的,我对小和尚说:“那你赶紧去找人修吧,别哭了。”
小和尚摸了摸脚腕,一脸痛楚得说:“方丈让我和师兄下山去请师傅,问了几个都说是皇帝的东西不敢动,回来的路上,师兄竟然趁我不注意,自己拿着钱跑了,我追不上他,还把脚崴了,这才伤心难过,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唉!”我听了也觉得是很无奈,我说:“要不我替你先去寺里和方丈说一下,我刚好也要找地方投宿。”
小和尚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用手抹了抹眼泪又沉下了头去。我走了两步,回头看他还坐在那里,揉着脚踝似乎还不太敢走路。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心想就算我替他跟方丈说了,也于事无补,这事情弄不好整个寺庙的人都得受牵连,这么小的年纪就遭遇这种厄运,连修牌匾的钱都让师兄拿走了,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