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出道[娱乐圈](213)

卓然在徐徐展开他的布局,步履缓慢,但是他极有耐心,以均匀的速度收紧套索,挂在陈罔市脖子上无形套索。

卓然把他自己的视角升至半神的位置,他自己充当手持镰刀的死神,苍白酷热的夏天就是他的化身。

这位神,已经为陈罔市选定好结局,他要在这个夏天里,扼死她。

他是一切无法言说之恶的代言人,或者说,他是命运的行刑人。

死神不动声色,他不需要主动,陈罔市会被命运推向套索,是她自己将这套索挂在脖子上。

死神要做的,只是最后的步骤――

用力一抽。

电影在陈罔市回顾自己杀夫真实过程的画面中缓缓走向结束。

从陈罔市举起刀的那一刻开始,缪曜文就觉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溺水了。

整个故事,宛如黑暗中一条弥漫着热气与腥气的大河,人性的卑劣复杂,社会的肮脏难言,个体的痛苦悲欣被全部吞咽。

陈罔市可以意外杀死自己的父亲,也可以故意杀死自己的丈夫。

可是然后呢?

她杀不死命运,杀不死环境,杀不死文化。

恰恰相反,她被制造父亲与丈夫的那些东西杀死了。

整部影片,不凄厉,不极端,但是却让看懂的人体验到了极端的残酷。

卓然跟迟念联手,用一部影片强迫缪曜文回顾被这些年来被他自己所忽略,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

即使非常幸运,在没有暴力土壤的家庭长大,也会成长过程与一些人一些事擦肩而过。

那些人在被伤害后,行走于人前时,会露出跟陈罔市一模一样的神情。

那些神情总是让缪曜文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是一张又一张,为伤痕感到耻辱与羞忏的脸。

电影中的一个个角色与缪曜文记忆中的旧日亲友,熟人混合在一起,真实与虚构交织缠绕。

缪曜文以往浏览那些与暴力与伤害有关的社会新闻时,为了避免情绪被败坏掉,可以尽快切屏,通过获取别的快乐型信息来替换,以使自己获得喘息的空间,将那些残酷的现实迅速被遗忘。

可《螳》使缪曜文无法出逃,它轻而易举地捕获了他,这条黑色河流缓缓流过他的咽喉,他的心脏,让他在生理上产生了干呕的欲望,他的心脏在钝痛。

情绪混沌一片,缪曜文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觉得有些热,电影里的夏天似乎被移植在了电影院里,那种无处不在的沉闷暑气与燥热,后背为此出了一层薄汗。

不管是蓄谋的分裂式表演,还是混沌着的反杀。

这个女人,这个叫陈罔市的女人。

跟现实中无数个被家暴,被殴打,被虐待的女人,都不是螳螂。

不是妻子吃掉丈夫的天性。

人类数万年演化史导致的生理差异,和几千年来的社会史所塑造的心理差异,造就的是丈夫吞吃妻子的天性。

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负更弱者。

在社会生活中不得志的丈夫,通过对妻子的施暴来获得可怜的自尊与心理平衡。

他们对人世的软弱无力,转化为在她们身上的暴力。

作为人的无能,靠作为兽的力量和体格优势去发泄。

以这种天然的体力差跟长达几千年的社会心理枷锁来虐待自己的妻子。

是一种生理上的虐待,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吞吃。

直到某一天,因为一个意外,妻子的生物本能发生作用,她们发觉如果不杀死这个被称为丈夫的人,就无法活下去,于是就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待她了。

从人到兽

只有

一步之遥

这就是,人类与恶的距离。

从故事被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开始,《螳》这个名字,就已经脱离了作者意图,在电影的改编里,它的反讽意味,更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女人的“绝处逢生”?

以杀死善良天性,杀死人性为代价,换取到的只是如兽类般活着的“生”。

缪曜文两眼无神,连跟卓然打声招呼道个别都忘了,他跟随着其他普通观众,梦游一样离开了放映厅。

柏林柏林室外寒冷的空气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这才如梦初醒,觉得返回了人间,回到了正常的时空。

可电影带来的情绪还粘连在缪曜文的情绪上,他吐了口气,有些茫然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扭头寻找同来的何伟,还好,何伟就走在他身后,看神情,也跟梦游似的,整个人都恍惚了。

两人视线交接,嘴巴同时张了张,却都没发出声来,因为皆不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

缪曜文心脏上的鼓涨痛感仍未得到消除,他觉得如今唯一能概括出来,形容心情的词是难过。

可这个词压根不足以概括他此刻复杂的心绪与感受。

缪曜文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影评人,现在愣是发现他不具备恰当使用汉语的能力。

对《螳》,对迟念,对卓然,他都无话可说。

他能想到的话说出来,只会破坏掉他现在饱涨的情绪,写下来,更是会让这情绪寻觅无踪,他舍不得这样做,他试图留住此刻的心绪,延长它的存在时间,直到他可以恰如其分地去描绘它。

他没法忘记陈罔市的脸,对,那不是迟念的脸,而是陈罔市的脸,在陈罔市身上,缪曜文找不出一丝迟念本人的痕迹。

这是一种惊人的成就,演员在一个角色身上,彻底地杀死了她自己,以换取角色的诞生。

那张破碎的脸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缪曜文脑海里,脸当然不可能碎裂掉,又不是什么恐怖电影,这只是个比喻,格外合适的比喻。

碎掉的是陈罔市的灵魂。

缪曜文现在觉得迟念为这部电影饱受困扰是正常的,贡献出这种级别的表演,哪怕她是个公认的天才,也应该付出代价。

否则,这个世界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电影里并没有制造任何会过度催泪的情节,缪曜文时不时觉得他应该愤怒,该为陈罔市鲜血淋漓地弑夫,为她在杀夫后的奸诈嬗变而觉得痛快,可他没有。

想起那张狰狞凶戾的脸,缪曜文只觉得悲伤。

毫无疑问,《螳》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可它不止于此,它展示的是人性,身为社会动物的人类在世间永远无解的困境。

不是只有女性才能深入理解陈罔市,如他这样的男人也可以理解,因为陈罔市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

何伟咳嗽两声,喉结滚动,讲出了他观影后的第一句评语。

“艹,太吊了。”

不是何伟粗俗,何伟跟缪曜文不一样,他是正经科班出身,在网络上聊起电影来,那专业术语简直一套一套的,文艺腔情感金句张口就是,早年迷倒过不少洋葱上的女文青。

缪曜文此刻分外理解何伟,理解他的失语。

什么是牛X的电影?这就是。

最好的演员是能让观众忘记这是在表演的那种演员,最好要整个观影过程没有一刻想起角色以外的东西。

迟念就是这样的演员。

两个人相互无言,在街边站了一会儿,把何伟带进放映厅,然后忘记喝的啤酒一个人半罐喝了个精光。

然后何伟问缪曜文想不想继续喝?

当然要喝,为什么不喝?

没有哪种时刻比现在更适合喝酒了。

何伟读研究生时,来德国交流过一年,这一带他很熟,带缪曜文去了他以前常去的酒吧,这里是柏林文艺青年聚集地,电影节期间更是挤满了各种电影届从业人士。

叫了酒,两个人在充斥各种语言的喧闹环境里,默默饮酒至天明。

两个醉鬼在酒吧歇业后才离开,相互搀扶着回了酒店,缪曜文昏睡了一整天,到华灯初上时分才缓过劲来。

梦里依然没能逃得过,迟念比酒强大,她彻底将他捕获。

缪曜文觉得他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迟念,对于陈罔市这个角色,迟念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她能演出这样的陈罔市。

明星让人看见的是皮,演员让人看见的是骨。

缪曜文不由想起了秦嵬当初亲自给《刀尖上的舞蹈》所写的影评。

那篇文章在缪曜文看来,其实也不能算影评,更像是专门写给迟念看的表演分析。

上一篇:暖暖流淌的时光下一篇:随遇而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