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出道[娱乐圈](194)

这是一张人脸。

能看出画中出现的是迟念的面孔,但是又不全然写实,起码在迟立看来,这脸十分别扭,不能让人感觉美丽,优越的五官组合却给人一种丑陋的感觉。

迟立又把这页揭开,下面成了白纸。

“这是你画的?”

“上面那张是宋衍画的,下面那张是我画的。”

迟立眉头锁着,显示出她此刻不甚美妙的心情。

她觉得她现在有很多话要说,可又都说不出口,她与迟念相处的时候常常如此,有许多话没有被讲出口,她相信迟念也是这样。

最终迟立只问了句:“怎么把自己画的那么丑?别人美颜你丑颜?”

迟念平静地回答道:“我看到的一部分我自己就长那个样子。”

迟立听了,心不由往下沉,她想起了咨询师之前跟她说过的那些话。

迟立人虽然来了,可她内心深处并不想直接跟迟念谈她此行的目的。

迟立的目光有意避开宋衍所作的那幅画,画的作者和内容都在向迟立传达令她感到不快的信息。

“小宋人呢?”

“去镇上了,他在跟一个老师傅学金匠手艺。”

“怎么想起来学这些?”

“在这边也没什么事可做,我们俩连wife都没装,想上网还得拨号,家务活除了做饭都有人干,时间大把大把,学一门感兴趣的手艺也挺好的。”

“那你呢?”

“喝茶练琴、看书看碟、睡觉发呆、学做菜、散步游泳……

我最近不太想跟人接触。”

迟立看向迟念的脸。

那是一个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的人的脸,落落寡合,疏于交际。

迟立正想说些什么,屋外传来男人的说话声。

迟念一听就笑了,“宋衍回来了,我该去做晚饭了,让他陪你挑房间吧,缺什么让他找就行了,他比我清楚。”

有人走进屋来,果然是宋衍。

跟迟立上次见他变化有些大,人晒黑了不少,发型变成了寸头,眉宇因此显得有些凌厉,一身夏日休闲装,典型的人衬衣裳。

迟立因为职业习惯,在着装上有种本能的挑剔。

迟念和宋衍今天的打扮明显只看重舒适性,对美观没有任何追求。

迟念三言两语把迟立交给宋衍,便去了厨房,声称要给迟立做本地名吃烤豆腐。

傻子也能看出迟念行动中那点落荒而逃的意味。

被留下的二人,因为彼此陌生,所以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让气氛不那么尴尬。

宋衍带着迟立上楼,楼上除了他的工作室,剩下的空房间都可以用来住宿。

迟立挑了最东边的屋子做自己的暂居之地。

两个人话很少,宋衍不是热络性子,迟立则是不知道该对这个准女婿说些什么,她倒是想问问宋毂离世后他对将来的打算,可又觉得太冒昧,毕竟迟念和宋衍还只是男女朋友关系。

二人间的寥寥数语只针对物品的选择和摆放展开,很快就将留宿所需的东西都布置好了。

宋衍四下看了看,确定没有遗漏什么,才开口对迟立道:“我和迟念都没想到您来的这么快,她应该是有点没准备好。”

迟立很想对宋衍埋怨两句,对自己亲妈有什么好措手不及的,可她知道宋衍说的是实话。

再一想刚刚看到的那幅铅笔画,迟立心中难以抑制地升起一股郁气。

迟念肯跟宋衍讲这些,却不愿同她讲。

宋衍仿佛会猜心一般,又道:“您别多想,迟念她不愿意跟你面对面聊这些,更多是因为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迟立面上露出狐疑的表情,迟念从小到大在各种公开场合从来没怯过场,这是迟念让迟立很欣赏的一种特质。

宋衍读懂了迟立的疑惑,有些无奈地说道:“迟念在亲密关系上其实是个非常羞涩的人,她待人接物上娴熟跟这种羞怯其实不矛盾。”

迟念确实很少跟她进行情感沟通,她们之间一直以来都是以咨询师为中介了解彼此的所思所想。

但是迟念面对咨询师时态度很好,不仅不抗拒,反而会积极配合,也足够坦诚,这导致了迟立一直以来的错觉。

迟立越想越觉得的骇然,她其实从来没有跟迟念有过真正的深入的沟通。

“我明白,其实我们这代人,普遍缺乏跟孩子的情感沟通,很多时候,父母比子女还要羞于谈及这种事,它是被双方下意识忽略的,好像没必要谈及这些东西。”

“您明白就好”,宋衍听完迟立的话,有些如释重负,他代替迟念来跟她母亲聊这个话题,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他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把咨询过程录制下来发给您,其实是我的建议,其实当时我也在场,我坐在镜头后面。”

“她倒是对你不设防。”

宋衍听出了迟立的埋怨,轻微地摇了摇头。

“不是这样的,让我在场也好,同意把视频发给您也罢,其实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迟念放松下来,她跟一般人不一样,她对着镜头比在完全的私密环境下中会更自如,她其实算表演型人格,不同的场合挑选适合的样子表现出来,一旦回到不需要表演的情景下,她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个视频,您不觉得迟念看起来太正常了?”

“正常?她明明……”

“对,她讲述她从童年时代绵延至今的困扰,自我分析听起来很清楚,可她的态度并不负面,那是一种困境中的昂扬。”

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是深度的厌世、自我鄙弃、混乱的睡眠、频繁的噩梦与惊醒、随时可能袭来的沮丧与绝望情绪……

在镜头前的迟念,只不过是在进行又一次表演,这次她表演她本人,几年前她就是这样干的,面对同一个咨询师。”

“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那部叫《螳》的电影么?”

“我曾经以为是这样,是因为她所要扮演的那个角色太过于负面了,可我后来意识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不是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角色的问题。”

“那是?”

“我在影视圈最后一部作品叫《如诉》,它的拍摄档期跟《螳》差不多是一致的,我在其中扮演男主角,这个角色从□□来看,比迟念扮演的陈罔市要更加黑暗与邪恶。我拍摄的时候觉得非常痛苦,每天晚上都要迟念给我念一段《圣经》的经文,当电影杀青,我花了不少时间从角色里挣脱出来,最近几天我觉得我恢复得差不多了,可迟念并没有。

是我比迟念更坚强么?不是的,是因为我不如她有天赋,幸好是这样,不然我没办法想象我们两个人不对彼此造成严重伤害,两个病人在一起不会相互治愈,只会让一段关系崩溃。

对我来说,《如诉》是一种完成,一段旅途终了,即使它拥有黑暗内核,但是这是黑暗的结束,结束拍摄的时候,我从中获得了解脱。我所扮演的角色对我造成了困扰,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影响会自然而然地逐渐淡化、消退。

而且我不会再继续了,我的扮演更多是对我哥的模仿,《如诉》本来就不是属于我的故事。

可迟念跟我的情况不同,她的倾向很危险,起初是把玩,琢磨一个角色,用第三者目光注视自己所要扮演的人物,这个阶段她是健康的,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方式让她不能满足,觉得不够深入。

渐渐地,她开始动用自身的生命和情感体验,以自身化入虚拟人物。

如果我是一个影视作品观赏者,我会很喜欢她的这种精神,她改变表演方式使得表演深度在逐渐加深,以前是榫卯结构搭建房屋,现在则像拿铁锤把一枚枚铁钉砸进坚硬的岩石里面,二者所需要的的力气是不同的。

作为演员,她这样很好,她走在探索这门技艺的道上,比很多人走的都要远。

但是作为一个人,迟念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榫卯结构是无伤的构筑,而把铁钉钉进岩石,却会有损伤,虽然铁钉自己具有足够的硬度可以凿穿岩石,但铁钉本身的磨损也是无法避免的。

迟念如果继续使用她如今的这套表演方式,那就好比用同一枚铁钉不断钉入新的岩石,而且内心需求进步的向上感会让她试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

那么总有一天,这根铁钉会……”

上一篇:暖暖流淌的时光下一篇:随遇而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