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只为谈恋爱(38)

孙相并不理会他的讽刺,反而是吩咐人宣来了御医准备给元帝诊治。元帝摆摆手,把人都待下去等太子来了处置,另外去旁边将赵贵妃他们请来。

赵贵妃见殿中没有太子看到皇帝虚弱的靠在椅子上,只是徐徐的行了个礼就退到了一旁。反倒是李妃梨花带雨的哭个不停,一边哭一边说着自己担心皇上云云。可能是中毒让元帝失了平日的冷静,又或者是李家已经不足为惧了,元帝烦躁的吼了李妃让他闭嘴,并且让人把她和李相一起拉了下去。

这时候安平和太子刚刚赶到,孙相是从宫门进来的,他们二人则是处理完城中的乱军从宫中密道进来的。所以众人见到的则是李相被拖出去后二人从后殿走了进来。这时候赵贵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奔到了太子面前,太子知道这是担心自己,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任人打量。若不是殿中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关系怕是都以为这太子是贵妃亲生的了。

安平则是和解总管把元帝扶到寝殿,没有去管剩下的事情。术业有专攻,那些人想必太子应该知道如何处理。

封尘一觉睡醒已经天亮,人也不是在帐篷里面而是在自己府中的卧房里。说是今早莫统领将人送来的。他醒来好虽然想找安平算账可是还是忍住了,让人备好马车赶到了宫里,谁知皇上没见到,是太子萧正轩在处理政务。话不投机半句多,封尘只好打道回府顺便请了病假,等元帝什么时候上朝什么时候再销假。

经过几天的调理元帝好了不少,已经可以慢慢的下床活动,太子也会时不时的拿着折子来请教。不过他都没管只让太子放开手脚去处理。

也是这几日太子才知道西蛮的战事早都已经解决了,之前的战报都是做给李相看的。李相为了帝位竟是联合西蛮准备里应外合并且答应了割让城池。好在元帝本就防着他并且很早就知道李相图谋加之谢家军虽然刚刚开始失利,可是谢家军的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军师力挽狂澜提前知悉了西蛮的动作。所以当时战败的消息根本就是假的,是用来哄骗李相等人的。真实情况是谢家军不仅把西蛮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甚至还活捉了对方的主帅。

随着战报送来的还有请旨回朝的奏章,一是为了献俘再则是商量一下对策。毕竟西蛮那个地方如鸡肋一般打下来也不好管理,放着不管他们时不时的就会来扰边。这些年多亏了谢家军镇守边关才得以安宁。不过谢老侯爷年岁越发的大了多次上书申请致仕都因没有合适的人选一再搁置。原本若是谢小侯爷没出事子承父业最是好的,奈何天不随人愿,早早的就死在了战场上,留下了孤儿寡母和老父亲,还好那时谢家的小妹已经出嫁了,不然更是糟心。不过谢安自小被养在临安城跟着皇后姑姑,后来跟着太子表弟且母亲身体不好是不可能远去边关驻守的。所以这次不仅仅是为了边关之事也是为了收拢兵权。

萧正轩这几日随着处理的政务越发的知道自己以前还是过于天真稚嫩,也对于皇帝或者说是元帝了解的不够深刻。

随着元帝身体逐渐好转,许多事情都被提上了日程,比如孙家的护驾之功,李家的反叛之罪。

这日元帝摈退了左右,就连解总管都在门外守着

“凤竹啊,你随朕来。”

“皇上您的毒……”

“无妨,有你在,朕放心的很。”

两人来到书房内室,元帝回身在书柜的暗格中拿出了两个明黄的卷轴,看着应是两道圣旨。

“如今世家凋落,百业待兴,凤竹你的位置还很重要。待到大业有成朕打算给你个新的身份。”元帝亲手将东西放在安平手中。

安平正要说话就被打断,“哎——,你先不要急着表态,看完圣旨再告诉朕如何?”

“臣遵旨。”安平打开圣旨,这是一道认他为义女,封为安国长公主的圣旨,当然不是以国师的身份,而是以问心的身份。这第二道圣旨和第一道圣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个是封王的圣旨,还是异姓王,只是比较特殊的是不仅可以修文牒还可以上族谱赐萧姓。

安平心里觉得好笑,不过面上则是一副惶恐震惊的神色。

皇上仍旧是慈爱的看着凤竹:“如何?”

“臣请皇上收回圣旨,只当此事未曾发生。臣自为国师以来尚有所不及,如何能得皇上如此恩赐,况且臣只有在如今的位置方能不负皇上所望,为皇上做事。”

“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我看着长大的亲封的凤竹君。”元帝随手将将两道圣旨扔进了火盆中,安平则在旁边低头冷眼瞧着。

“不过凤竹你毕竟护驾有功,不赏怎行!这样朕许你一旨,只要不动摇江山朝堂的事你尽可提来,朕到时亲自拟旨,如何。”

安平一脸惶恐不安的谢恩后便退出了书房,随后未休息就去了太医院给元帝配置解药去了。

元帝听到此事只是笑而不语,接着处理边关新送来的暗报。

第 33 章

从宫中归家的众人也都未闲着,俱是将府中的幕僚召集起来商量事情,有牵连的想着怎么避祸洗清,哪怕保不住乌纱,保住性命也是要得,没事的则想着怎么在浑水中摸鱼,最好是能够得点功劳,若是自己不能上去,讲其他人打下去也是不错,毕竟少一人分杯羹就意味自己能够多分点。

天黑下去了,很多事才慢慢的开始。

安平找来了莫问和莫要两人,并将两人的隐藏的不想让她知道的事情讲了出来。原来莫问是一次安平出门时捡回来的。当时莫问醒来说是自己原本想要投奔亲戚结果路上遇到匪徒将银钱洗劫一空不说还要杀人,他逃跑的路上滚落山崖然后就不知道了。后来安平辗转调查后才知道当年在山脚下捡到的莫问也就是入今名扬天下的军师天问乃是谢家军军师的关门弟子。而这谢家的军师与安平关系匪浅,她去信问了便就坦白了,这是因为谢老侯爷担心故而特意送了人去,却也怕上面那位怀疑所以才绕了个圈。

至于莫要虽然是元帝派来的人,确是皇后留给安平人,因为他是谢皇后从战场上救下来的。当年因为重伤没有办法继续在军中待着又因为武功不错人也忠厚加之军中经历,就被放在了禁卫军中。谁知阴差阳错的最后做了统领后又被派来保护兼监视安平。若说安平发现莫问不对是因为其谈吐学识和对兵法非同一般竖直,那么莫要则是因为对元帝不够尽职。

安平当然知道元帝为何把自己最信任的统领放到身边,无非是因为想要一个好的名声也想要监视她罢了。毕竟她的身世莫种程度对于元帝来讲是一种威胁。作为一个护卫莫要无疑是合格并且超出意料的好,然而他太好了,好到有些原本应该汇报给元帝的事情都并未上报不说还帮助安平掩护。

安平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些其实也有两人并不是很在意被发现的原因。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为了帮助辅佐安平才来到这里的。故而两人对于安平能查到这些并不惊讶。只不过是没有想到会在此时与他们摊牌并且还是同时揭穿他们并不高明的伪装。想来这些都不过应该是小主子的铺垫,应该还是有其他的事情吩咐,而且这事情还与他们隐瞒的事情有关。

两人的猜测是正确的,安平和两人说了自己的计划,让两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是想不到主子竟是如此大胆,不过也是真痛快。他们入今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她完成最后的布局。

两人走后安平则是让阿狸给封尘送信,并且嘱咐一定要亲自送到并其看着他看完信把回信拿回来才行。因着之前迷药的事情想来封尘是气狠了,自从回来后除了进宫一趟外就关了府门没有出来不说,就连晚上都不会悄悄来国师府找她下棋喝茶了。

之前阿狸几人还问封尘为何不来国师府了,都被安平敷衍过去了,后来也没有人问也没有人提了,想来是发现了不对,怕她不高兴就没有再问过。

元帝身体差不多好了之后,朝政就又恢复了正常,此次起兵造反的相关官员也都抓的抓杀的杀。只剩了李相,李妃等人,太子不好做主,只能等元帝来裁决。说来安平私心还处罚了许家,虽然许家实际上是元帝让孙相按在李家的暗线,许家很多事情也都是元帝的受益,不过谁让许家的二公子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呢。不过安平也不是什么滥杀无辜的人,只是抄没了家产,三代不能为官罢了,毕竟许家发家也是因为找的好靠山,入今充入国库建设启夏也正是合了上意不是么。不过这都是些许小事罢了,无人注意这等人的死活好坏。

上一篇:美人与悍匪下一篇:庶女上位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