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只为谈恋爱(36)

皇上忙起来将安平扶起,满目慈爱:“你便是吾看着长大的,虽有君臣之别,却也要保重自身。你们应是都毫发无损的回来,吾才是真开心。”

安平眼中一阵波动还未被发现便消失:“多谢皇上关心,臣这便下去安排。”

安平离去不就元帝就下了旨意,没多久五日后太子萧正轩将领兵出征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临安,顿时刚刚降下的关于太子的事迹的讨论又热了起来,甚至隐隐有一种太子这个未来储君在百姓中的威望高过元帝的倾向。

李相坐在茶摊上一边喝着粗茶一边听着周围谈论这关于太子的事情,不着痕迹的笑了笑。周围的人对这一幕也见怪不怪的,毕竟当年李相还不是丞相的时候就在这茶摊喝茶,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为官做宰,当了家主依旧会在空闲的时候来这里坐坐,起先还有人战战兢兢的,时间长了习惯了甚至还会聊上几句家常。

孙相在时常常讽刺李相装模作样,他也从不辩驳,依旧如故,久而久之也没什么奇怪了,只是时常有人赞叹李相不拘小节,待人和善。百姓也觉得这人是个好官,谁要是真有冤屈,与他说了必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因而李相虽未副相,官声确要盛于孙相,这也让朝堂之上形成了孙李二人势均力敌的情况。

后来孙相出事,朝堂上则是变成了李相一家独大。不过李相会做人,并不会让人产生大权独揽的错觉,反而是会听取众人意见,然后请元帝定夺这也导致了朝会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不为别的就为了吵架,仿佛谁的声音高,李相就会偏颇于谁,元帝就会赞赏谁一般。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李相请命让太子亲征,众官员也都会随之一起上奏。

不过除了元帝,太子,安平,封尘四人外并无其他人知晓这次太子领兵实际上身边带了国师做吉祥物。

没错其实一直以来虽然国师府位高权重,大部分都是将其当做吉祥物来看待的,尤其是安平上任以来更是如此。毕竟老国师被众人看重那是因为其跟着元帝打下了这片江山,那是开国重臣。只是因为善于卜算,长于机关阵法自己又不想做官才被封了国师的。百姓中的事迹也多是谣传,毕竟当年之事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参与,许多事情骗的了那帮愚民可无法骗的了世家大族的耳目。

诸如李相之流当年更是元帝心腹所知更多,包括老国师的身份乃是元帝一母同胞的亲弟萧家幼子安贤,后来被封了镇南王。不过大部分人都称其为安贤王,据说是镇南觉得这个封号名不副实且难听不符合他的气质。不过真假如今已经不可考了,所以很多人都只知安贤王而不知镇南王。至于为何甚少有人知道此人乃是因为当年萧安贤出生不久就被送了出去学习武艺,不过李相知道那不过是萧家的借口,那时皇帝荒淫无道,世家大族的日子也不好过,萧家怕出事早早的就将出生不久的幼子送走,随后没过多久当时的萧家长子如今的元帝也被送到了谢老侯爷的谢家军里。可以说当年为了不让后辈不明不白的被卷进去,许多孩子都被送出了临安。这些人里也包括如今的李相,流放的孙相还有早就去世的谢小侯爷。

第 31 章

这是太子领兵出征的第三天,这几日朝堂上风平浪静,百姓也是一片安居乐业。边疆的战事似乎未有任何的影响,就连往日里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没有人上奏,可谓是一片的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

皇宫中,今日宫里格外的安静,月亮似是也躲了起来,被厚厚云朵遮住,只有零星散落的星子散着微弱的光才不至于让外面漆黑一片。

“皇上,皇上大事不妙了!”解总管微胖的身躯飞快的跑向御书房,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呼喊。

正在批阅奏章的皇上微皱着眉头,分外不悦被打扰:“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皇上是李相领着兵马冲进了宫门!”解总管看着依旧淡定从容的皇上,心中似也安定了下来。

元帝不紧不慢的给自己斟了杯茶,坐在了榻上:“谢安何在啊?”

多亏了太子出征前不放心将谢安留了下来,解总管想着又见元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不过还是不时的皱眉看向外面:“回皇上,谢统领如今正与李相的兵马交战。”

“无妨,今日你就与我在这殿中等着吧。去将棋盘拿来。”解总管不可见的犹疑了一下,还是下去取来了棋盘。

外面的打斗声越发清晰,屋内只余棋子敲击在棋盘上的啪嗒声,一声又一声的,衬的今夜格外漫长。

砰的一声,殿中的门被推开,李相带兵冲进了屋内:“没想到如今皇上还是如此有闲情逸致。”

元帝放下棋盘,正了正衣袍:“不知李公夤夜至此,还带着这许多的兵马是为何啊?”

李相直视着元帝,毫无往日的恭敬谦谨:“不若请皇上随我到大殿中便知为何了。”

元帝连看也未看就领着解总管率先走了出去,仿若只是如从前去上朝一般。

李相见此冷哼了一声领着人马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不知情还以为是护驾呢。

此时的大殿中,灯火通明,外面围着大量的兵马侍卫,殿中启夏大半的重臣皆在其中,皇子公主各宫主位则是被囚在了偏殿之中。

偏殿中除了李妃母子外最为淡定的便是赵贵妃。看着其他人哭哭啼啼瑟缩在角落中十分不屑,就如今这境况连当年她打仗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及,便被破了胆,再看向李妃母子外便是格外的不同了,只不知这人啊是黑心的白玉莲还是通透无暇的玉璧呢。

“没想到妹妹今日这般冷静大胆,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呢!”

李妃仍旧是那副温温柔柔的样子:“姐姐说笑了,这外面还有皇上在呢,便是天塌了也无需我来顶,妹妹又有何惧呢。”

赵贵妃摩挲着手中的玉石戒指,似是想到了什么:“妹妹说的是,外面还有皇上在,想当年在外征战,如何凶险都挺了过来,今日这小小的阵仗确实不需要担心。”

李妃仍是毫无心机的冲着赵贵妃笑了笑:“姐姐说的有理。”

赵贵妃不着痕迹的瞥了如秋一眼,见如秋点了点头,坐在那里就不再开口了。

殿中的大臣均是被人闯进家中抓到这大殿中的,胆小的则有些神情恍惚,像被吓破了胆。殿中唯一没有开口说话老神在在的站在一边的就是王公了。便是有人来问他也只是摇头不语。

元帝来时见到的便是众人如上朝般站在左右两侧,半点不见声响。

“皇上请吧。”李相看向旁边立刻就有两个带刀的侍卫站在了皇上身后,解总管见此则是一个箭步走到了元帝的身后,只要有人出手他立刻就能挡住,防止他们从背后下手。

李相见此不由的嗤笑:“放心,皇上万金之躯,吾不过是让护着省的被不长眼的伤了去。”

元帝坦然自若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被挟持了,从容的走进殿中,一步一步,每步都很稳的慢慢的走上台阶坐在了龙椅上。

“现在李相可否告诉朕,你欲所行何事?”

“恭请皇上退位让贤。”

殿上众臣在李相说完后都楞在了原地,刚刚聚拢过来的人立刻与李相拉开了距离,李相身边顿时清空了大半,仅有的几人则是他的心腹,也是此次逼宫的参与者。

此时原本应该在赶往边城路上的太子已经领兵在临安城外驻扎躲藏了三日。那日刚出城不远,安平就下令来到此地安营扎寨并且不能让人发现踪迹,而前来接应的是则是被流放千里的孙相。

封尘虽是不是原有确是无条件信任安平故而一直在乖乖听话也不多问什么,只是总拿眼睛看着她,愣是让安平从里面看出了委屈的感觉。为着大局着想也是为着他好,安平到底也没有解释什么,若说对待封尘还够温柔那对萧正轩可以说是简单粗暴了许多。直接拿着令牌让亲兵将人看了起来,一日三餐正常,所有待遇一应俱全只是不能出帐篷,后知后觉的萧正轩发现自己被软禁了不说他带的人也都被看管了起来。如此所有的一切都被安平掌握在了手中。虽然被软禁萧正轩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他知道安平不会伤害他的,不过他怕安平会做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上一篇:美人与悍匪下一篇:庶女上位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