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短信+番外(50)

作者:海森堡的门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母亲叹了口气。“小夏,我也没有办法,但这是对你更好的选择。我都帮你找好学校了,那里的高中是封闭式管理,每年高考全省前一百里,很多都是从那里毕业的。你在那里念书的话一定能考上好大学。”

“我说了我不转学。我要是跟不上他们怎么办?我的朋友都在这里,你让我到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重头开始,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为什么不跟我商量就直接下决定?当初你和我爸离婚也是,一声不吭就办了,从头到尾都没问我和我哥的意见!”

最后一句话杨子夏几乎是吼着说出来的。

“小夏!够了!”杨旗站了起来,“你怎么跟妈说话呢!”

杨子夏跟他哥对吼道:“你是不是从头到尾都知道整件事?你们一直都是这样,当我是个小孩,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告诉我!到最后把所有事情都计划好了才告诉我,说你就得按我们说的来!你们爱做什么就自己做,只要别对我指手画脚!”

他打开防盗门,跑了出去。

“小夏!”杨旗冲了出去,楼梯间里回荡着二人急促的脚步声。

单元门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杨旗跑出楼道,杨子夏已经骑着自行车消失在了小区道路的拐角处。

“草……”杨旗撑着额头,低声骂道。

“他去哪了?”母亲跟了出来,手里握着杨子夏的手机,“他手机都没拿呀!”

杨旗接过杨子夏的手机。“我去找他,你先回家吧。”

母亲抓住杨旗的手腕。“给他一点时间。这事对他来说确实有点突然。”

“好吧,我知道了,”杨旗推着母亲进单元楼,“你先回去,我找到他了给你打电话。”

“你俩小心一点。”母亲一脸忧心忡忡。

第30章

这不是杨子夏第一次离家出走,杨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会跑去哪里。

他赶到南湖公园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公园的大门落了锁,从正门进不去。

街灯落在大门外的公告牌上,映出橘色的光。门口有摄像头,红灯一闪一闪的,像某种秘而不宣的信号。杨旗轻车熟路地绕到一侧的山坡上,翻围栏进了公园。

上次他这么做,还是杨子夏念初三的时候。

那时,杨子夏在学校里跟同学打了架,回来后被妈骂了一顿,要拉他上同学家里道歉。小夏不愿意,一溜烟就跑掉了,活像条泥鳅,抓都抓不住。杨旗在公园里找了一个多小时,着急得背后冒冷汗。

那时,杨子夏藏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听见杨旗的呼唤声也没有应答。杨旗把手电筒扫来扫去,照出滑梯上的一重人影,才找到他。

兄弟俩回到家后,母亲把杨子夏骂了一通,但第二天早上还是给他做了早饭。吃完饭后,她领着杨子夏去跟他同学道歉。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杨子夏都不怎么爱说话,最后是杨旗给他送了张铁娘子的正版CD,杨子夏的心情才好转。

过了这几年,杨子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像一个孩子似的容易被激怒,生气了就会想要逃避,而不是直面问题去解决它。

杨旗穿过密林,从墙垛上跳下来,独自在黑暗的步道上行走着。

南湖对岸的高楼灯火璀璨,近岸处映出水波纹中的倒影,再往湖心去,光便黯淡下来,只剩一潭广大而深不可测的黑渊。临湖的木栈道上,只有低矮的脚灯还亮着,炮制出一团一团的暖光。

杨旗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扫了一圈,没有发现人影,只好继续往前走。

“小夏!”他呼唤着,“杨子夏!”

夏天已经过去,蝉鸣声不知在什么时候绝迹了。细蚊无声地冲向栈桥的矮灯,如盐粒般依附于上。从湖面吹来的风带着秋寒,杨旗搓了搓胳膊,后悔出来时跑得太急,没能带件外套。

小夏现在应该也很冷吧。他心想。早点找到他,早点回家,谁都别感冒。

“杨子夏!”他对着黑暗喊道,“你快点滚出来!都多大人了还玩这一套!”

在黑夜中,通向公园深处的步道显得十分漫长。指示牌矗立在道路的交叉口。杨旗把手机的手电筒对准脚前,以免被什么给绊倒。

荷花池里传来微弱的蛙鸣,惟有两三只在彼此应和。杨旗在交叉口踌躇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沿湖的大路。小夏不喜欢爬山,没必要到山上去找他。植物园现在也关门了,他进不去。能休息的地方只有野炊区、儿童乐园的滑梯,湖边的长椅。

杨旗慢慢地走着,手机的手电筒保持照亮脚尖前几厘米的位置。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和弟弟来公园玩。那时这里没有今天开发得这么好,游人也不多。有小贩在花坛边摆钓鱼摊,小孩子可以用吸铁石做的钓竿钓假鱼,还能玩飞镖或步枪,射中足量的气球,能换一个玩偶。

那时,人们穿着用的确良制成的衣服,裙子是低饱和度的暖色。关于南湖公园的记忆留存在边缘已经泛黄的旧照片里:八岁的杨旗和四岁的杨子夏并排站在花坛的台缘上,另一边是一个他们早已忘记姓名的小女孩。杨旗左手抱着一把鹅黄色的水枪,右手握着弟弟的手;杨子夏愣愣地看着镜头,好像在这后面有什么令他惊奇的事物。

相片背后是用英雄牌蓝黑墨水写的一行字:2004.9.1 南湖公园,是父亲的笔迹。他隐藏在相机背后,照片外的地方,杨旗和杨子夏记忆的暗区。

手电筒的光扫到坐在长椅上的人影。杨旗摁熄手机,朝湖边的栈道走去。

身穿蓝色校服的杨子夏坐在长椅上,盯着湖面发呆。杨旗在他身旁坐下,双手交握,放在两腿间。

湖对面是一块黑暗的凹陷,它两旁是拔地而起的高楼,楼厦遍布光点,像一丛会发光的,有自己生命的树木。

杨子夏抬起手,指向那块低洼的区域,自顾自地说:“那片钉子户好几年了都没搬走,你看它两边的楼都那么高了,可它还是跟以前一样矮,好像跟彼得潘一样不会长高了。”

杨旗道:“是拆迁赔偿款不够吗?”

杨子夏耸耸肩。“谁知道。”

他们一齐盯着那块棚户区。湖面上停泊着两只渔船,似乎已经与湖床长为了一体。

杨子夏打了个喷嚏。

“你可别感冒啊,不然要传染给我。”杨旗说。

杨子夏揩了揩鼻子,抹在杨旗的T恤上。

杨旗挠着他的胳肢窝,杨子夏哈哈大笑起来,一边试图阻挡哥哥的进攻。

他们闹够了,杨子夏的笑声平息下来。

“你说,为什么那群人不想走呢?”他若有所思。

“你游过去问一问。”杨旗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杨子夏说。

“不能一样。”

“为什么?”

“树挪死,人挪活。妈给你找的那学校很不错,至少比华英这种私立的要强。”

“我不想走。”杨子夏弯下腰,胳膊肘支在大腿上。他感到自己的心像一团纸,被揉得皱了起来。他把头埋在臂弯里。

“我不想走。”他又说了一遍。

杨旗把手放在弟弟的头上。“你迟早都是要离开这座城市的。”

“不是现在。”

“听话。你留在这,谁来照顾你?家里没人。”

“我自己照顾自己,我可以住校。”

“一直住到高考?那不可能。”

杨旗俯下/身,凑在杨子夏耳边说:“你比我聪明,也会比我有出息,妈知道这点,才会坚持要把你带走,转到另一个学校上学。你在那里会更有前途。”

“前途算个屁,我不稀罕。”

杨旗笑了笑。“你这是气话。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我对我的未来没有想法,只是你们一直在我耳边说,要出人头地,要实现理想,我才那么做的。其实我连我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个骗局,最大的骗局。”

“你看这片湖。”杨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杨子夏抬起头,望着黑暗中的南湖。光,影,波纹涟漪,寂静得听不见城市的车鸣,对岸离他们很远,像是另一个世界。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从一个池塘跳到另一片更大的池塘,从一条小溪跳到更一条更湍急的河流。在这群人里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看见海洋。海是无限的,没人知道在海之外还有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