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不必说的太白,平微斜靠在车内,观察关越的反应。
关越将他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听进耳内,问,“这事.....殿下是怎么得知?”
一个久居边陲小镇的人,怎会消息如此灵通?
“只是猜测,”平微仿佛看不到他眼中的猜疑,含糊其辞地道。
关越没再纠缠。
之后的故事两人听不到了,马车没特意停下,向右拐进另一条街道后,再好的耳力也不能再捕捉丝毫。
关越策马去前头和驾车的人说了大致的路线,一开始不知怎么称呼对方,好在平微探出头,说叫贺洲,才没那么尴尬。
“他是我十二岁那年,有次外出捡回来的,当时下着大雪,就看到个小孩蜷缩在垃圾堆里,身上衣服都没穿几件,被冻得几乎没了意识,见他可怜我就把他带回家养了。”
平微重新坐回车内,和关越说与贺洲相识的过程,关越有些疑惑,外出到个下雪的地方?他一直以为殿下这二十几年来都待在余安,这么看来中途有外出过,或许还不止一次?
不着痕迹地看了眼这位看起来很好相处的皇子,尽管心头疑虑万千,关越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沉默间,他再次看到贺洲戴着个帽子的奇特模样,好奇问,“殿下,他为什么一直戴着个帽子?”
“啊.....”平微尾音拖长,笑了下,“不如你亲自去问问?”
关越可不敢,方才走到前面和贺洲说别院的大概位置,对方态度冷淡不说,一双眼望过来还不带任何感情,吓人得很。
平微见他没说话,又问,“那个说书先生你认识吗?”
“他姓赵,之前好像是个来京会考的书生,在玉斋茶楼说书七八年了,积攒不少听客,怎么了?“
“没,“平微道,“他一般都会说些什么类型的故事?”
关越平日没那闲工夫去听书,但之前有听工部的同僚提起过这位说书先生,想了会后不确定地道,“好像都是些史书上的故事吧?说起来,今日他居然会讲朝堂内的事,还挺......“声音戛然而止,关越眼里精光闪过,望向平微的眼神陡然警觉,“殿下?”
“那位先生很会挑时间,平日从不讲宫内之事,今日我初到临京,就给他的听客们讲两位皇子争权之事。“皇子的脸上瞧不出一丝异样,语气依旧平和,但关越的脸已经沉下,“我等下就去查查他的底细。”
“嗯,”平微淡淡应了声。
第3章
马车在两人谈话间到达别院,这院子在临京城北面,离皇宫就差两条街,坐马车的话三刻钟便到。
管家算好时辰等在院外,看到一辆马车缓缓向这边驶来后连忙迎上去,指挥着家仆们将行李拿下。
平微走下马车,对上管家的视线,温声问,“等很久了吗?”
“没有,才刚出来,倒是殿下从余安过来辛苦了,”管家姓徐,年过半百,面相看起来很祥和。
平微笑了笑,侧身望向后方,徐伯才注意到有个年轻人一直站在平微身后。
“这是贺洲,我的贴身侍卫,”平微轻声道。
那人应声摘下帽子。
这下,所有人都看清了这位的长相——生的很标致,剑眉挺鼻,有棱有角,身材挺拔,是姑娘家会喜欢的那种纯男人,不过.....
关越和徐伯脸上不约而同地出现迟疑。
这似乎不是大齐人会有的样貌,反倒像是....西域那边的。
关越再次想起先前平微和他说是在街边捡到贺洲,西域那边有很多小国,但不甚富裕,难不成是从那边流落过来的难民?所以才一直用帽子遮掩容貌,怕被认出?
同一番说辞平微也和徐伯说了。
两人都沉默下来,按理说大齐兼容并蓄,广纳各国人才,但.....平微毕竟是位皇子,身边跟着个西域人,始终是怪异。
平微看出他们的难处,道,“进宫后我会和皇上说明的,况且.....”他恰到好处地停顿了下,接着慢条斯理地道,“两个月后的武考,贺洲也会参加。”
“......”
徐伯知道这位不是个好伺候的主了。
关越怀疑平微把这件事告诉他,和自己当年弃“兵”投“工”的“光辉事迹”有很大关系,他转头看着那位话题中心的贺洲,对方仿佛个聋子,脸上没一点表情。
让个异族人去参加武试,这不胡闹吗?到时陛下正式介绍他,大皇子与二皇子肯定会作出反应,或拉拢或调转矛头一致向外,而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拿贺洲这个异族人做文章。
深吸口气,关越试探道,“殿下能做这个决定,想必是早就想好了?“
平微弯弯眉眼,言简意骇地道,“没有。”
“我只是觉得贺洲跟我到临京,做个贴身侍卫有些浪费,恰巧临近武考,就帮他报了个名,两位知道我来京的目的,朝堂上群臣大都投靠大皇子与二皇子门下,让贺洲进入兵部比去结识臣子要容易得多,陛下会谅解的。”
”......但他始终不是大齐人。”
“他九岁被我捡到,和我一起在大齐生活了十三年,还不算是这里的人吗?“
“.....”关越眉头始终皱着,但没再说什么。
由于之后还得去调查老赵的事,他在将平微送进别院后就策马离开。
徐伯带着两人参观厢房。
“贺侍卫的房间安排在前头,“三人在平微的房门外停下,徐伯大致指了指那间房的位置,贺洲看了眼——和平微的房间隔得有点远。
这位沉默寡言的侍卫皱了皱眉,第一次开口,“这旁边有空房么。”
徐伯愣了下,他没太将贺洲放心上,只是随口提一句,不想对方会有对此有意见,错愕地看向对方,贺洲根本没看他,偏头异常专注地盯着平微。
他讪讪回答,“有。”
“收拾好了么?“
“收拾好了。“
“那我等下就搬过去。“
对话有求必应的完成,平微看出徐伯的不自在,安抚道,“剩下的我们来就好,徐伯你去休息吧,忙了一个早上了。”
徐伯应声往外走了几步,中途又不放心地回头,”殿下要是还有什么要求,务必和我说。“
“嗯,”平微和贺洲走入屋内。
永和正殿是皇帝与众臣议事的地方,崇帝昨天很晚才睡,乃至今日早朝间哈欠连天、全程走神。
底下户部和礼部因为上元节的开销吵得不可开交,这种场面持续二十几年,崇帝见怪不怪,没骨头似的瘫在龙椅上,睡眼惺忪。旁边的唐公公站在他两尺外,唯恐他又睡过去,准备随时提醒。
所幸后面皇帝被下面吵烦了,从龙椅上坐起,先是斥责两位臣子几句,接着又表明上元节的活动不会有任何修改,最后干脆找了借口,将所有臣子打发走。
殿内只剩他和唐公公,后者上前一步,道,“陛下,今日是五皇子谢绪入临京城的日子。”
“谁?“
“谢绪,一直在民间那位皇子。“
“哦......“崇帝应了声,也不知道到底想没想起来,吩咐道,“让他一个时辰后在同心殿等朕。“
平微站在殿上,周围空荡荡没一个人,只有一堆气派精致的死物陪伴,心想陛下穷奢极欲的性子是真的,国库空虚....不确定。
他站了一会儿,有人从大殿另一侧进来,双手放到身后,走到龙椅前高高在上地俯视他。
“陛下,“平微跪下行礼。
“起来吧,”崇帝看着大殿里的人,那张脸实在太像住在华清宫的明嫔了,原先崇帝还想关心下对方,问他在余安过得怎样,但一见到那张脸,就忍不住皱眉道,“知道朕突然让你回来是为什么吗?”
“希望我能牵制住两位兄长吗?“平微不卑不亢地问。
“你倒是敢说,“崇帝审视的目光没从他脸上移开半分,“如今朝上适儿和连铮风头最旺,两人分庭抗礼很久未免心生疲惫,朕怕他们会生出些什么事端,这次叫你回来,确实是想让你帮朕牵制住他们二人。”
平微站在底下抬头望他,和崇帝的这次会面他想过很多次,虽然知道不会像寻常人家那么温情,不过对方一上来就表明是在利用他,不禁有点....心情复杂。
父子俩对视一会儿,他垂下眼睛,“儿臣知道了。”
“你的要求呢?”崇帝问。
“儿臣有个叫贺洲的侍卫,陛下听过吗?他是个异族人,但儿臣希望陛下能让他参加今年武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