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213)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曹操并不气恼,点头表示赞同,越发放低了声音,含笑体贴道:“为父托大,私心里想着,在这兖州颍川,若说与陛下最亲近,无过咱们家了……何不设一场家宴,让陛下自在休憩一日?陛下待你极好自不必提,近日来待你两个弟弟也格外优容……若不是少帝为董卓所害,陛下原也是有兄弟的……”

曹昂想到昨夜陪着皇帝回到宿处,皇帝无心议政,同他说有些疲倦的模样,便觉得父亲的话也不无道理。

虽然如此,曹昂也清楚父亲的用意。

曹操见长子有意动之色,见好就收,起身道:“我知你公务繁忙,待你得闲,为父与你共饮。家宴之事,你看着办吧。”他以退为进道:“纵然不成,只要陛下欣然,为父一样开怀。”

曹昂起身相送,思量着低声道:“容儿子想一想,家宴之事,父亲就不要同陛下说起了。”若是父亲被皇帝回绝,那便两边都为不美;但他也明白,如果是他来开这个口,皇帝就算不想去,也会卖他这个面子。所以他的开口更有分量,也唯有更加谨慎,才能对得起这份信赖倚重。

送到二进院门处,曹操便加快脚步,道:“不必再送了,子脩快去更衣用膳,不可让陛下等你。”

曹昂的确每日清晨都要去见皇帝,便令仆从送父亲出去,自己匆匆回屋穿戴齐整。

仆从汇报,说是门房上坐了十几名当地的官员,都等着见他;又说豫州牧刘备也在前院等着。

曹昂看一眼天色,不及用膳,便向外走去,道:“请豫州牧与我同行。”

刘备能直接来到前院,也是因为袁谭之事,曹昂给了他直接面见的权力。

在赶往郡府的路上,曹昂一面翻看着府中那十几名官员的拜帖,一面听刘备讲述。

“总而言之,袁绍虽死,袁氏在冀州、青州等地犹有民望,若是抚平当地之时,能用显思(袁谭字),则会有奇效。”刘备的讲述已经到了尾声,“况且,也能安抚袁谭,使他安心忠于大汉。”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若恐怕袁谭再生异心,下官可从旁督导,及时汇报于大人。”

曹昂点一点头,道:“豫州牧考虑得周全,我会向陛下提起的。”

刘备素来喜怒不动声色,此时也只拱手道:“托赖曹大人。”

曹昂看刘备下了马车,将那厚厚一叠拜帖搁在旁边,抚着前额叹了口气。庆典刚刚结束,论功行赏还没有开始,只他这里就已经堵满了“有心人”,刘备为袁谭争取河北之地,又何尝不是在为他自己争取?而父亲先是提起曹清的婚事,再提起家宴,又是看中了什么地盘呢?在即将到来的明争暗夺之中,陛下又会如何行事呢?当下的争夺已经暗潮涌动,更何况是若干年以后各成势力,届时陛下的愿景果真还能实现吗?

曹昂满怀心事步入郡府,想到昨日分别时皇帝疲惫的神色,担心一起,便觉腹中隐隐作痛,口中又生鲜血的铁锈味。他定一定神,调整好状态,这才缓步走入正堂。

“子脩今日来迟了。”刘协笑着,停下了撸狗的手,坐着仰头看他走进来,“可是难得睡了个懒觉?”

曹昂对上皇帝明亮的笑脸,微微一愣——陛下看起来神色奕奕,昨日的疲色已一扫而空。

刘协眯眼促狭道:“朕的子脩从不睡懒觉,准是路上被什么人、什么事绊住了。”

曹昂回过神来,苦笑道:“陛下料事如神。”

刘协笑道:“你就跟他们说,天下这么大,分起来急不得。当初项羽入咸阳,花了九个月,分出十八路诸侯王,如此劳神费力,尚且一败涂地。朕岂能不小心?慢慢分,细细看,日子长着呐。”

作者有话要说:太太太太太冷了!敲一会儿键盘就得暖暖手,你们还好吗?

晚安,明天见。

感谢在2021-01-05 21:33:57~2021-01-06 23:27: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塔其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李令仪 15瓶;zing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5章

曹昂素知皇帝之能, 却也没料到皇帝如此通透,在平定天下的大功绩之下,非但没有迷乱了神志, 反倒对即将到来的困境有着最清醒的认识。

以皇帝的年纪来看,这实在是超出常人的。

曹昂见状, 便想着,看来家宴之事是不必再提起了。

“用过早膳了吗?”刘协问道, 看他神色便知道多半是没来得及用, 便道:“陪朕用一点吧。”

一时饭食送来时,却是极简单的热面汤与一碟酱菜。

曹昂饥肠辘辘, 喝了热面汤,只觉浑身都暖了, 手脚也舒展开来,问道:“如今袁氏败亡,河北已平, 陛下还要留在颍川吗?”不管在外的从人多么用心, 安保与寓所,总是比不得宫中。

刘协吃东西要慢一些,这是他上一世年老后养成的习惯, 此时教导曹昂道:“你慢些用,多咀嚼,待二十下之后再咽下……”

曹昂原本在家中时, 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公子,后来跟着皇帝, 日渐权重,恨不能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用,连用膳的时间都是在见人的缝隙里抽出来的, 只求能迅速吃饱,也就顾不上品味养生了。

“人说周公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刘协也清楚曹昂身上的担子,慢慢道:“你不要学他。天下的事是做不尽的,你的身体却只有一具,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曹昂应了,放缓了喝汤的速度。

刘协便又回答他方才所问,“不在颍川,又去哪里呢?回去,左不过就是长安或洛阳。长安到底偏于西北,回到长安,也是一堆老臣要朕车驾东归。可若是回洛阳呢……当初董卓迁徙民众,洛阳原本百万人口,都已经不在其间。照据守洛阳的李利说来,洛阳已成了几无人烟的空城……”当初董卓在洛阳时数年的蹂|躏,而后董卓撤离,孙坚攻入——百姓哪里敢留在这等兵马来往征战之地,大半是当初在皇帝之前,就挪去了长安,剩下的也都慢慢逃离南下。

“迁徙之苦,朕是很清楚的。男女老少,一家子十几口人一起上路,待到了地方,还能活着一半人,这就是幸运的。更何况如今一是寒冷,二是疫病未消。如今长安城中的民众,半数都是当初跟着朕从洛阳而来的,朕如何忍心叫他们再受一次迁徙之苦?”刘协徐徐道:“可若是不回洛阳,朝中那些老臣又要吵翻天。朕从来不怕他们吵,可如今不是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担心朕也明白,荀彧虽然忠心,可颍川到底比不得长安,朕在此处,多有不便。朕的意思是,待安排了抚定各处的人手,朕就往南边走一走……”

曹昂微微一愣,问道:“陛下要往吴郡去,还是往荆州去?”

刘协道:“其实两处都该去看一看。吴郡孙策一死,孙权到底年少,就算有他哥哥旧友辅佐,他恐怕也不好压制吴郡本地的豪族。荆州么……朕也去见一见玉奴。”

曹昂安静听着,他其实不是很赞同皇帝往这些刚平定的地方去,鱼龙混杂,万一出什么事儿,就悔之晚矣,“陛下若要见玉奴,何不让玉奴前来?”

“不只是玉奴,还有荆州与他一同举事之人……”刘协解释道:“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不只人如此,朕也该实地去看一看。”

两人用过饭食。

曹昂呈上自己连夜整理的冀州户籍文书等,一低头看到皇帝案上倒扣着一卷新书,上书《伤寒论》三字。

刘协一面接过曹昂递上来的文书,一面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笑道:“这是张仲景新写的书,从前只有《黄帝内经》讲阴阳五行与脉象,此后便是各种经方传世,如今仲景所写,才算是把二者联系起来了。朕看时也觉颇受启发。”可惜还是此前说过的那话,张仲景长于治疗疫病,但对于毒理并没有多少新发现,这书中的理论于曹昂的余毒也就没有什么帮助。

曹昂素知皇帝行事,皇帝虽然喜好钻研医术,但也都是在闲暇之时,以此放松身心。但此时政务堆积,皇帝的案头会放这样一卷新的医书,那必然不只是为了放松之用。而皇帝的本意是为了什么,他也能猜到几分。

刘协翻着文书,又笑道:“还有一桩趣事要告诉你,奉先昨日写信来,你猜怎么样?他原本不是想做徐州刺史么?如今去了冀州,发现自己要得少了,不想做徐州刺史了,倒是想做冀州牧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