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34)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话音未落,就听脚步声沉重,孙权已走了进来,神色间有几分不知所措,来到殿上,也不敢抬头,便直直跪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1-09 14:14:03~2020-11-13 15:42: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静里 4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试梅妆 23瓶;退休老头、唐洛丝、Moonlight 10瓶;我爱辣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孙权刚被征召来长安时, 因皇帝待他优厚,又曾听长兄私下谈起过先父之事,只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恩遇, 而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危险。等到皇帝雷霆手段,诛杀长安豪族, 而后豪族门客为报主恩,行刺杀之事于皇帝,彼时他伴驾在外,原是为了邀宠而故意走动, 谁知差点被当做贼人问罪。那时他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不是皇帝相信他, 他真是百口莫辩。由是孙权才懂了什么叫命悬一线。

自那次之后,孙权行事稳重了许多,也明白了皇帝待他固然有宽厚优容的一面,却也完全能叫他在长安城中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日常行事不得不小心谨慎。

袁术早有反心,胡乱找些谶言来佐证也就算了,又说什么袁氏出陈, 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如今这袁术有僭逆之谋,也并非难以预料之事。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 孙权就接到了长兄孙策的家信, 信中说袁术曾有向他讨要传国玉玺之事, 暂且被他敷衍过去了。长兄信中,要他稳居长安,小心行事。

等到袁术真的称帝, 消息传到孙权耳中,又听说袁术称帝前曾给各处去信,要引为呼应。孙权听到的传闻里,他的长兄孙策也收到了这样一封信。

孙权早在家信中便清楚长兄的态度,是断然不可能与袁术合谋的。他有这自信,要来求见,为长兄辩驳是为其一。至于其二,孙权总是愿意在皇帝面前多露露脸的。

孙权跪在殿中,将早已打好的腹稿朗声诵出,非但文采斐然,而且流利顺畅。

刘协暗笑,他每日见人不知凡几,孙权这种一听便是背下来的。他翻着案头奏章,由着孙权表演完了,笑道:“好,你们兄弟二人的心,朕都明白的。”他抽出一封奏章来,踱步到孙权面前,递给他,温和道:“起来看看。”

孙权自觉发挥得不算完美,心里略有遗憾,打开奏章一看,却是不知何人誊写的信——他长兄孙策写给袁术的回信!

只见信中孙策苦口婆心,说从前商汤讨桀、武王伐纣,固然是商汤与周武王有圣德,却也是因为夏桀、殷纣太过分了。如今皇帝虽然年少,却于德行无亏,就连董卓那样的逆贼,也不敢自立为帝的。更何况你这样直接称帝呢?又听说当今陛下明智聪敏,有夙成之德,就算天下现在还未能平定,但已是民心所向了。下面又列数了袁氏一族有汉一代所受恩遇,劝袁术做周公旦,不要行自立之事。

孙权看那信,的确是长兄对袁术的口吻,但皇帝怎么能拿到这等信件呢?

刘协徐徐道:“那袁术自以为坐拥淮南兵众,你大哥一定会拥立他。他这却是想错了。恐怕袁术看到你大哥这封信,要急怒之下,更添忧惧,说不得一病之下,还没等过完皇帝瘾,人就先没了。”他淡淡一笑,并不在意袁术之事,转而问道:“你在长安也将满两年,回去之后可有打算?”

刘协征召的这批郎官,下诏之时就说过是只用两年的。

孙权捏着那信,下意识道:“臣还想留在长安……”

刘协倒是微微一愣,他总想着孙权是要回江东继承基业的,然而孙权继承基业的前提,却是孙策之死。

想到此处,刘协便道:“既然说起你大哥来,朕听说他也喜欢孤身出行。朕原本也不耐烦许多人跟着。但此前诛灭豪族之事你也亲历,那些门客复仇,手段五花八门。你大哥这两年来,势力渐大,在江东也得罪了不少人,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自身安全是再怎么保证都不为过的。”

作者有话要说:好起来了,明天多更一点感谢在2020-11-13 15:42:31~2020-11-14 19:59: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静里 5个;不忆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陌上咲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孙权听到皇帝关心他长兄的安危, 心中一颗大石落地,便知家中多半不会受袁术风波牵连了。他虽然深信长兄不会参与谋反之事,却不知皇帝是否能如此信任, 此刻亲眼见到皇帝的态度,走出未央殿时脚步还是轻快了许多。

刘协看着少年退下时恢复了活泼的举止, 有些羡慕得微微叹了口气。少年人的忧思只那么一两件,一旦事情解决了,便又快活起来。难怪年长者都要怀恋少年时。

曹昂见状,轻声道:“陛下要召医工相谈么?”

刘协这具身体虽然是年方十六的少年, 内里的人却已极年长。他见识既广博,见地又深, 与真正的年轻人相处时,难免要觉出对方的稚嫩天真来,因事务相处是不得不,但若他要放松闲谈时, 还是更爱与年长者。然而如今长安城中年长位尊之人,多为豪族高官,刘协与他们谈话时, 处处机锋,句句惊心,更谈不上放松了。倒是这半年来,应召入长安的医工中, 有许多年长德高之人, 从前游历四方, 各有精彩见闻,又能与皇帝论及医理。因此这半年来,刘协有时政务繁忙, 精神到半夜走了困,便喜欢召见来自各地的医工,有时谈到兴处,也有留人宿在宫中之事。

此时曹昂恐怕皇帝心中有愁闷难解,因此提议召医工。

刘协笑着摇头,看孙权已经退下,殿中再无旁人,这才靠着引枕歪坐起来,笑叹道:“穷了啊。”

曹昂笑道:“苏双与张世平二人这下该放心了。臣听说张世平此前一直担心买物资的钱收不回来了。”

“他们放心什么?”刘协笑道:“苏双是个乖觉的——你没见他方才那害怕的模样么?这是知道朕给他们的恩遇不一般,要他们去做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容易。”他慢慢收了笑意,“如今各地都不再贡纳粮食,好些的还记得送点土特产给朕,不好的呢,便如袁术自己做了皇帝。长安城就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大的地方每年就这么多产出,去年逢旱灾、蝗灾,今年又有疫病,虽说控制住了,到底减产许多。百姓没粮食吃,饿极了连病死的牲畜都吃,连病马的血都喝,可还要养着这样臃肿的层层官员。”

当初车驾西行,洛阳城中大小官员,都被董卓驱赶,来到了长安。如今天下纷乱,地方割据,长安城中,相当于是以一城的百姓,在养一国的中央官员。这个是两千石,那个也是两千石。如此加起来,岂是一城百姓所能负累的?这二三年来,朝廷也是靠着历代积蓄与董卓四处劫掠、藏于眉坞的财物勉强支撑,但仍时常捉襟见肘,况且也总非长久之计。

这等战乱荒年,粮价飞涨,朝廷若不思变,那就像真实历史上一样,跟着汉献帝的群臣要往路边摘野果充饥去了。

曹昂心中一动,抬眼看上首的皇帝。

只见年少的皇帝斜靠在引枕上,唇角犹带着散漫的笑意,眼中却透着一股森冷寒气。

曹昂小心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往周边用兵?”

长安城中,诛杀豪族之事,已带来巨大的震荡。好在皇帝杀伐果断,其后又并不株连,朝中大员仍叫他们各安其位。如此半年来,又是治灾又是防疫,朝中官员们关注的重点慢慢移走之后,浮动的人心才稍微安定下来。纵然官员体系臃肿,此时却也不好再动了。如果不改官员体系,又要维持朝廷用度,那只能是收服周边不臣之兵,增加朝廷的收入。

刘协眯了眯眼睛,没有回答,转而笑道:“朕真是该罚,竟留你到这么晚,嫂夫人在家中要担心了。”他有些俏皮得笑起来,言谈间像是真正十六岁的少年那样,一面挥手示意曹昂退下,一面笑道:“嫂夫人到底年轻,又怀着第一胎,你该多在家中陪伴,好叫她安心。”又道,“家中若有需要,可以往阳安大长公主处借人。阳安大长公主那里,什么都是齐全的。”这说的乃是女子生育时所需的稳婆、乳母等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