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与她熟悉些的温路走了,她也不知从哪儿说起。
走之前,温久山到村长家说了不干,算账这活得找人了,他家要搬走了。
要入秋了,老村长这几天腿脚不利索,躺在床上抓住温久山的手说对不住,这事还可以再考虑考虑。
温久山早不气了,摆手说:“哪儿的话,那事翻过去就翻过去了,我不是记仇的人。”
“是因为善善要去城里念书了,小央也在城里,他俩来回跑麻烦,不如一起搬过去,一家人聚在一起才是真。”
温久山语气诚恳,说得也各方面在理。
村长还想劝,也找不到理由了。
温久山:“我来还有件事想麻烦您老人家,就狼崽,之前不是救了我们大家伙,我想把他登记到我们家。”
诧异如村长,万万没想到温久山会有这样疯狂的举动。
村里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温久山还以为他是不同意,解释说:“村长您放心,我们带他一起走,可能不会害到刘桥。”
村长年纪大了,话说得不利索,哆哆嗦嗦接受了这事。
之后温久山又找村支书盖章,算是彻底告诉刘桥,他温家收养了灾星狼崽子。
不管村里人怎么说,温久山腰背挺直大步走在村里,把一切吐沫星子闲言碎语忘在脑后。
所有事情都解决完的第二天,温久山拉着平板车,带着温善善、梁又钊和小白狗安安,出发进城。
关上温家小院的大门,父女俩都充满了不舍。
温善善在家里留了纸条,只要二哥回来就会看到他们进城的消息,先去找大哥,大哥的单位不会变,之后就能回家了。
温久山拉上车,老牛般走在最前面,
三人迎着刘桥众人的目光,离开了。
第61章
这年代还没有学区房的概念,房子价格主要看建房和周边设施是否完善,毗邻学校当然是好的,但尚不能成为噱头。
温久山和温央相看的小套院子在城中的小巷子里,那家人急着走,加上哪有人这时候搬到城里,所以价格卖的极便宜。
三人走了上午才拐进小巷,小白狗累哈哈早爬上平板车偷懒。
推开院门,入眼是个稍破旧的老房子,主屋西边带个小平顶房,看样子是个小厨房,院内长了颗不高的小月季,洪水过后蔫哒哒垂着脑袋,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平整的地上撒了层厚厚的草锅灰,放下车进主屋,入眼是白灰墙下水泥地。
实木矮柜上还摆放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原主人带不走,就当送给温家了。
红漆柜子里放着个白色搪瓷杯,经年累月的使用,杯壁结上层厚厚的茶垢。
东屋自然是温久山住的,该有的都齐全,还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东边两间都比较大,温善善就选了西屋,梁又钊闷声把东西搬到她北边的小房间。
下午收拾归置,直等到傍晚落日的余晖透过小窗洒进小屋,温央从外面回来。
猜也知道还没做饭,他从外面买了点下饭菜。
晚上灯亮起,家子坐在屋里团团圆圆。
温久山累了天,给自己倒杯酒闷声喝上,带着微醺醉意,男人突然嘟囔:“小路回来会不会找不到家。”
三人语默。
不等温善善开口宽慰他,男人晃晃悠悠站直身子回去睡觉了。
温央看着父亲渐弯的脊背,热意上头。
日子过得快,搬进新家没几天,温善善的初中就准备开学了。
这几天温久山也没歇着,他识字会算账,加上温央托关系,直接帮他在单位找个了算账的活。
倒也不算正式工,但工资待遇什么的自然比外面强。
家里仅剩梁又钊个不上学不干活的闲人,温久山和温央也商量要不要送他去念书,估计就是手头紧点。
温久山私心把他当温路看,毕竟小儿子在外没了消息,总得有个寄托。
老祖宗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希望他家行这善能给小路积点福,闯荡时候多遇见些好人。
温央明白温爸的心思,却觉得没必要。
搬家几乎掏光了他家的老底,手里哪有余钱,若是之前他也就不阻拦了。
而且那狼崽今年都十四五了,加上本身就不是自家孩子,收养到成年就算仁至义尽。
没等俩父子商量出啥,梁又钊就先站出来,主动开口说不用。
他不明白人情世故,也不知道借住温家应当有很多客套和限制,他只是想早点赚钱。
通过这些天了解,梁又钊也明白了人类社会中钱的重要性,不像在山上,光吃饱喝足就足够生存。
那些钱币和纸票,才是谋生的关键。
梁又钊的生长环境教会他做事果决,盯住个猎物就绝不放弃。
他说得异常坚定,想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温家父子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个知道的温善善特地跑去问他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梁又钊正收拾手里的东西,抬眼笑:“善善,你教我,不需要。”
在他的认知里,温善善已经教他识过字了,就不需要再念书了。
现在他除了会写自己和善善的名字,还认了不少奇形怪状的汉字。
温善善嗯声,又打起精神:“那我以后我放学回来多教你点,你要认真学哦。”
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是吃没文化的亏,辈子困在个地方,辛劳几十年。
梁又钊身子逐渐僵滞,然后抿唇笑说好。
没两天,他就在街道尽头找了个修理铺当学徒。
老师傅手艺好,上到电视冰箱自行车,下到板凳柜子小玩意,拿得出的他都会。
不过这时候电器类在普通百姓家里并未普及,修的就少,若是哪天来单,保准晚上吃菜加道肉菜。
铺子生意不错,只是老师傅年纪大了想找人接班,自家儿子念过几年书,不愿干这些苦累活。
碰巧挂出招学徒的纸不到刻钟,就见小伙子进来了。
梁又钊少言肯干,加上学东西快,深得老师傅喜欢。
彼时温善善背上书包踏进晋城中的校园大门。
入眼是条长长的迎宾道,水泥石路两旁栽种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南边是个水泥篮球场,旁边的草地看样子就是操场。
北边是教学楼,有三栋,再之后就是宿舍楼和教职工宿舍。
对比乡下学校,教学环境确实好不少。
温央本想请假带她来报名,但温善善摆摆手直接拒绝了。
家离学校不算远,自己上下学完全没问题。
温善善根据黑板上分班表找到对应班级,刚进教室就看见谢如媛坐在了讲台对面的第排。
她招招手让温善善坐到身边。
温善善将将坐下,谢如媛顺势问:“你们家搬家了?”
温家搬走这事并没有扯破脸明说,只是大伙瞧见后默认了。
谢如媛来中考完试后没几天就去南方姨奶家过暑假了,因为各方面原因,直拖到开学前两天才回来,所以并不知晓。
温善善放下书包点头,从兜里掏出块糖给她。
温家对外有统的说辞,不过明眼人心里都有数,也不扒着问。
谢如媛接过糖撒开塞进嘴里,含糊着说:“那你以后就好了,每天都能回家。”
温善善之前和她不算熟,后来接触逐渐对她改了观,加上同是老乡。
她眼睛弯,笑说:“没关系啊,你可以放学到我家。”
温谢两家都知道温央和谢如敏的事,只不过碍着温家今年刚办完丧事,把日期往后拖了年,所以两家很快就是亲家了。
温善善对她友善,相应的,谢如媛也友好。
天过去,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到这时,温善善才知道谢如媛开始对她哥的不喜欢是因为她觉得温央配不上她姐姐。
“你哥除了长得高还有铁饭碗,哪里配得上我姐?”
在谢如媛心里,自家姐姐长得漂亮性子好,能干活还会烧手好菜,要不是因为那时候家里穷没办法念书,肯定能找个更好的人家。
温善善不服气:“我哥哥长得还俊,也会烧饭……”
到了放晚学的点,两个小姑娘梗着脖子夸自家哥哥/姐姐,互不相让。
到最后也吵出个所以然来,紧接着两人相视笑默契岔开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