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番外(98)

这两种猜测都传到了慈宁宫杜银钗的耳中。

前者她自然是不信的,杜银钗只相信这个世界有超出现有科技研究范围的自然现象,却不信什么鬼神。在她看来,什么巫蛊、诅咒都是荒诞不羁的谎言,将桐木人偶埋于地下那一段,简直就像是从《汉书武帝纪》中抄下来的似的。汉武帝晚年老糊涂,以至于酿成巫蛊之祸,她才不会犯下这样可笑的错误。

至于后者,她也不怎么相信。嘉禾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她从未见自己的女儿会对什么过敏。虽说人的过敏源千千万万,不能因嘉禾过去十六年平安顺遂,就认为她百无禁忌,可杜银钗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于是她悄悄唤来了梁覃,“你去一趟长公主府。”

梁覃于是明白了,太后这是在怀疑自己的长女。

对于朝堂之上的大部分人来说,嘉禾现在活着远比死了要有利,北方战事还未到结束的时候,京城要是乱了,会造成的恶果是人们不敢想象的。

唯有荣靖会期待天子驾崩,嘉禾死于后唯一获利的人只会是她。

杜银钗没有证据证明次女的这一场大病就是长女下的毒手,她只是心中怀疑,所以派遣梁覃去试探一番,若真是荣靖,她也只能予以警告而已,总不能真的将长女给拿下扭送到次女面前。

梁覃面露为难之色,站在原地没动,苦笑道:“长公主早已料到太后会怀疑她。所以她早就已经来过宫中。”

“可哀家没有见到她。”

“长公主谁也没见,既没来慈宁宫,也没去乾清宫,她将一物交到了奴婢手中,然后就走了。”

说着梁覃招手,让侍奉他的小宦官将一口生锈的铜器抬了进来。

这是釜,古时人用来做饭的锅,圆底无足,造型朴拙,到了夏朝时早就没有多少人用了,这件大约是荣靖从哪里找来的古董。

杜银钗在看到釜的时候明白了长女的意思,荣靖用的是七步诗中的典故,所谓“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送上一口锈蚀的铜釜,她是想说,她与嘉禾同根而生,纵然有同室操戈之心,也不会这样急切。

同时这口釜也许还有另一重意思,杜银钗如果不信,大可以杀了她,但她与嘉禾同气连枝,她死了嘉禾也会受损伤,至少一个戕害手足的恶名是逃不掉。

一时间杜银钗脑中思绪飞转,许多的问题一闪而过,最后她猛地想通了什么,敛去了眸中的情绪,淡淡吩咐道:“将这口……锅收起来吧。随便找个仓库搁着就好。”

谋害她次女的真凶,她大概心里已经有数了。那个人不是荣靖。

好不容易将嘉禾哄睡之后,苏徽小心翼翼的掰开嘉禾的五指将自己的手解救了出来,长长的舒了口气。

他在灯下盯着自己的掌心看了半天,十五岁的少年身体看起来和女性没有多少分别,他这双手仍然是纤巧的。嘉禾握了这么久,都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对劲来。

这样不好,以后他还是多注意同她保持些距离吧。这段时间天天穿着女装扮作女人,他偶尔是真的忘记了什么是性别之分。

如果有一天嘉禾要是知道他是个男人了,是会弄死他,还是会弄死自己?

宋以后礼教愈发严苛,女人无心与男子有什么肌肤上的接触都会羞愤不已,为了一点在后人眼中不足挂齿的小事而自杀的女性在这个时代数量还不少,不仅不少,她们的事迹还被写了下来大肆宣扬,教导给那些年幼的女孩。

不过……嘉禾是女皇,而且与她相处了这么长一段时间,苏徽从未感受到嘉禾对所谓的“礼教”有多少尊敬——若真是一个视名节如性命的女人,早就在登基那天就去死。暴露在众多男子面前,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简直是有失体统的一件事。

假如哪天苏徽的真实性别暴露了,无所谓名节的嘉禾大概不会羞愤,更谈不上觉得自己“不干净”了要去死,不过她很有可能因为被欺骗而一怒之下杀了苏徽。想到这里苏徽打了个寒噤,整理了一下女官服的立领,遮住还未长好的喉结,快步走出了寝殿。

一出门见到的是赵氏兄弟,苏徽平日里对这两人谈不上讨厌却也谈不上喜欢,不过女装大佬和女装大佬之间总会有几分惺惺相惜,看见这两个人的时候,苏徽心里的不安都淡了几分。

只有十二三岁的赵氏兄弟还没有后世传送的惊艳容貌,但瘦削矮小的身形使他们看起来就和女孩一样。

“云女史。”他们眼下的位分与苏徽平级,但在苏徽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

“你们待在殿外做什么?”

“因为担心陛下。”年纪较小的赵游翼低声说道。

“陛下可还安好?”赵游舟问。

“还是那样子,不停的说胡话。不过高烧退了一些,刚才我已经喂她喝过药了,她睡了过去。”

“但愿陛下安然无恙。”赵游舟眉头蹙着,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苏徽看得出这两个小孩手腕上都有淤青,想来是那夜被慈宁宫宦官拖拽时留下的。还好嘉禾醒的及时,喝止住了那些人,否则他们一定会被带下去拷问,到时候真实性别就未必隐瞒得住了。

赵氏兄弟肩负着为家族复仇的重担,荣辱系于嘉禾一人的身上,嘉禾若是除了什么事,他们绝对落不到好。

“陛下会安然无恙的。”苏徽说。

他不似赵氏兄弟一样将表情写在脸上,看起来神情冷冷的,语调也冷冷的,可赵氏兄弟都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一种让人心安的笃定。

苏徽没有再多说什么,拍了拍这两兄弟的肩膀,转身离去。

他走后许久,这对兄弟都还在凝望着他的背影。年纪小的赵游翼凉凉的感慨:“还真是得陛下的欢心。”

年长的赵游舟看了眼堂弟,说:“我们迟早会胜过她。”

第98章 、

嘉禾醒来的时候下意识的唤了苏徽一声,很快有人扶着她坐起,将一杯水端到了她面前来。

但当她抬头张望的时候,瞧见的却不是苏徽,而是董杏枝。

比起今年春才到她身边的苏徽来说,陪伴了她称帝之后三年岁月的董杏枝才是她真正意义上最熟悉的心腹之臣。她推开了董杏枝扶着她的手,坐直了身子,“朕无恙,让你担心了。”

“臣在尚宫局,听说陛下落水的时候被吓坏了。纵然有了陛下提前给的嘱托,也还是忍不住害怕,怕陛下真的出什么好歹。陛下还是太不爱惜自己了,如果臣当时在场,一定会阻止陛下。”

“朕有神明庇佑,断然不会死在这个年岁。”

董杏枝没能听懂这句话,只当嘉禾是在安慰她,于是她也抿唇淡淡一笑,垂首道:“能见陛下好端端的站在臣面前,这于臣而言便是莫大的幸事。”

“朕却是差点就见不到你了。”说到这里,嘉禾的脸色稍稍有些凝重。她的母亲竟然趁她昏迷之际动她的人,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乾清宫内别的人也就罢了,那些被嘉禾重用的女官、宫女,最多被杜银钗另调,以便她再派来自己的人手到嘉禾身边,掌控女儿的动向与想法。唯有董杏枝是最有可能陷入危险之中的,且不说她是三年前那场密谋的见证人,只说这三年的时间里她帮着嘉禾做了多少事,知晓了多少的秘密,想想都知道杜银钗不会放过她。

“臣没事。”董杏枝摇头,“臣只是在宦官手中挣扎时留下了一些伤而已,还没被上刑,陛下就醒了,他们自然也不敢继续造次。”

董杏枝说的轻描淡写,嘉禾却能想象出当时情况之危机。那夜她醒来的时候浑身上下冷得瑟瑟发抖,窗外的嘈杂的哭闹声闯入耳中,她推门走出去,就看见苏徽被几个人架着往外拽。

嘉禾平日里与苏徽玩笑,常说苏徽这样放肆无礼的性情迟早要吃苦头、挨板子,可她也就是说说而已,从未想过要真的对苏徽动手,也从没想过会有人敢越过她对苏徽动手。因此她当场勃然大怒,不顾太后尚在宫内,撂下了“谁敢在乾清宫内乱来,形同谋逆”之类的话来。

后来她就昏了过去,昏倒的时候苏徽带着她的口谕将乾清宫内被带走的人又带了回来,董杏枝说是未被上刑,实际上身上带着不轻的伤,今日董杏枝来见她,脸上敷了很厚的脂粉,为了遮盖嘴角和眼眶的淤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