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番外(43)

“如果邱才人的确是出宫了,那么她的目的地应该是白鹭观。她帮娘娘做了这样阴损的事情,娘娘极有可能杀了她灭口。我赶过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得下她。娘娘不是我能够抗衡的。”嘉禾说。

“不过,有个人或许能帮你,你试着去求求他吧。”

思善门外,百官还在按照规定的礼仪跪拜、嚎哭、再拜,一个个如同提线偶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心中到底存着几分敬畏。

吏部尚书赵崎现年不过四五十岁,还不算太老,朝中五品以上的大员多半是他这个年纪。只是赵崎早年受过苦,留下了不少老毛病,在这样的时候免不了浑身骨头疼。

有他不认识的宦官跑过来告诉他,宁康公主召见。

身为贤妃伯父的赵崎当即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继续跪拜的过程中忽然佯作体力不支的摔倒在地。宦官对此见怪不怪,将他搀扶到了一旁休息,等到这些人走远之后,赵崎匆忙站起,走向了一条隐秘的小径。

嘉禾在思善门附近一处偏僻的八角亭内等着他。

这是周嘉禾与赵崎第一次正式的见面,从前嘉禾只知道赵崎是她舅父的政敌,赵崎也只知道皇后有这么一个女儿。

曾经被荣靖夸作是当朝能臣的赵崎比荣靖想象的要更为苍老一些,神态疲惫,眼神却又格外坚毅,五官轮廓与贤妃略似,给人一种端肃之感。

这不是嘉禾第一次和朝臣打交道,忐忑之类的情绪早就荡然无存,嘉禾也不与赵崎寒暄什么,直接了当的将她所知道的事情和推断告诉了赵崎——不过出于维护母亲的本能,她没有将邱才人假孕的事情告诉赵崎,只说是邱才人胎像不稳,所以杜皇后试图抢夺贤妃的孩子。

听罢之后,赵崎面色惨白。

其实从一开始,赵贤妃的赢面就很小,杜皇后手握京师兵权,又有十三姓功勋为依仗,而赵贤妃所能依靠的,只有赵崎这个伯父而已。

“赵尚书,如果你愿意救贤妃,那现在就动身赶去白鹭观,运气好的话,也许还来得及阻拦娘娘派去的人手。但是这样一来你也就和娘娘彻底撕破了脸皮,轻则官位不保,重则丢命。愿或不愿,您自己考虑吧。”

赵崎朝嘉禾一拜,“公主请带路。”

竟是半点犹豫也没有。

嘉禾愣了一下,直截了当的告诉赵崎,“我虽然帮了贤妃,但我毕竟是娘娘的女儿。我仅仅是不想贤妃死,若贤妃想要谋求太后的名分……我还是会站在娘娘这边。”

“赵某一生汲汲营营,所求不过高官利禄。可赵某自认为还有点骨气,不至于要靠着女儿来搏命谋求荣华。古往今来显赫的外戚何其多,却又有几个能长盛不衰?”

赵崎这一番话大大出乎嘉禾的预料,不过嘉禾也不知道,他这一番话是出于本心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

赵崎叹气,在嘉禾起身时,低声说了一句话,“贤妃娘娘,其实并非是我的侄女,而是女儿。”

早年赵崎曾在战乱之时娶过一个身份低微的农妇,他们出身有如云泥之别,自然毫无感情可言。那女人的确对他有恩,可最初的那份感激早就在日常琐屑之中被消磨殆尽。

后来他得到了机会联络上了在京中的族人,离开那个女人回京,并被举荐入朝为官。

他胸有大志又能力出众,在短时间内便得到了重用,步步高升。他在忙碌之中刻意忽略了自己还在乡野的妻儿,那个女人和她所生下的孩子就如同白壁之上的污秽,让他心中不快。

赵崎的母亲张罗着为他挑选新的妻子,赵崎解释自己已经娶妻,母亲冷笑,说没有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婚事,难道是合乎礼制的么?

的确不合,当年的他是为了活下去才与那个女人成婚的,她等于是胁迫了他。

于是他心安理得的另娶,生子,几年之后,他与那农妇生下孩子出现在了赵家的大门前,他慌慌张张的将那两个孩子接进了家门,却没有见到那个女人。

他心中愧疚过,悄悄命人去查那个女人的踪迹,却再也没能找到他。

为了掩人耳目,他与原配生下的孩子过继给了他的弟弟,称他为伯父。赵崎后来回想,自己的确算不得君子。他也想过要补偿子女,却根本没有机会。

他的儿子因不忍赵府旁人的冷遇而出走,若干年渺无音讯,女儿则养成了偏执易怒的性情,一心想要进宫。

他没有办法,将女儿送到了皇帝身边,临别之前他叮嘱女儿,在宫中务必要谨慎、低调以保平安。

可不知怎的,贤妃将他的话记成了让她不惜代价夺取后位。

之后数年的时间里,她都为此而殚精竭虑,耽于权谋斗争之中。

到了如今,赵崎也后悔过,如果不纵容着女儿野心膨胀,不放任贤妃与杜皇后结怨,不在女儿的煽动下萌生做国丈的念头从而协助女儿对付杜家,那么是否就可以避免贤妃的厄运?

邱才人被领到了贤妃的面前。

她现年不过十七八岁,怯生生的,在贤妃眼中是上不得台面的模样。

贤妃原是不想和这样出身低微的女子说话的,不过为了拉拢才人,不得不打起精神与之寒暄。

她问邱才人,为何忽然来到白鹭观中,可是皇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邱才人低头小声啜泣着,说了些什么。

贤妃没听清楚她的话,凑近了过去。

就在这时,邱才人身后跟着的宦官猛地从袖中拔刀刺向了贤妃。

嘉禾有一件事情猜错了,杜皇后不是要杀母夺子,她是要把贤妃和她的孩子一起除掉。

皇帝没有子嗣便没有子嗣吧,京中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好在关键时候贤妃身边的宫女机敏,及时的一把拉开了贤妃,“娘娘快跑!这是东厂的人!”室内其余的宫人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上前拦住持刀行凶的刺客,贤妃捂住被扎伤的胳膊,跌跌撞撞的夺门而逃。

惨叫声在她身后追来,她不敢回头,生怕看见利刃向自己扑来的一瞬间。所有的野心都在此刻烟消云散,她唯一在意的只有自己的性命。

跑快一点、再快一点。

她听到了军队被调动的声音。杜皇后这是为了对付她,专门调用了锦衣卫?

白鹭观留下的不是道士便是宫人,根本没办法与披甲的卫兵相抗衡。在她的后方是穷追不舍的刺客,前方,则是汹涌杀来的军队。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让男主出场

哎哟挤不下了,小苏你下章吧

第一卷 要完了

第二卷 是女帝生涯了

明天缺更一天,每日都追的小可爱们明天不用等啦

第47章 、

苏徽伏案低头,下笔如飞。

他在整理最近一段时间所收集到的史料,做历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是对史料的归类分析,而在这方面,他的能力算是翘楚。伴随着思维的高速运转,最近发生的一桩桩事件被转换成清晰的线索,再由一条条线索去还原这个时代的种种真相。

摆放在桌边的通讯仪一直在闪烁着红色的亮光,这表明有人急着联络他。但他没动,继续专注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他不需要想就知道如果他这次打开通讯仪见到的会是谁的面孔。

母亲倒是不可能,自从上回他启用高级权限把苏潆给直接拉黑了之后,苏潆就没有再和他联络过了。

但苏潆依旧执着于让他回到二十三世纪去,她这样的女人说得好听些是性格坚韧,说得难听一点则是偏执。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他们搞政治的,从秦皇汉武到近现代的诸多政治家,谁不是认定了目标就不择手段呢?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是不可能领导民众的。

苏潆不再联络他,却一直在施压给研发组,让他们尽早实现技术突破能够将苏徽强制带回二十三世纪,另一方面逼迫苏徽的导师以及同学轮番劝说,希望苏徽能够改变主意。

苏徽已经回绝了好几个联系上他的师长,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回到二十三世纪是迟早的事情,他毕竟不属于这里,总不可能在夏朝终老。现在只看他能为自己争取到多少时间,在长业末年的大变革之中,每一天的见闻都是十分宝贵的。

当然,停留在这个时空的每一天也都是危险的。

苏徽可以理解母亲要求他回到二十三世纪的原因,他好歹是她耗费了许多心血培养出来的儿子,如果就这样轻易的折在了几百年前的时代,对于苏潆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